第二十篇 长江路经济开发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400
颗粒名称: 第二十篇 长江路经济开发区
分类号: F121.23
页数: 8
页码: 273-2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9年到2000年长春市宽城区长江路经济开发区的情况。其中包括长江路历史沿革、长江路开发区成立、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产权重组和职能理顺等。
关键词: 长春市 宽城区 开发区

内容

第一章 长江路历史沿革
  第一节 长春解放前的长江路
  长江路原为日本人在20世纪初开始修建的商业街。
  1905年在中国本土上爆发的日俄战争结束,战败方俄国被迫将中东铁路支线长春至大连段的管辖权转让给日本。1906年11月1日,日本政府下令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代表日本政府接收中东铁路及行使权利。1907年8月,“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头道沟一带购买大片土地,划为长春“满铁附属地”(简称满铁),修建长春火车站,同时大兴土木,规划街道,建设市街,以便进一步的经济掠夺。由于当时日本人修建的长江路位于长春火车站南数的第四条横街,所以被日本人称为“横四条街”。满铁建立后,日本人成批进入。到1923年,附属地已有上万日本人,由此商业活动逐步增多。日本人扩展了“横四条街”,并以旧本人“吉野”的名字命名这条街为“吉野町”(东西走向为町,南北走向为通)。“吉野町”东起“东七条通”(今东七条街),西止“中央通”(今人民大街北段),南邻“祝町”(今珠江路),北接“三笠町”(今黄河路)。东西走向,宽18米,长1500米。
  由于“吉野町”紧邻长春火车站,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迅速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区。“吉野町”有大小商店百余家,多数是日本人开的。比较大的店铺有满泰洋行(原春风商店)、平本洋行(原秋林公司)、森野书店(原乌苏里餐馆)、乾写真馆(原时光照相馆)、丸平洋行(原长江饭店)、峰长春堂等。日本人在此地开设的娱乐场所有长春座(现长春人民艺术剧场南侧)、银座俱乐部(现新长江影都)、纪念公会堂(今长春话剧院)等,在纪念公会堂附近还开设许多妓馆、浴屋、烟馆和赌场。中国人在“吉野町”开设的店铺规模较小,较有名气的有恒顺昌、兴顺增支店、隆昌商行等几家商号,均经营小食杂百货。此外,还有一家俄国人开的“吃茶馆”(原长江商场),一家土耳其夫妇开的乌法商店。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2年,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满洲国”建都于长春,并命名为“新京”。随着日本商业掠夺的加剧,来“新京”行商交易的人流迅速增多,“吉野町”的商业活动达到高潮。1938年~1940年,“吉野町”的商行、店铺及各种商业场所发展到300多家。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随着日本帝国的战败,“满洲国”的覆灭,“新京”更名为长春市,“吉野町”改名为长江路。
  第二节 长春解放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长江路
  1948年10月,长春解放。解放初期,党和政府适时地将日本人经营的商业企业改造成国营或集体商业企业;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荡涤了旧社会遗留的街霸及暗娼等,净化了区域环境。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连续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长江路日益繁荣兴旺,到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到鼎盛时期。在400多米的长街(长江路西段)上,汇集着百货、副食、日杂、饭店、理发、照相等20多个行业70余家大小店铺,经营各类商品3万余种,服务项目近百项。整条街过往行人川流不息,熙熙攘攘。人们有事没事都来长江路逛一逛,长江路成为长春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秋林公司、长江路副食商场、水产商店、鞋帽商店、乌苏里西餐馆、天福楼饭店、时光照相馆、白山图片社等,成为长春人的骄傲,弛名全国。长江路也成为闻名东北乃至全国的商业步行街。20世纪80年代末期,长江路全街的商业年销售额达2亿多元,占当时长春市全市社会零售额的4%以上。
  第三节 整体改造初期的长江路
  20世纪90年代初期,长春市现代化建设以及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步伐加快。长江路作为长春市的一个门面,原有破旧落后的店铺、商居混杂区的很多日伪建筑已经破损严重,直接影响着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为了使长江路区域尽快改变面貌,长春市政府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对长江路进行整体改造。1992年,对长江路区域进行总体规划。1993年,开始改造实施工程,拆除日伪时期商居混杂的大量建筑及旧有民房,迁出周边5000多户居民,重新建设一批全新的商厦。主要商厦有长春商业城(现长春科技城)、东方之珠大厦(现长江文化城)、长江商场及中深大厦(现长春银座B座)、东北亚大厦(现长春银座A座)、新世界广场(现长春金座)等。一时间整个长江路商业街区域出现建设热潮。
  长江路区域改造工程实施后,正值国家全面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和清理整顿基建项目。由于资金匮乏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新世界广场、东北亚大厦、东方之珠二期工程、中深大厦的建设单位中途停止投资,工程被迫停工待建,成为滞留的“四大半截子”工程。在长江路开发建设期间,华正、黑水路、崇智、北方等一批批发市场迅速崛起,红旗街、重庆路、桂林路等商业街快速形成,使长江路原有的商业中心地位受到强烈冲击。由于商业格局的变化以及长江路周边5000多户居民固定购买力的外移,长江路北侧已完工的长春商业城、长江商场等现代化购物中心几乎无人问津,显现一副零星冷落的凄凉景象。百年老街昔日的繁荣已不复存在。此时,长江路停建的“四大半截子”工程早已人去楼空,工地上、空楼里成了“打工族”以及盲流人员的住宿地。这里污水四溢,蚊蝇滋生,杂草茂盛,垃圾成堆。冬天污冰阻路,夏日浊气扑鼻。长江路往日的繁华被废弃的钢筋水泥和污浊的环境所替代。
  长江路的萧条,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人大、市政协以及社会各界也多次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从1996年开始,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长江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专题调研。1997年,市政府多次召开有关部门会议,认真研究和讨论长江路区域的发展问题。为了加快确立长江路的市场定位,使调研和论证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1998年3月下旬,市政府专门组成“长江路区域发展问题调研组”,调研组提交了建立“长江路电脑科技商品经营开发区”的专题调研报告。
  第二章 长江路开发区成立
  第一节 机构
  长江路电脑科技商品经营开发区于1998年4月28日经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准成立。1998年11月2日,市编委以长编发[1998]83号文件正式批准成立长江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长江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代表市政府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实行统一领导、规划和管理。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设综合处、管理处和开发处,并设支撑机构工商、地税、国税、财政、公安等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行封闭式管理和一站式服务。
  长江路电脑科技商品经营开发区以长江路步行街为中心,首期启动区域为:东起东二条街,西止人民大街,南倚珠江路,北至黄河南二胡同、胜利大街,面积0.076平方公里。
  2000年10月12日,市政府为理顺财税管理等体制,将长江路电脑科技商品经营开发区交由宽城区政府代管。
  第二节 功能定位
  长江路区域地处长春市交通枢纽地带,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集中,具有实现区域创新和形成较高层次市场的潜在条件。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本着立足高起点、面向新世纪的原则,确定了以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现代通信设备和多媒体等作为长江路开发区的商品定位,并以开发区的模式,赋予其全新的政策体系的运行机制,形成一个创办高起点的经济创新区域的发展思路。按照长江路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对长江路开发区采取“政府加市场”的办法,突出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形成两大经营特色和四大区域功能:坚持实物交易和技术交易,以实物交易为基础,突出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交易的两大经营特色;在区域功能上,形成以实物交易、技术交易、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为标志的交易功能,以软件开发、网络设计、高新技术产品研制为标志的开发功能,以商品展览、展示、洽谈、咨询、代理、培训、结算、科技宫、软件园等为标志的商务功能,以金融、保险、法律、公证、购物、餐旅、休闲等为标志的服务功能。
  第三章 招商引资
  1998年建区伊始,长江路开发区确定以招商工作为主线,本着多元招商、定向指导、统一审批的原则,积极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面夯实实物交易基础。5月8日以市政府的名义召开长江路开发区新闻发布会,6月12日举行招商政策新闻发布会,9月28日举办面向国内外的’98招商合作洽谈会。这三次招商会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取得较好的招商和宣传效果,实物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氛围日益浓厚,国内外比较著名的康柏、同创、联想、东大阿尔派、清华紫光、新科集团、科利华等企业先后入区。为了展示开发区的配套服务功能,9月29日在长春科技城举办了吉林省首届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展示交易会。经各方面共同努力,长春科技城、电子电脑音像市场、通信电脑配件市场和电子购物长廊在7月份以后相继开业,经营面积达7万平方米。1998年入区企业达440户,注册资金为1.2亿元。
  1999年,开发区把招商引资从工作主线提高到立区之本的高度,在继续加快夯实实物交易基础上,确立以“大招商、招大商”为方向,以项目招商为重点,以“五引”(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大型投资经营主体、软件开发企业和大专院校)为目标的工作思路,采取五种招商(项目招商、目标招商、社会招商、以商招商、外出招商)方式。项目招商,即根据开发区功能创新的要求,以实有项目和功能所需的虚拟项目为主,包装设计科普中心、旧货交易、培训中心等一批新的招商项目,向社会广泛推介;目标招商,即详细收集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和区域性代理机构目录,选准国内知名大企业,分别到北京、上海、天津、大连、沈阳等城市与微软、IBM、清华紫光、同方等企业进行接触洽谈;社会招商,即公开推出《长江路开发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以激励机制,激励社会各类经济中介组织和个人向开发区引荐项目和引进资金;以商招商,即对驻区企业推出《对委托招商企业的奖励扶持办法》,开发区与区内招商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区内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外出招商,先后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和北京展览馆召开信息发布会,与国内外科技企业广泛接触洽谈。开发区引进的企业基本分为五大类:一是以同创、联想、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为代表的300多家电脑经销企业;二是以科利华、建经、联邦等为代表的20多户软件企业;三是以吉林联通、北方电信、吉林省电信器材公司为代表的近百家通信产品经销企业;四是以柯达、佳能、大松等为代表的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出版物经销企业;五是以IBM兰色快车公司、恒通公司、吉林大学培训中心等为代表的技术服务企业。在入区企业的结构中,大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户,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户。入区企业在继续保持总量增加的同时,个体业户的比例明显下降,非个体企业数量逐渐增多,经营主体的质量不断优化和提高。当年区内引进各类企业512户,引进资金1.6亿元,比1998年增加33%。
  2000年是长江路开发区建区后的第二年。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重新研究和包装一批新的招商引资项目,采取项目、政策、委托、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积极开辟招商引资渠道。组织驻区企业积极开展外埠招商,先后到北京、成都、西安、武汉、厦门、广州、东莞等城市与国内外著名的中关村科技园、四通、长城集团、清华紫光、太平洋电子市场等高科技企业进行接触洽谈,取得较好的效果。到年末,全区共引进科技企业800多户,孕育产生一批软件开发、网络工程、售后服务、技术咨询培训以及远程教育等前沿性经营实体,逐步发挥对1T行业的集聚和孵化作用。开发区内除一些著名品牌代理公司外,很多企业都与中关村等高科技园区建立货源渠道,商品销售逐步辐射到省内各地及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初步呈现出一级市场的格局。同时,开发区还引进和新办一批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近4000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从业人员的60%左右。当年全区共引进各类企业801户,比1999年增加300多户;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比1999年增加60%;全口径入库税收350万元,比1999年实际入库税收增长70%。
  第四章 硬环境改造
  1999年,长江路开发区本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原则,以塑造开发区整体形象为重点,坚持由普通商贸区向高科技商品流通区转变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全面实施区域硬环境改造工程。一是以改造区容区貌为重点,集中有效资金先后对道路、环境卫生进行改善。新修一条通向胜利大街的道路,清除部分路障,增加电信容量。对长江路东、西路口和中深大厦工地进行形象包装。建立全天卫生保洁制度,清理整顿流动摊床,区容区貌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对物业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先后投入450万元用于长春科技城物业设施改造,重新检修电梯、扶梯,安装燃油锅炉,对1至6层楼的经营环境进行装修改造,解决历史遗留的冬季取暖和内外部形象问题。长江影都和老三百商厦经营权重组后,新的经营主体都对各自所处的环境进行大规模的物业设施改造,企业内外部形象都得到明显改善。三是对区内环境进行美化和亮化,重新更换长江路街面路灯和楼形射灯,安装大型霓虹灯和电脑喷绘形象广告。通过对区容和物业的硬环境改造,开发区的硬件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初步实现由普通商贸区向高科技商品流通区的形象转变。
  2000年,长江路开发区采取长短规划相结合的办法,不断改善和优化开发区的硬环境。一是制定长江路开发区硬环境建设规划。结合长江路特点和高科技商品流通区的形象要求,充分考虑南侧的在建工程,请市规划设计院多次规划和设计,形成整体规划布局图。二是实施亮化工程。根据长江路开发区形象建设的需要,对长江路北侧广告路灯进行完善,在南侧电子长廊架设40多个射灯,解决晚间亮化问题。三是配合宽城区工商分局对区内牌匾广告进行治理和整顿。四是加强区域综合治理工作。清理区内各种非法经营活动,解决部分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组成综合执法办公室,加强区域环境日常管理。在宽城区两委办、城建局的帮助下,解决长江路西路口非法商贩和电话亭占道经营问题。五是加强科技城门前广场管理。取缔多年没能很好解决的室外经营和出租车乱拉客等问题,保证道路通畅和区内的正常经营活动。六是经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长江路公交站点和货车通行等难题。七是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启动建设规划。经过不懈努力,与长江路开发区内的新世界广场、东北亚大厦、东方之珠二期工程和中深大厦这些全市闻名的“四大半截子”工程的承建单位陆续签订续建协议,施工前期的现场清理工作开始启动。
  第五章 软环境建设
  长江路开发区把软环境建设作为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促进经济跳跃式发展,推进开发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来抓。本着借鉴高新产业政策,立足地方政策,形成区域特点的原则,开发区创建伊始就制定了区域优惠政策体系。1998年10月6日,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长江路电脑科技商品经营开发区鼓励经营和投资的优惠政策》(暂行),同时工商、国税、地税、公安等4个部门的派出机构在开发区相继建立,为开发区的规范、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和组织保障。
  1999年,长江路开发区按照全市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确立以服务为重点,创造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切条件,不断优化区域投资经营环境的工作思路,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开发区软环境建设。一是政策先行。积极协调落实开发区各项优惠政策和封闭管理政策。开发区管委会先后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协调落实税收返还、一般纳税人标准等有关政策问题。二是培育重点企业。对区内企业择优筛选,确定对一部分重点企业予以挂牌保护,还推出《关于对重点企业进行扶持的意见》,对挂牌企业实行特事特办,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三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项目跟踪服务制度、现场办公制度、代办服务承诺制度,先后组织4次现场办公会,集中办理企业入区审批手续,体现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作风。四是改善服务条件。建立工商、税务服务大厅,努力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宣传开发区整体形象,营造市场氛围。以为驻区企业促销服务为重点,采取软性宣传、硬性广告、网上宣传等各种形式,积极进行形象和品牌宣传。成立开发区新闻中心,建立由省、市主要新闻单位加入的宣传网络。长江路开发区的发展情况,先后在《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电子报》、《吉林日报》、《城市晚报》、《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吉林卫视、长春电视台等国家、省、市媒体宣传报道150余次,在省内外和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进一步扩大了开发区的市场投资效应。
  2000年,长江路开发区以创造宽松、高效的区域投资经营环境为重点,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软环境治理工作。一是根据省、市改善经营发展软环境工作会议的要求,认真研究和制定开发区“一站式”办公服务措施,努力提高驻区机构的服务意识。组织驻区工商、国税、地税、公安等部门负责人到西安、成都、北京等地的电子一条街进行学习考察,在理顺各部门管理职能、减少办事程序、落实封闭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二是评选和确定区内32户企业为重点扶持企业,认真研究和制定重点企业标准和扶持办法。三是积极开展创建购物放心街活动。开发区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长江路为全市购物放心街,并认真摸底考察,首批确定区内7家企业为购物放心店。四是努力提高区内企业物业管理水平。组织各物业管理部门到市内几家大商场学习物业管理、商品质量和服务管理等经验,制定优秀物业管理考核评选办法,建立物业主体联系制度,及时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五是积极协调驻区支撑机构提高服务意识。长江路开发区管委会及驻区各管理部门把为企业服务作为优化软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政策先行,扶持重点,改善条件,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
  第六章 产权重组和职能理顺
  长江路开发区成立以来,产权多元化问题一直是一个影响开发区整体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1999年,开发区针对特殊的区情,确立了以调整和理顺产权关系为中心,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产权重新组合。具体方法有化零为整和让渡嫁接两种。化整为零,即将区域内零散的小规模产权主体有偿地让渡给大的物业主体,推动小产权户向大产权户靠拢,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长江路开发区通过采取针对性的经营手段,基本完成区域内1000多家小产权户的重新组合,并在经营权实现统一的基础上,由物业单位统一招商和管理,形成比较完善的招商体系。让渡嫁接,即通过引进市场经办主体的办法,在资产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物业主体的经营权有偿让渡给具有投资开发能力和具有市场经验的经营主体。长江路开发区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重组,改变了前期招商的僵持局面,极大地压缩了市场培育成本和上市周期。原长春商业城、长江影都、老三百商厦的物业主体陆续全部撤出,分别有偿让渡给长春科技城有限公司、恒鑫电子信息公司和嘉年华集团。新的经营主体进驻后,3家企业总投资近25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招商形势日益好转。由于全面实施两权剥离和产权重组,有效地解决了多元化产权主体在招商引资和物业管理方面难以统一的问题。
  长江路开发区坐落于城区中心,是宽城区的区中之区,不具备社会事务事权职能,有些方面的管理工作难保顺畅,实行封闭管理很困难。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长江路开发区于2000年10月12日正式由宽城区政府代管。体制调整后,长江路开发区与宽城区的城建、卫生、环保等部门沟通衔接,借助宽城区的行政管理职能,较快地解决垃圾清运、违章占道等困扰开发区建设的有关问题,为实行封闭管理创造有利条件。长江路开发区在未交宽城区代管之前,一直没有自己的财政部门,开发区出台的各项政策难以兑现落实,由宽城区政府代管后很快成立自己的财税局,理顺了财税关系。由于利益主体的统一,使过去一直困扰开发区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确保财税政策的兑现和落实,提高开发区的政策信誉度。

知识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长春市宽城区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长春市宽城区1989年至2000年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共设26篇138章352节。

阅读

相关地名

宽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