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党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134
颗粒名称: 第十三章 党校
分类号: D261.41
页数: 6
页码: 73-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宽城区1989-2000年党校情况,分别记述了机构;干部培训;函授教育等。
关键词: 宽城区 党校 机构

内容

一、机构
  1989年,中共长春市宽城区委党校内设马列基础理论教研室、文史教研室、教务处、资料室、办公室等5个科室。1993年,马列基础理论教研室、文史教研室合并,改为经济管理教研室,教务处改为组织教育处,资料室改为图书资料室,增设基层党校业务指导科。2000年,内设科室未变。
  二、干部培训
  1989年~2000年,区委党校把干部培训工作当成党校的根本任务来抓,坚持为城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方向,举办大量的多种形式的干部培训班。
  区管干部培训班 按照区委干部培训工作计划,每1至2年对区管干部培训一次。培训内容为干部工作急需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训方式以短训为主、长班为辅,教学方法实行讲课、自学、调研相结合。
  后备干部培训班 根据区委组织部门发展干部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培训方式采取讲课、调研、视察、挂职锻炼相结合的方法。
  公务员培训班 根据区机关推行公务员工作的实际,承担对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及上岗后的日常培训。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根据区委党员发展计划,每年分两期对全区接近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
  理论骨干培训班 根据党的宣传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基层理论骨干培训班,使他们能够胜任理论宣传工作。
  其他专业干部培训班 根据区两个文明建设需要,适时承办外向型经济干部班、女干部班、厂长经理班、军地两用人才班等培训班等。
  三、函授教育
  1989年~2000年,区委党校不断扩展办学领域,坚持办好市教委验印的中专专修班、辽宁刊授党校大专班、省委党校函授大专班、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班和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简称中函)本科班等,共有3000多名学员取得毕业证书。特别是经中央、省、市党校的批准,开创在县区党校举办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的先例,举办中函经济管理本科班和法律专业本科班。经区委组织部与区委党校商定,区委批准,将47名区中层后备干部安排到中函1994届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本科班学习。这些学员毕业后,其中有三分之二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
  四、科研工作
  1989年~2000年,区委党校一直把科研工作当作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先导来抓。学校成立科研领导小组,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校教员的科研积极性,坚持理论研究与实用研究相结合、以实用研究为主的科研工作方针,撰写出大量有较高质量的论文、调查报告。在搞好理论研究,阐述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方面,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进行深入的阐述,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事求是、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三个有利于”标准、民主集中制、“两手抓”等的阐述方面,提出许多独到见解,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在分析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方面,对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西安事变、民主社会主义政党、苏东演变等,作深入的剖析,形成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在剖析现实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方面,对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党风廉政建设、道德建设等作出科学的论证,得出正确结论。在发现新生事物、总结推广经验方面,深入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对科技立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一把手”和副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两个文明一起抓、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业余党校建设、街道党员管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等进行深入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为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搞好工作提供咨询。
  1989年~2000年,区委党校教师共撰写论文、调查报告348篇,其中国家级论文9篇,省级论文56篇,市级论文86篇;以主编、副主编、作者身份编纂或参与编纂11本著作,其中主编的《党的基础知识读本》为全区党员教育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副主编的《领导学》被省社联科社学会评为科研二等奖。

知识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长春市宽城区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长春市宽城区1989年至2000年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共设26篇138章352节。

阅读

相关地名

宽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