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中共宽城区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089
颗粒名称: 第四篇 中共宽城区委员会
分类号: D22
页数: 34
页码: 45-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宽城区1989-2000年中共宽城区委员会情况,分别记述了组织机构、历届党代会和区委全体会议、基层组织等情况。
关键词: 宽城区 中共宽城区委员会 党校

内容

第一章 组织机构
  1989年1月,中共长春市宽城区委员会内设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室、统战部、老干部局、政法委、政策研究室、区直属机关党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审干办公室等10个机构,直属1个事业单位区委党校。
  1989年5月,成立区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领导小组办公室(区综治办)。1992年8月,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合并到区委宣传部。1992年9月10日,区综治办合并到区委政法委。1995年11月,撤销区委政策研究室和区委审干办公室;撤销区直属机关党委,成立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1996年3月,成立宽城区’96长春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1997年4月更名为宽城区管理年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宽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宽城区管理年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简称两委办。1998年,宽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宽城区管理年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改称为宽城区精神文明建设与宽城区管理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仍称两委办。
  2000年,区委内设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室、统战部、老干部局、政法委、两委办、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等8个机构,直属区委党校1个事业单位。
  第二章 历届党代会和区委全体会议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长春市宽城区第七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长春市宽城区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90年3月14日~16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90人。会议听取并审议区委书记张新民所作的《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在治理整顿中建设和振兴宽城》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宽城区第六次党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三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报告就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振奋精神;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稳定发展经济;强化思想政治领域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等四个方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会议还通过区纪委关于《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努力为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服务》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长春市宽城区第八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长春市宽城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于1993年2月3日~5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00人。会议听取并审议区委书记吴大勇所作的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夺取我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更大进步》的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一、用党的十四大精神统一认识,解放思想;二、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改革开放;三、继续抓好工业,确保经济持续增长;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宽城区经济上新台阶;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外经外贸工作有新的突破;六、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全面振兴农村经济;七、依靠科技,发展教育,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八、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巩固发展安定的社会环境;九、坚持“两手抓”的方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会议还通过区纪委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切实加强党风建设,努力为深化改革搞活经济服务》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长春市宽城区第九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长春市宽城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于1997年12月23日~25日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30人。会议听取并审议区委书记王克成所作的《解放思想,同心同德,为实现我区跨世纪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分六个部分,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信心;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区水平;五、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快创建文明城区步伐;六、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担负起跨世纪的历史重任。会议还通过区纪委关于《加大力度,务求实效,把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报告。
  第二节 区委全体会议
  区委全体会议按照党章规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时间一般是在年初和年中。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减少会议层次,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采取扩大会议的形式召开。扩大的人员包括部分离退休区级领导,区委、区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区人大、区政协各委办主要负责人,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主要负责人,各街道、乡(镇)、区委党校主要负责人,区属企业、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
  会议任务主要是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回顾区委过去的工作,总结经验,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换届选举。
  第三章 区委重大决策纪略
  坚持“科技兴区”战略 1991年1月,区委召开七届三次全会,制定新的“科技兴区”规划。规划提出要继续抓好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科研成果的工作;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科学技术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要有计划、有重点,要坚持高起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要以市场为导向,集思广益,为振兴宽城献计出力。坚持“科技兴区”战略,宽城区的新产品、新项目开发成效显著,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区科学技术协会被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1992年度长春市城区科协工作先进集体。1994年,区科学技术委员会获得第二届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1995年,宽城区被评为长春市科技达标区。1996年,区科学技术局被评为市科技创先先进单位,宽城区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1997年,区科学技术局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评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先进集体。1998年,区委书记刘庆海、区长王克成、区科学技术局局长崔秀梅被授予全国“科教兴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0年,宽城区通过国家对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的复查,保持荣誉称号。
  坚持“多业并举”战略 1994年1月,区委召开八届三次全会,作出“多业并举”规划: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扩大第三产业的领域,加强引导,促进发展;二、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投入,抓项目,上规模,积极利用资源优势招商引资;三、加快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抓好政策服务、信息服务、保护服务、协调服务、设施服务;四、加快发展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业,通过研究新对策,争取新的开发项目;五、加快发展规模经济,继续巩固发展宽城区的6家龙头企业和30左右家的重点企业,要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路子。由于多方面的共同发展,到1994年年末,宽城区的经济实力得到整体提升,工业生产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和工业利润分别比1993年增长34%、33%和20%。开发新产品72项,新增利润445.9万元;技术改造15项,新增利润138.9万元。农村社会总产值突破11亿元大关,实现大跨度、跳跃式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3000万元,比1993年增长26%。
  提出“南商北工”经济格局 1996年1月,区委召开八届五次全会,提出“南商北工”(在铁南地区重点发展商业,在铁北地区重点发展工业)经济格局。实现措施为:壮大支柱产业,建设“一个中心,六个基地”(即商贸服务中心,冶金基地、医药基地、橡塑基地、仓储集散基地、蔬菜副食加工基地和粮食深加工基地);培植重点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实施名牌战略,加快新产品、新项目开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外经外贸工作,提高开放层次和质量;严格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这一经济格局的提出和落实,使宽城区工业、商业获得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00年,铁北地区形成粮食深加工、机械加工、冶金铸造、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橡胶塑料等经济主导产业,其中粮食深加工、木业加工在全省乃至全国市场中居于重要地位;铁南地区的第三产业由商业、饮食服务业扩展到房地产开发、教育、医疗等行业。
  第四章 基层组织
  第一节 党委
  街道、乡、镇党委 1989年1月~1993年11月,宽城区所属13个街道1乡均设立党委。1993年11月,中共西广街道委员会并入中共站前街道委员会,中共胜利街道委员会并入中共新发街道委员会。1995年9月,全市区划调整,中共青年街道委员会、中共铁西街道委员会划归中共长春市绿园区委,中共兰家镇委员会、中共兴隆山镇委员会由原中共郊区区委划归中共宽城区委。1995年9月~2000年12月,中共长春市宽城区委下辖9个街道党委和3个乡镇党委,即中共站前街道委员会、中共新发街道委员会、中共南广街道委员会、中共东广街道委员会、中共兴业街道委员会、中共群英街道委员会、中共凯旋街道委员会、中共柳影街道委员会、中共团山街道委员会及中共奋进乡委员会、中共兰家镇委员会、中共兴隆山镇委员会。
  政府工作部门党委 1989年,区政府工作部门中设立6个党委,即中共宽城区工业局委员会、中共宽城区商业局委员会、中共宽城区城乡建设局委员会、中共宽城区文教局委员会、中共宽城区卫生局委员会、中共长春市公安局宽城分局委员会。1989年11月,区文教局撤销,分别成立区教育局和区文化局,原中共宽城区文教局委员会改成中共宽城区教育局委员会;区文化局组成党支部,归属中共宽城区直属机关委员会。1991年7月,撤销中共宽城区城乡建设局委员会,成立中共宽城区城市建设局委员会,1996年1月更名为中共宽城区城乡建设局委员会。1994年3月,成立中共宽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委员会,1995年11月更名为中共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宽城分局委员会。1999年,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宽城分局职能上划,中共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宽城分局委员会随之撤销。
  1999年~2000年,宽城区政府工作部门中设立6个党委,即中共宽城区工业局委员会、中共宽城区商业局委员会、中共宽城区城乡建设局委员会、中共宽城区教育局委员会、中共宽城区卫生局委员会和中共长春市公安局宽城分局委员会。
  宽城区人民武装部党委 1989年~1995年,宽城区人民武装部党委,隶属中共宽城区委,地方编制,受中共宽城区委和长春军分区双重领导;1995年改为军队建制,隶属长春军分区,受长春军分区和中共宽城区委双重领导。
  第二节 党组
  1989年~2000年,中共宽城区委在区级领导机构中设立5个党组,即中共宽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共人民政协宽城区委员会党组、中共宽城区人民政府党组、中共宽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中共宽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
  第三节 党总支部 党支部
  党总支部 1989年,全区有党总支部24个。其中,机关4个,工业系统4个,农业系统7个,文教卫生系统4个,街道系统4个,财贸系统1个。2000年,全区有党总支部24个。其中,农林牧副渔系统8个,工业系统3个,建筑系统1个,商业系统1个,卫生体育系统2个,教育系统2个,机关7个。
  党支部 1989年,全区有党支部457个。其中,机关107个,工业系统76个,农业系统29个,财贸系统17个,文教卫生系统76个,城建系统8个,基建工程系统5个,街道系统139个。2000年,全区有党支部404个。其中,农业系统37个,工业系统49个,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系统1个,建筑系统9个,邮电及交通系统2个,商业及餐饮系统12个,房地产系统1个,社会服务业10个,卫生体育系统22个,教育系统53个,国家机关116个,其他92个。
  第五章 组织建设
  第一节 机构
  中共长春市宽城区委组织部是区委管理干部和党的组织工作的职能部门。1989年,内设秘书科、干部科、基层组织科等3个科室,并代管区委组织员办公室。1995年机构改革后,区委撤销审干办公室,职能划归区委组织部;区委组织员办公室变为区委组织部内设科室。1998年2月,干部科分为干部一科和干部二科(干审科)。2000年,区委组织部内设科室没有变化。
  第二节 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选拔任用 1989年以来,区委按照选拔—培训—锻炼—考核的思路,坚持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跟工考核”。通过健全制度,坚持民主生活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组织部门与领导干部谈话等措施,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区委还组织领导干部进行“如何当好‘一把手’”的理论研讨,在企业中开展争当开明厂长、开明书记的“双开明”活动,使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得到加强。1993年~2000年,区委认真贯彻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选拔一批批政治素质好、改革开放意识强、懂经济、会管理的中青年干部进入区中层领导班子,基本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比较合理的干部队伍。
  中层领导班子建设 1989年~1993年,区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依托党校,针对中层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根据干部的分工,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和不同内容的培训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其他相关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1993年,结合全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举办全区中层干部经济管理培训班。1993年~1996年,举办5期邓小平理论培训班、9期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班,培训中层干部2654人次。1995年,制定印发《宽城区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意见》,普遍开展民主集中制再教育活动。结合开展学习孔繁森活动,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全区中层干部思想作风整顿大会。1996年,制定印发《宽城区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意见》,在全区中层干部中开展以“学习、团结、勤政、廉洁”为内容的“四好”活动。1997年,制定《关于加强中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的意见》,对中层领导干部开展基本路线、党性修养、组织管理、业务知识等四个方面的培训。围绕“如何当好‘一把手’和如何当好‘副职’”,对全区中层领导干部进行素质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分别召开“一把手”和“副职”工作经验交流会,并印发《宽城区中层领导干部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在坚持集中培训和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全区中层领导干部自学的指导和督查,制定下发《宽城区中层领导干部自学规定》,开列学习书目,定期调阅干部自学笔记。1998年,区委制定《宽城区“九五”干部培训教育规划》、《宽城区中层领导干部自学规定和读书目录》,举办4期脱产培训班,对全区200多名中层领导干部进行轮训。1999年,以“三讲”学习教育为契机,依托双休日干部学校和辅导讲座,加强对中层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次。
  干部制度改革从 1990年起,在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方面进行尝试,有2名领导干部改做非领导工作,为干部队伍“流动”打开“出口”。在干部任用形式上,打破单一的委任制,实行聘任制,先后有3人被聘任为街道和部门领导干部。实行干部交流制度,在街道、乡和部门领导干部中交流80人次,并将机关中的青年干部分期下派到基层任职锻炼。1991年,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对28个部门126名中层干部由定期考核改为经常性跟工考核,使干部考核逐步走向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党的十五大以来,区委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学习《条例》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作为领导干部、组织人事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必修课,列入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的教学计划。1998年~1999年,组织全区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学习条例》,举办3次专题培训班。1999年,加大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力度,实现干部考核与干部监督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1998年~2000年,区委组织部连续3年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全区贯彻执行《条例》情况进行集中检查。
  后备干部培养 1989年,建立健全后备干部管理制度,调整充实后备干部30人。1991年,在全区各个层次均建立后备干部工作制度,按照备用结合的原则,提拔8名后备干部充实到中层领导岗位,下派14名后备干部到企业锻炼。1992年,区委建立后备干部分级管理制度。1993年,区委对后备干部进行调整,确定后备干部40人;举办两期后备干部培训班,提拔7名后备干部。1995年,选派7名年轻干部到街道、乡、局任行政助理,参加实践锻炼。1996年,提拔14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进入中层领导班子,全区后备干部总数达到103名。1997年,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全面培养,提拔14名,其中任助理7名。1998年,制定下发《宽城区关于推荐选拔区中层副职后备干部的意见》,在全区选拔166名区中层副职后备干部,初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全区事业的发展储备了后续力量。1999年,推荐2名区级副职后备干部,选派7名后备干部到基层单位锻炼。2000年,按照“公开选拔,实践锻炼,量才使用”的工作思路,在全区选拔145名后备干部。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建设
  1989年,区委制定下发《企业单位党组织工作若干意见》、《农村党组织工作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明确要求。1990年,针对薄弱环节,对后进党支部进行整顿。全区22个后进党支部中,调整撤换支部成员9人,重新选任16人,有8个后进支部进入先进行列。1991年,以“创建先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支部、整顿后进党支部”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标准化党支部检查验收细则》。在全区31个党支部进行支部达标试点,并进行达标验收,达到先进党支部的占54%。区委召开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会议,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年底,有8个支部被区委评为模范党支部,全区树立表彰39个先进党支部、12个先进党小组。1992年,按照市委提出的“抓支部、打基础;抓薄弱、促整体;抓典型、上水平”的总体思路,加强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抓好创建标准化党支部工作,年底已有296个党支部达到标准化,占全区党支部总数的63.5%。1993年,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先后开展“为宽城经济上新台阶做贡献”、“立功铺路,建功立业”、“围绕中心,帮企兴企”、“党组织办实事,党员做好事”、“超小康,奔发达”、“公仆杯”等一系列党内“创先争优”竞赛活动。1993年~1998年,全区党员在竞赛活动中,为发展经济义务献工36993个工时,提合理化建议1641条,攻克技术难关193项,完成技术革新145项,为群众做好事15126件。1997年,先后开展乡镇党委、街道领导班子、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机关党员干部集中教育整顿工作,共查摆问题332个,制定整改措施224项,建立健全各项制度470项,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69件。通过教育整顿,有效地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存在的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998年~2000年,在基层党组织中分阶段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及回访复查工作。1999年,开展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创六好(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条好路子、一套好制度、一种好作风、一个好格局)党委”、“创五好(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条好路子、一个好体制、一套好制度)支部”活动,在乡镇党委中开展创建“四好(班子好、队伍好、作风好、制度好)乡镇党委”活动,3个乡镇党委都被评为“四好乡镇党委”。同时开展“争先锋、树旗帜”、“帮扶结对”、“三清二建一公开”(清理村级财务、清理“三角债”、清理农民负担;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各项管理制度;村务公开)、“争先锋,谋发展,富村裕民奔小康”活动,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和规范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第四节 党员队伍建设
  坚持组织发展工作方针 区委组织部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始终把保证党员质量放在首位,认真履行组织发展程序,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超前考察,严把审查关和考核关。同时,对预备党员定期进行质量回访。1989年~2000年,全区共发展党员1695名。
  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区委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对评议出的不合格党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2000年,开展“双评(民主评议支部、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全区参加评议党员8001名,参评率99%;支部参评416个,参评率100%;处置不合格党员62名。其中,开除党籍2名,除名3名,退党1名。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1989年~1991年,全区共建立业余党校28所、党员活动室322个、农村党员活动中心12个、党员之家74个,并建立全区电化教育网络,组成兼职教员队伍。1993年,区委组织部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日、工作例会、“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领导干部联系点、检查评比考核验收等制度,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1995年,开展“党员奉献日”等主题实践活动,为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提供舞台。2000年,区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先后在全区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爱我中华,为党旗增辉”、“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奉献日”、“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等主题实践活动。
  选树党内先进典型 1989年,在全区党员中开展学习“党义”、谭竹清、黄永洲等先进典型活动,总结宣传杜静英几十年如一日义务教育青少年的先进事迹,表彰奖励6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88名优秀党员。1990年,在党员中总结和宣传模范工人、义务宣传员冯德奎,模范干部李庆发、王琦、张桂贤等先进典型的事迹。1992年,重点宣传共产党员、市锅炉仪表厂厂长刘吉静的先进事迹。1993年~2000年,重点总结宣传黄永洲、刘吉静、杜静英、郑本成等一大批党内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党内先进典型的精神激励和行为示范作用,促进党员队伍建设。
  第六章 宣传教育
  第一节 机构
  中共长春市宽城区委宣传部(简称区委宣传部)是区委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职能部门,1989年内设宣传科、理论科、党员教育科等3个科室。1991年8月,增设干部科。1992年8月,增设精神文明建设指导科,接收被撤销的原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业务。1996年4月,撤销精神文明建设指导科,职能划归两委办。1996年10月,成立宽城记者站。2000年,区委宣传部内设宣传科、理论科、干部科、综合指导科等4个科室。
  宽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区文明办)是由原临时机构宽城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办公室演变而来的。宽城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办公室于1983年成立,1985年改为宽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属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的宽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的办事机构,由区委宣传部代管;1988年正式配备事业编。1992年8月,区文明办撤销,其职能划归区委宣传部。1996年3月,宽城区’96长春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1997年4月,宽城区,96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更名为宽城区管理年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宽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宽城区管理年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简称两委办)。1998年,宽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宽城区管理年工作指导委员会改称宽城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管理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仍简称两委办),内设文秘综合科、机关指导科、城市指导科、企业事业指导科、农村指导科等5个科室。
  第二节 理论教育
  在职干部理论学习 1989年,组织全区干部学习《商品经济新秩序》一书,举办60场报告,5000人次听讲;组织在职干部学习邓小平讲话、李鹏讲话、《人民日报》社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反对自由化的正面教育。1990年,组织学习党的十三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参加学习5000人次。1991年,组织学习《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江泽民纪念建党70周年讲话和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参加学习5000人次。1992年,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文件,举办4次专题讲座,1600人次听讲。区委、区政府派工作队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推动基层政权和两个文明的建设。1994年,成立宽城区市场经济理论培训中心,进行市场经济特点规律、金融税务法规教育,培训3000人次。1995年~1996年,组织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参加学习人数3000人次。1997年,组织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文件,邀请专家教授主讲香港回归与国际形势、香港基本法等7个专题,2700人听讲。1998年~1999年,为全面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举办讲座4次,培训理论骨干2000多人,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100多次。2000年,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进行“如何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讨论;举办5场专题讲座,2000多人次听讲。
  正规化理论教育 1989年,举办商品经济新秩序辅导班,轮训全区干部1000多人。1990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和党的十三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区委宣传部与区委党校举办4期读书班,轮训处级干部110人。1992年,进行《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培训,组织4次专题辅导,并对参加辅导的2000多名干部进行考试验收;与区委党校共同举办4期处级领导干部轮训班,学习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文件,轮训262人。1995年,以《邓小平文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教材,对2000多名干部进行轮训。1997年,通过举办党的十五大文件轮训班,分期轮训处级干部200多人。2000年,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进行大讨论;举办5场专题讲座,2000多人次听讲。
  区理论中心组从 1989年起,区理论中心组每月集中2天时间,采取“四边”(边学习理论、边调查研究、边指导工作、边撰写文章)、“三带头”(带头学、带头讲、带头用)的方法学习理论。各街道、乡、各系统也组成理论中心组,在区理论中心组的带动下学习理论。1992年,区理论中心组集中4次学习党的十四大文件和邓小平南巡谈话,使中心组成员破除“姓资姓社”的困扰,进一步解放思想。1993年,集中学习12次,研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现代化城区理论。1998年,以邓小平理论为教材,集中学习6次,中心组成员还带头到基层宣讲理论。2000年,集中学习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和“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阅读书目,每个中心组成员都写出3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和体会文章,并在全区开展的“如何更好地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大讨论中,分别承担研究课题。区理论中心组从1989年到2000年连续12年被省、市评为先进理论中心组,并分别于1994年、2000年在省、市举办的县级理论中心组经验交流会上作大会发言。
  党员教育 1989年,区委宣传部与区委组织部、区纪委合作,统一对党员教育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全区范围内组织建立15所业余党校,形成区、街道(乡)、基层教育网。举办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培训班132期。1990年,开展“三基本”(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教育,编写党课提纲,上党课71场,组织观看9部电教片。省委宣传部于1990年4月在宽城区召开全省城区党员教育现场会。1991年,宽城区被评为全省“三基本”教育先进区。1993年,全区开展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学习新党章的党员教育活动。1994年,通过总结宣传郑本成、刘吉静等党员先进事迹,开展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教育活动。1997年,开展“双学”(学理论、学党章)活动,提高党员素质,为党旗添光彩。1998年,开展邓小平理论和新党章教育。1999年,进行“三讲”正面教育。2000年,组织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论述,进行践行“三个代表”的教育。
  第三节 宣传 思想政治工作
  新闻宣传 1989年,全区共发新闻报道320条,其中区委宣传部撰稿51条,国家级新闻媒体刊播6条。中央电视台报道宽城区个体协会发起的“学帮张桂友,争当文明户,共建文明市场活动”。1990年,全区开展“双学讲比”(学理论、学雷锋、讲理想、比奉献)活动。中央电视台报道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领机关500名干部在大年初一顶岗扫马路以及深入街道、居民委访贫问苦、捐钱捐物等好人好事。1991年,全区共发新闻报道823条,其中国家级新闻媒体刊播24条。在这些稿件中,突出宣传40位名人、24家名厂、31种名优产品,展示宽城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成果。1992年,区委宣传部每季组织召开一次经济宣传联席会,研究决定宣传重点。全年发表新闻报道800多篇,其中经济科技报道200多篇。1993年,发表新闻报道800多篇,其中区委宣传部撰稿100多篇。重点宣传报道年创百万利税龙头企业、奋进乡各项指标创全省乡镇之首、北方经济开发区建设等信息。1994年~1995年,累计发表新闻报道稿件1000多篇,并编辑《战略与思考》辅导材料。1998年,邀请省、市10家媒体和香港《大公报》、《中国消费报》、《工商时报》,报道宽城区改制企业出租出售的新闻发布会,宣传宽城区投资环境、优惠政策。1999年,重点报道优化软环境、塑造宽城文明形象的信息。省电视台、市电视台等6家媒体报道宽城区财政收入达到2.6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区百日招商引资4亿元的突出成绩。
  社会宣传 1989年,宽城区举办国庆40周年图片展,进行文艺演出11场。1990年,以《中国文化小百科》为教材,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1991年2月8日~3月1日,区委、区政府在胜利公园举办“关东灯会”。区委宣传部与区普法办、区残联联合开展助残日、捐资助教等街头宣传。1992年,区委宣传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92中国长春电影节、迎国检、创卫生城、“二五”普法、国防教育、创建社会治安小气候区、“扫黄打非”、整顿非法出版物等宣传活动。1994年,宣传《国家安全法》、《兵役法》,在全区开展“知我宽城,爱我宽城,建我宽城”教育活动。1997年,举办“迎香港回归,盼祖国统一”文艺演唱会。2000年,为纪念长春建城200年,举办演讲比赛;组织群众参与长春市举办的“百万市民看长春活动”。
  典型宣传 1989年,区委宣传部印发《发现推荐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活动方案》。通过新闻媒体、劳模报告会、表彰会、演讲会等形式,重点宣传省模范共产党员、上台子村党总支书记黄永洲,模范共产党员、全国教育系统劳模杜静英,中医院药品采购员张淑贤,区公安分局干警王琦,区检察院检察官侯宜仁,站前街道退休干部、优秀党员郝子文等事迹。1990年,对一三三厂模范共产党员、工人宣讲员冯德奎,环卫工人张桂霞,区公安分局雷锋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李庆发的事迹进行重点宣传。全区涌现出先进人物240人。1992年,宣传模范共产党员、锅炉仪表厂厂长刘吉静的先进事迹。1995年,建立先进人物、先进集体事迹库,储备147位先进人物、49个先进集体的事迹材料。2000年,宽城区对区市政工程处处长郑本成、群英街道党委书记陈广墨的事迹进行跟踪报道。
  对外宣传 1998年~2000年,区委宣传部制定对外宣传方案,建立网络体系,落实对外宣传任务。1998年,邀请香港《大公报》、《中国消费报》、《工商时报》参加宽城区首批出租出售企业新闻发布会,为合资办企业提供商机。同年,区政协召开区民主党派、区工商联、台胞台属与区领导联谊会;区委宣传部积极宣传宽城区的优惠政策,与香港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国商家合作,为宽城区引进外资1158美元,引进市外资金7.46万元人民币。
  思想政治工作 1989年,区委宣传部制定印发宽城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制,配齐配强队伍,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制。加强企业精神建设,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撰写出政工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召开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会第三届年会,交流12篇论文。宽城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被评为全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1990年,召开2次研讨会,收到论文40篇,其中5篇获市优秀论文奖。1998年,举办就业先进人物报告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教育。召开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研讨会,收到论文17篇。2000年,开展唯物论、无神论教育。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1989年4月,全区开展学习发扬“党义”精神和树立文明市风大讨论,开展“争金杯夺红旗”竞赛活动,推动文明市风建设。各党委在精神文明、军民共建、评“十佳”活动中,全年创建省、市、区三级文明单位79个。1990年,在全市开展的以理想、信念、道德、法制教育为内容的百日竞赛活动中,区公安、商业、建委、武装等4个系统均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宽城区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精神文明红旗区。6月20日,市文明办在宽城区召开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现场会。1992年,开展创文明单位活动,开展“抓基层、打基础,优化社会细胞达标创优”活动。创省级文明单位13家、市级45家、区级152家。1993年,注重基层、基础和社会细胞建设,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围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群众这一主题,开展“创、建、做”活动,强化精神文明十个示范点。1995年,开展创建文明城区竞赛活动。在工业系统开展爱国、爱厂、爱岗活动,在商业系统开展争创文明窗口服务活动,在医院开展正医德医风、为患者服务活动,在环卫系统开展做城市美容师活动,在机关内开展做人民公仆活动,在农村开展勤劳致富奔小康活动。1996年,以贯彻《市民守则》为切入点,强化“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开展“创、建、做”活动。全区评出文明家庭6.8万户,新发街道居民王华忠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全区创8个省级、43个市级、180个区级文明单位。树立“十佳”公仆先进人物群。在管理年活动中,发动全区打好清理环境卫生、清理居民楼道、清理马路市场战役。在农村,强化村镇环境管理,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1997年~2000年,宽城区以整治城市环境秩序为重点,开展创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服务窗口、文明标兵单位活动。全区创省级文明单位9个、市级30个、区级110个;创国家级文明小区1个、省级3个、市级4个、区级4个;创区级文明村镇10个。
  文明单位评比管理 1989年,开始对评出的文明单位实行升、限、降、撤等动态管理制度。1995年,制定创建文明单位考评细则,建立文明单位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使申报、考评、复核、晋升、撤销等评审的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军民共建活动 1989年,有20个共建部队与区机关部门、街道和乡等签订军民共建协议书,各街道、乡及区属、驻区企事业单位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拥军优属、军营服务,每当节日送彩电、洗衣机、电脑、米面肉蛋等慰问品到营房,平时经常为战士开展理发、修鞋、拆洗被服、缝纫等服务活动。81101部队为建设第二故乡,营造“八一林”、“共青团林”,参加团山街排涝工程建设。市委授予胜利街道办事处与81101部队汽车营为“长春市军民共建标兵”称号。1990年,区委借助81020部队的政治优势,在全区开展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先在电气器材厂、汉口副食等8个单位试点,然后在全区20个党委全面铺开,采取正面灌输的方针,针对思想和行业实际进行分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推进了宽城区思想政治建设。区委选派全国劳模黄永洲、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员杜静英以及各街道选派的优秀党务书记到部队做编外政治教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区委党校、区教育局、奋进乡与部队建立军地两用人才学校,为即将退役的战士补习文化课,学习村委会条例、行政法规,讲授种植、果林园艺、养殖等农技课。团区委与某部红九连共同学哲学。79011通信营、装甲兵技术学校、省军区教导大队等部队选派优秀指战员在少年军校、科技夏令营、中小学军训中任教官、校外辅导员,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国防后备力量。区委宣传部与81101部队政治部拍摄军民共建片《绿色情怀》,在省、市和中央电视台播出。1996年,军民共建创省级先进单位2对、市级先进5对。1998年,军民共建创省级先进单位1对、市级先进5对。1998年8月26日~9月6日,宽城区组建抗洪前线慰问团到81101部队抗洪前线慰问,送去价值7万余元的防雨衣物、食品、药品等。长春电视台宽城记者站对抗洪部队进行500公里全程跟踪报道。2000年,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要求各级党委把军民共建活动作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支持国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由各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共建双方切实做到军地优势互补、政治理论共学、信息资源共享、两用人才共育。2000年,全区签订军民共建协议32份。区政府各有关部门、驻区华正集团制定优惠措施,优先解决随军家属、军嫂就业安置问题。全区投入18万元为共建部队建设“两室一队”(作战室、军史室,军乐队)。省“双拥”及军民共建表彰大会授予宽城区“双拥”模范区称号。宽城区园林处与81101部队被评为省“双拥”共建标兵对子。宽城区先后有8个共建对子被评为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
  第五节 宣教干部管理
  1991年8月,区委宣传部负责管理全区宣教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组建干部科,制定印发《关于宣教系统干部管理权限的通知》和《宣教系统信访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几点意见》,实行管人管事的统一。
  1992年,对8个部门科局职23人、38个基层领导班子进行考核,调整任免56人,新任用14人,建立谈话、请示报告等制度,接待信访38件,召开领导班子建设经验交流会。1993年,考核7个局委领导班子和25个基层领导班子,调整教育、卫生系统35个基层领导班子,任免50名领导干部,印发加强宣教系统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按程序考核确定89名后备干部。1995年,对7个局委班子,10所学校班子,12个医院、站、所班子加强管理,调整领导干部40人;举办2期青干班,有200人接受培训。1997年,修订《宣教系统干部管理办法》,制定《干部责任审计制度》、《后备干部选拔制度》、《干部调动任免制度》、《干部培训教育制度》、《干部定期谈话、离到任谈话与诫勉谈话制度》,对45个单位的50名干部进行考核,举办1次《加强作风建设》讲座,与区教育局合办1期校长培训班。1998年,对宣教系统81个单位、65名正职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调整40人,其中任职27人,免职13人。后备干部做到一职一备。1999年,调整领导干部17人,其中免职1人;实行领导干部任用公示制试点,对拟任的10名校长张榜公布。2000年,考核调整基层班子16人,其中任职11人,免职5人;对拟任干部普遍实行公示制。
  区委宣传部稳定政工队伍,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坚持职称评聘制度。1989年,对全区274名政工干部进行培训、资格评审材料上报等工作,评出高级政工师2名、中级46名、初级222名。1992年,评定高级政工师2名、中级38名、初级116名。1994年,评定高级政工师2名、政工师38名。1999年,评定高级政工师13名、政工师9名、助理政工师5名。2000年,评定高级政工师6名、政工师6名。
  第七章 纪检监察工作
  第一节 机构
  1989年,中共长春市宽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区纪委)内设办公室、案件检查科、信访审理科等3个科室。1993年8月,区纪委与区监察局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内设办公室、信访审理室、纪检监察室、执法监察室、党风廉政建设室等5个科室。区软环境办公室于1999年成立,设在区纪委执法监察室。2000年,内设机构未变。
  1992年,长春市宽城区监察局(简称区监察局)内设执法调研科、监察科、审理科、信访举报科等4个科室。1993年8月区纪委与区监察局合署办公后,区监察局内设科室与纪委合并,有关内设机构只对外保留名称。
  区纪委、区监察局,简称区纪委监察局。
  第二节 历次纪委全体会议
  1989年~2000年,区纪委共召开12次全体会议。区纪委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纪委重要会议精神,总结、部署工作,进行换届选举。
  第三节 案件查处
  1989年以来,区纪委监察局以查办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处一系列贪污贿赂、侵占挪用、失职渎职、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等案件。
  1989年,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11件。其中,党纪处分5人,政纪处分5人,免予党纪处分1人。1990年,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18件。其中,党纪处分7人,政纪处分11人。1991年,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10件。其中,党纪处分6人,政纪处分4人。1992年,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16件。其中,党纪处分10人,政纪处分5人,免予政纪处分1人。
  1993年,认真履行“保护、惩处、教育、监督”四项职能,纪检监察工作努力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全年查处违反党纪政纪案件5件。其中,党纪处分2人,政纪处分1人,免予处分1人,待处理1人。1994年,按照中纪委二次、三次全会关于突出反腐败工作重点精神,严肃查处违纪案件,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年立案14件,其中党纪政纪处分6人,免予行政处分2人,取消党员预备期1人,批评教育3人,待处理2人。1995年,按照中纪委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全年立案16件,其中大要案7件,党政纪处分13人(涉及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件2人),移交司法部门判处有期徒刑1人,行政解聘1人,待结1人。1996年,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把查办违法违纪案件摆到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办案力度。全年立案18件,其中大要案6件(省级大要案3件,区级大要案3件),全部结案。党政纪处分15人,其中正处1人,副处1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行政解聘1人。在查处的案件中,经济案件8件,失职渎职案件1件,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案件2件,其他案件7件。
  1997年,立案35件,其中大要案8件(省级1件,区级7件),全部结案。党纪政纪处分35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2人,科级干部7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6万余元。1998年,立案30件,其中大要案9件(省级2件、市级1件、区级6件),涉及副处级以上干部3人。党纪处分11人,政纪处分19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2万余元。1999年,立案30件,全部结案。党纪处分21人,政纪处分8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9万元。在立案案件中,涉及到副处级以上干部2件,结案2件,政纪处分1人。
  2000年,立案29件,其中区级大要案3件,涉及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人,全部结案,党纪处分29人。区纪委监察局被市纪委监察局评为纪检监察先进办案集体。
  第四节 信访审理
  1989年,贯彻“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加强对典型案件的督促和检查。全年受理来信来访211件次,办结201件次,办结率95.2%。审理违纪案件7件,党政纪处分7人。1990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77件次,其中来信149件次,来访28件次,办结174件次,办结率98.3%。审理违纪案件18件,党政纪处分18人。1991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30件次,其中来信105件次,来访25人次,办结128件次,办结率98.5%。审理违纪案件10件,党政纪处分10人。1992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29件次,其中来信114件次,来访15人次,办结126件次,办结率97.7%。审理违纪案件16件,党政纪处分15人。
  1993年,区纪委监察局健全和完善《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制度》、《纪检监察信访统计报表制度》、《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人员守则》、《纪检监察信访时限制度》、《纪检监察信访案卷归档制度》等规章制度,使信访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20件次,其中来信96件次,来访24人次,办结118件次,办结率98.3%。审理违纪案件5件,党政纪处分5人。1994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18件次,其中初信初访85件,重复信访33件,办结116件次,办结率98.3%。审理违纪案件14件,党政纪处分14人。1995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97件次,其中初信初访98件次,重复信访99件次,重复率为52.8%。初信初访办结90件,办结率91.9%。初查案件28件,立案16件。党政纪处分13人,判刑缓刑1人,行政解聘1人。1996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48件次,其中初信初访107件次,重复信访41件次,重复信访率7.3%。初信初访办结99件次,办结率92.5%。审理违纪案件18件,党政纪处分15人,判刑缓刑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行政解聘1人。区纪委监察局被评为市纪检监察系统工作先进单位。
  1997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39件次,其中初信初访90件次,重复信访49件次。初信初访办结83件次,办结率94.3%。审理违纪案件35件,党政纪处分35人。1998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55件次,其中初信初访115件次,重复信访40件次。初信初访办结113件次,办结率98%。审理违纪案件30件,党政纪处分30人。1999年,受理群众来信109件次,来访11件次,举报电话15件次,信访总量为135件次。初信初访86件次,办结86件,办结率100%。审理违纪案件30件,党政纪处分30人。2000年,受理群众来信114件次,来访24件次,举报电话16件次,信访总量154件次。初信初访114件次,办结105件次,办结率92.1%。审理违纪案件29件,党政纪处分29人。
  第五节 反腐倡廉教育
  1989年,在反腐倡廉教育中,区纪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的指示,用中央精神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1990年,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搞好集中教育工作。采取上一次党风党纪课,看一部党规党法录像片,开展一次党规党法专题讨论的办法,对全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轮训两遍。1991年,区纪委监察局转发《吉林省纪委、吉林省监察厅关于靖宇县部分领导干部违纪建房的通报》,在全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一次“如何正确利用手中权力,带头恢复和发展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大讨论。1990年~1991年,结合党员评处,对党员进行了一次普遍性的反腐倡廉教育。区纪委书记带头讲课,基层党委书记、副书记全部上讲台,共为全区党员讲党风党纪课36场次。各党委还充分利用电化教育的形式,组织党员收看《蛀虫》、《南中国海的沉思》、《诱惑》、《春风吹又绿》等多部电视录像片100多场次,收看率达95%以上。树立党风和廉政建设的各种典型26个。其中,集体典型10个、个人典型16个。
  1992年,区纪委围绕增强党员党性观念这一主题,制定出抓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党员三个层次的教育方案。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弄清“四化”建设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关系;进行党纪条规教育,弄清严肃党规党法与搞活经济的关系;进行拒腐防变教育,弄清惩治腐败与反“和平演变”的关系。为配合全体党员学习,区纪委组织编印《党内违纪案例选编》,下发到基层各支部,其做法受到市纪委领导的好评,并在市纪委有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1993年,区纪委制定全年反腐倡廉教育活动方案和党章学习规划,同时要求各党支部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分层次地开展教育活动。对区理论中心组成员、区中层干部和一般党员干部采取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的教育活动,组织他们学习党章、党规党法、党的十四大文件和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增强党性观念和搞好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开展学习党章活动中,先后组织区理论中心组成员、区中层干部和一般党员干部收看《贿赂忧思录》、《权力失去监督的时刻》、《笑声中的思索》等多部录像片95场次,8820人次收看。全年共向《吉林纪检》、《长春纪检》投寄宽城区党风党纪教育稿件38件次,全部被采用。同时,自编自印宣传教材4000多份。
  1995年,举办“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主题演讲会。1996年~1998年,先后组织全区44个单位和部门的科级以上干部参加《行政监察法》知识测试。1998年,组织党规党法知识竞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电化教育月活动、“以案说纪”演讲活动。2000年,先后开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电教月、宣传月活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理论学习活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按照市纪委监察局的部署,组织开展《党纪政纪条规》知识竞赛活动,全区22个党委(党组)参加竞赛,党员干部受教育面达85%以上。长春日报《纪检广角》和长春电视台《党风廉政视点》栏目,先后18次对宽城区党风党纪教育工作予以报道。
  第六节 党风行风建设
  1989年,区纪委监察局协助区有关部门制定《宽城区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实施方案》,实行办事程序、办事条件、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全部公开。全区为群众做好事10601人次、10224件;拒礼134人次,拒贿669人次,合计金额192430元;拒吃请2209人次;收到群众表扬信248封、锦旗102面。针对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支持或参与其子女、配偶经商,超标准住房,公款安装住宅电话,个别部门超标准购车、坐车等问题积极开展清理工作。通过调查,摸清底数,按政策要求进行处理。总结区工业局党委和区人武部、区法院党组及张淑贤、于泮显等廉政方面的典型经验,在全区推广。
  1992年,先后在全区开展清理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超标准住房、违反规定安装住宅电话、用公款大吃大喝、讲排场比阔气等问题。对以权谋私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纪处分,对超标准住房的干部分别作退回住房及相应的组织处理。协同区政府办制定《街、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买房、建房的有关规定》和《宽城区机关干部住房的补充规定》等规定。区纪委通知对用公款安装住宅电话的领导干部一律转入自费,对用公款大吃大喝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制定各街道、乡党委招待费审批制度,遏制用公款大吃大喝、讲排场比阔气等歪风。区纪委在基层党政班子成员中进行考廉试点,考廉后将情况综合起来反馈给各党委,为正确使用干部提供依据。
  1993年~1995年,区纪委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点,狠抓全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对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学习,每年都代区委起草年度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实施意见。1995年,先后制定或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加强党政机关廉政建设的补充规定》、《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关于对全区中层领导干部进行廉政建设考察意见》、《宽城区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关于党政机关接待标准的暂行规定》等文件。按照区委要求,重新完善《宽城区案件协调会议制度》、区纪委常委包党委责任制》等制度。
  1996年~2000年,坚持中央确定的反腐败工作格局和基本原则,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认真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对全区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情况和全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备电脑及上网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调查;对落实领导干部不准接受用公款安排旅游活动的政策进行规范;对用公款吃喝玩乐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5年内,全区各党委和区直机关各部门精简压缩会议60次,节约资金6万元。区纪委代区委起草《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个人及家庭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关于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关于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礼品实施登记制度的规定》、《关于全区副处级以上领导住房审批的规定》、《关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关于在区、街、乡(镇)机关实施禁酒的规定》。在认真执行市、区两级《关于党政机关接待标准的暂行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接待标准,还制定《关于进一步禁止在公务活动中用公款吃喝玩乐的补充规定》,进一步完善《宽城区纪检监察案件信访协调会议制度》等制度、规定,对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推动全区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区纪委监察局通过突出责任追究和诫勉谈话制度,采取警戒防范、批评教育、严明责任、严肃执纪等措施,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深化。
  第七节 执法监察
  区纪委监察局合署办公前,区监察局没有执法监察科,执法监察工作由区监察局办公室兼办。1993年8月合署办公后,单独设立执法监察室。
  1994年,紧紧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执法监察,向区政府提出建议19条,查处违纪金额16万多元,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1995年,对个别行业行政执法部门的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收受贿赂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违纪线索5件,其中构成犯罪的2件,涉及人员2人,查处违纪金额1.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1995年,开展对亏损企业的效能监察。帮助区电力承装厂扭亏增盈,当年实现利润20万元。1996年,结合宽城区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执法监察,完成执法监察项目6项,写出立项报告6篇。发现违纪线索6件,其中立案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人,收缴违纪款1.8万余元,挽回经济损失30万余元。1997年,按照省、市纪委的要求,完成执法监察项目6项(总体3项,专项3项),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人,收缴违纪款2.8万元,为企业和基层挽回经济损失77万元。1998年,重点进行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以区工业局为重点,结合企业转制,严把资产评估和财务审计关,严防集体资产流失,挽回经济损失175万元。1998年,全区执法监察工作选题立项45项,其中区执法监察室立项5项,各级党委立项40项。在这些项目中,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被评为省、市优秀项目。执法监察工作自检自查合计270次,检查出违纪金额14.1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92.5万元,挽回土地1.3公顷。发现问题131件,解决119件;提出合理化建议80条,被采纳43条;处理违纪人员9人,提出建章建制建议146条;解聘市场协管员38人,通报批评13人次。1999年,为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全区建立减轻农民负担领导责任制,制定监督考核办法,健全监督网络。各乡镇认真执行农民负担预决算、监督卡、专项审计和财务公开四项制度。为抓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区纪委监察局会同区有关部门重点清理具有行政事业性执收执罚职能的76个单位的38项收费项目,对超标准收费项目予以取缔,对不具备收费员资格的人员进行撤换,为80家区属企业发放收费登记卡,对区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2000年,执法监察完成立项报告4篇,完成市软环境办公室和市执法室转办或督办案件10件。在开展政务公开和企业效能监察中,组织进行各种检查12次,下发检查情况通报,通报3人,发现并解决问题42件次,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20条,向被检单位提出建议37条。组织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视察和检查2次,协助解决问题4件。
  第八章 政法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一节 政法工作
  机构1983年5月,中共宽城区政法领导小组办公室改称中共宽城区委政法委员会(简称区委政法委),是区委领导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1992年8月,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并入区委政法委,保留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2000年,区委政法委内设执法监督科、综合治理科、稳定工作科等3个科室。
  政法队伍建设和执法监督1989年~1992年,区委政法委还不能完全承担起区委工作部门的职责,机构设置还不能适应工作职责的要求,当时的人员数量也不能适应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的需要,只能完成一些上级交办的任务。
  1993年,区委政法委在全区政法系统中开展“突出一个中心,坚持两个服务”(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严格执法,为经济建设服务;坚持结合办案,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发展服务)活动。区检察院结合办案为企业清回欠款70余万元,区法院结合办案为企业追回欠款461万元。区律师事务所全年受理经济案件214件;区公证处受理经济合同750件,标的额580万元。1994年,区政法队伍通过教育整顿,政法干警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明显增强。区公安分局干警为群众做好事2923件,拒收礼物(钱)价值10万余元。1995年,区政法系统各单位抓班子,带队伍,进行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全区被省、市及有关系统评为先进集体57个、先进个人70人。对查摆出来的10起违纪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对14名违纪干警进行严肃处理。1996年,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肃查处违法案件工作。全区政法系统有23个集体、68名个人受到省、市、区的表彰,2个集体荣立二等功,20个集体荣立三等功,13名干警被市评为办案能手或先进个人,123名干警受嘉奖。
  1997年4月~7月,对1994年以来存在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问题的案件进行认真清查。对3件超越管辖案件进行移送;对转嫁债务、任意追加第三人的案件,由第三人提出上诉,由上级法院予以纠正、改判或发回重审;对滥用财产保全措施和强制措施的案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区公安分局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区法院被省高法记二等功,南广场派出所被团中央和公安部命名为“青年文明号”集体。全区有34人受到奖励。1998年,对1995年1月~1997年12月期间取保候审、保外就医案件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涉及12名取保候审后无结论又联系不上的全部列入在逃人员名单,制定追逃计划,年底抓获7人。对检、法两院收取的109人的1056296.40元保证金进行清查,没有发现违法违纪行为。为巩固专项执法检查成果,制定下发《区委政法委工作规则》、《执法监督工作规则》及《考评细则》、《保证金收取审批制度》、《取保候审审批管理制度》等制度。1999年,区政法系统开展“争创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做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活动。区政法各部门从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实际问题选择突破口,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人民需要的地方做起。全区政法系统有10个单位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人民满意政法单位,26人被命名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
  2000年,以“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核心,以争创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干警)活动为载体,开展窗口服务达标活动,突出抓好服务承诺制度落实工作。重点解决窗口单位在执法中群众意见多、反映大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执法工作透明度。上半年对9名违纪干警发出黄牌警告,年底又对20名干警分别做出清退、撤职、记过、警告等公开处理。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司法局被省委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区法院被市法院评为先进人民法院。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机构 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于1979年底成立,下设办公室,名称为区社会治安办公室。1985年,区社会治安办公室更名为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简称区综治办),确定为局级建制,作为区委、区政府领导的主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办事机构。1992年,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改为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区综治办并入区委政法委,与区委政法委合署办公。
  治安防范1989年5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命名宽城区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兵区;9月,区委、区政府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1990年7月,从区公安分局抽调10名副处级干警派驻街道(乡)任专职副主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1991年1月8日,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创建社会治安良好小气候区的三年规划》。东广和铁西两个街道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从上半年开始实施;站前和南广两个街道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从下半年开始实施。1989年~1991年,宽城区连续三年被评为长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兵区。
  1992年9月10日,区综治办并入区委政法委,由临时机构改变为常设机构,增加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有利于协调各方面力量抓好综治工作。10月,作为第三批小气候区重点建设单位的胜利和新发两个街道,通过市、区两级综治办的验收。同年,宽城区被省综治委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兵单位,并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1993年1月20日,省委政法委委员、省综治办主任李景学,省综治办副主任冯占吉,市委副书记温毓吉,副市长夏福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珍,市综治办主任鲁树忠等领导,到宽城区参加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送接匾仪式。3月27日,省委副书记王金山,在省、市政法系统领导陪同下,到宽城区视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宽城区的综治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3月,凯旋、柳影、兴业、团山等4个街道作为第四批创建小气候区的重点单位,有关工作开始启动,群英、西广、青年、奋进等3个街道1乡同时进行。
  1994年8月27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束怀德,在省委副书记王金山、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景学、市委副书记田学仁的陪同下,到宽城区视察综合治理进家庭工作情况。区委副书记郭轼成作汇报,束怀德对宽城区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1995年2月23日,区综治委研究决定,对因工作不力,发生重大盗窃案件或重大火灾事故的3个单位实施一票否决权,取消1994年评选先进的资格。8月,开始实施《暂住人口管理办法》。10月,宽城区在全国人口管理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1996年2月,区综治委研究决定,对1995年度发生特重大案件的1家企业和发生重大恶性事件的1个单位,实施一票否决权,并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对这2个单位年内不能评为各种先进和授予荣誉称号。3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与基层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4056份,使综治工作在组织、制度上得到保证。7月28日~8月2日,举办综治干部培训班,120人接受培训。
  1997年4月29日,区综治委召开各街道、乡(镇)创安工作汇报会。5月22日,区委副书记管树森、常务副区长李瑞霞、区综治办主任袁光检查铁北物业小区、南广13委、站前洁安物业、凯旋22委、柳影法官公寓、新月村、柳影2委等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示范点。8月26日~9月5日,举办两期综治干部培训班,112人接受培训。12月17日,市委副书记杨国勤、副市长夏福龙到宽城区视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1998年3月,宽城区举办综治干部百题答卷活动。5月,区委从区机关和区公、检、法、街道办事处抽调9人,任街道综治工作专职副书记。5月7日,在柳影街道召开现场会,推广柳影街道内勤工作规范化管理工作经验。5月22日,举行宽城区中小学第一批法制副校长证书颁发仪式,有38位公安干警被聘任为法制副校长。1999年2月,区综治委对2个单位评选先进实施一票否决权,对2个单位进行全区通报批评。6月15日,就首批排查出来的校园周边29个问题召开联席会,确定责任部门,并签订责任书。7月底,首批排查出来的问题全部解决。
  2000年1月25日~6月25日,开展三项专项整治工作。一、落实《娱乐场所条例》,对全区150余家娱乐场所进行整治;二、对蔬菜果品等大型市场内的盗窃抢劫、欺行霸市、寻衅闹事、綹窃拎包等影响市场秩序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帮助市场建立管理网络、设立协管员、建立巡逻队、健全市场规章制度;三、对黄河路客运中心站及周边地区进行整治,摧毁12个利用黑店进行卖淫嫖娼的窝点,对强拉旅客、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进行严厉打击,刑事拘留3人,警告38人,勒令整改业户54家。7月13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到宽城区柳影街道进行调研,对柳影街道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柳影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10月11日,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孙权、副厅级巡视员冯占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鲁树忠对宽城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进行调研,他们对宽城区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第九章 统一战线工作
  第一节 机构
  中共长春市宽城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简称区委统战部)是区委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1989年,区委统战部归口管理宽城区委对台湾工作办公室(简称区对台办)。
  第二节 理论宣传
  1989年7月,区委统战部举办统战理论学习班,聘请市委统战部领导和专家、学者系统讲授统战理论和统战政策。各基层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区5个民主党派总支和支部成员等40人参加。1996年10月,召开区统战理论研讨会,共有27篇论文参加研讨,会后编印《新时期统战工作论文汇编》一书。1996年~2000年,每年春节前,均举办宽城区各族各界人士迎新春联欢会;每年9月份,均举办宽城区“迎中秋”、“庆国庆”茶话会,宣传党的统战方针、政策,落实党对各族各界人士的关怀。
  1997年3月,区委统战部被市委统战部授予1996年度全市统战理论研究组织奖、全市统战工作宣传信息奖。6月,区委统战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联合举办“宽城区迎香港回归、盼祖国统一文艺演唱会”,表达全区各族各界人士盼祖国统一的心声。1998年,举办全区统一战线知识竞赛活动,有255名各族各界人士代表参加答卷。8月,区委统战部被省委统战部授予全省统一战线宣传工作“十佳”单位。
  1999年,区委统战部在中央、省、市统战刊物和新闻媒体发表38篇文章,重点介绍宽城区在统战工作中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被省委统战部授予全省统战宣传工作标兵单位。2000年,区委统战部在中央、省、市统战刊物和新闻媒体发表91篇文章,重点宣传宽城区统战工作发展进程的新经验和统战对象参政议政活动情况等,被省委统战部授予全省统战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第三节 党派工作
  1989年,宽城区共有5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党派成员194人。1996年1月10日,成立中国农工民主党宽城区支部。2000年,全区共有6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党派成员253人。
  1994年,根据区委下发的《关于开展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广交朋友、广求善策的“两个一”活动的决定》,全区开展区级、处级中共领导干部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交朋友、结对子活动。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交流开展交友结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这在长春市是首创并得到推广。1996年~2000年,区委统战部组织民主党派中从事医疗工作的专家、副主任医师等组成宽城区民主党派医疗小分队,深入到奋进乡、兰家镇、兴隆山镇的贫困村屯,为农民义诊,无偿送医送药折合人民币5000余元。《统战纵横》2000年第12期刊发《宽城区民主党派医疗小分队义诊到村屯》的报道。
  1998年3月,区委副书记王文杰在全市统战工作会议上,介绍题为《加强领导、强化功能、拓宽渠道,发挥民主党派在城区建设中的作用》的经验。同年,在党派组织中,开展为宽城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的“八个一”竞赛活动,即提一条建议和议案,帮一户贫困户(学生),引进一笔资金(项目),开展一项科技服务,抓一个典型,交一个朋友,做一件好事(或实事),建立一支党外后备干部队伍活动。全区各界人士积极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企业6户,引进资金3571万元,并协助安置下岗职工133人。区委统战部被市委统战部评为系统招商引资先进单位、1998年度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1999年4月9日,区委下发《中共宽城区委关于进一步落实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推进宽城区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1999年~2000年,在民主党派组织中,开展“我为宽城做贡献”的“三个一”(提一条提案和议案,引进一笔资金或项目,开展一项科技服务)活动。在提一条提案或议案活动中,民主党派成员提出提案、议案和建议65条,被采纳39条,26条得到答复;在引进一笔资金或项目活动中,党派成员引进3家内企、1家外企、8个项目,引进资金630多万元;在开展一项科技服务活动中,开展活动45次,受益群众近万人次。区委统战部连续两年被市委统战部评为年度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统战工作先进单位,并被省委统战部评为统一战线先进集体。
  第四节 非党干部培养和使用
  1989年,宽城区有102名党外人士当选为省、市、区人大代表,有101名党外人士被推荐为市、区政协委员。2000年,有3人为市人大代表,45人为区人大代表,有5人为市政协委员,141人为区政协委员。
  1998年,街道、乡(镇)、局党委配备党外干部130人,有3人安排到副处级岗位,118人安排到科级岗位。1999年,向市委统战部推荐10名党外后备人选,作为重点培养对象。2000年,宽城区有116名党外后备干部。其中,九三学社宽城区支社副主委、区卫生防疫站副站长孔令起被录用为长春市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农工党宽城区支部主任齐树森担任宽城区中医院副院长,农工党宽城区支部原主委车兰调任农工党长春市委秘书长。
  第五节 侨务、对台工作
  1989年,宽城区有台胞1户、台属98户,共计360余人。其中,有78户直接与台湾有通信联系,有黄埔同学会成员12人。2000年,有归侨侨眷43人,台属87人,黄埔同学会成员10人。
  1989年7月,区委统战部举办台湾形势报告会。1990年~2000年,协助有关单位为台胞台属、归侨侨眷中的困难户解决住房、探亲路费、困难补助、最低生活保障费和子女入学问题等,共8件。在台胞台属、归侨侨眷中,开展“写一封信,传递一条信息,打一个电话,联系一位朋友”的“四个一”活动。通过台属王军引进长春信远环保处理系统有限公司,在宽城区落户。2000年,区委统战部在长春市对台工作会议上交流题为《宽城区积极引导台胞台属为发展区域经济做贡献》的对台工作经验,《统战纵横》2000年第9期予以刊发。
  第十章 直属机关党务工作
  第一节 机构
  1989年,中共长春市宽城区直属机关委员会(简称区机关党委)是区委所属的党委之一,没有内设科室。1995年11月,区机关党委撤销,成立中共长春市宽城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简称区直机关党工委)。区直机关党工委是区委的派出机构,没有内设科室。
  1989年,区机关党委所属党支部(总支)55个,党员625人;2000年,区直机关党工委所属党支部(总支)59个,党员851人。
  第二节 主要工作
  一、组织建设
  基层党支部建设1989年~2000年,区直机关党工委每年对所属的各党支部(总支)的情况进行调查,对支部委员配备不完整的或新成立、未建立党支部的部门予以帮助指导,健全、组建党支部,保证基层党组织的完整,使党支部能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发展党员工作 区直机关党工委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教育、培养和考察,严把发展对象确定关、新党员接收关和预备党员转正关。1989年~1995年,每年平均发展10名党员;1996年~2000年,每年平均发展20名党员。
  对党务干部的培训 区直机关党工委针对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变动频繁,有相当部分人员还不熟悉党务工作的情况,每年都举办区直机关组织委员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和党建工作水平。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1994年,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宽城区199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区直机关实际,区机关党委下发《区机关199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安排意见》,于11月5日~11月25日,在区直机关的51个党支部(总支)、651名党员中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这次评议以“双武装、双提高”(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提高党员带头发展生产力的能力和本领)为主要内容,分学习教育,自我总结、民主评议,组织评定、表彰、处理三个阶段进行。通过民主评议,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通过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增强党员的自我约束意识。
  2000年2月,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安排,区直机关党工委下发《关于在区直机关开展民主评议党支部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的安排意见》,在区直机关的59个党组织、851名党员中开展民主评议党支部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通过民主评议活动的开展,使机关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思想建设
  学习教育 1989年~1995年,区机关党委每半年制定、下发一次理论学习计划,1996年~2000年,区直机关党工委每季度制定、下发一次理论学习计划。计划中,围绕学习内容,列出相关讨论题,使理论学习与部门工作及机关干部思想、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坚持机关学习日(每月第一个周三下午为区直机关集中学习理论日),由各党支部(总支)按区直机关党工委学习计划的要求,结合部门实际组织学习。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做到“四有”(有制度、有考勤、有记录、有个人学习笔记,个人学习笔记全年不少于5000字)。大力提倡党员、干部业余时间自学和带着问题深入基层调研。同时,加大理论学习的督查力度,在机关集中学习日开展不定期抽查,每半年定期检查,促进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1989年组织学习江泽民的有关重要讲话,1992年组织听取黄永洲传达党的十四大会议精神报告,1993年举办关贸总协定的辅导,1994年组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000年组织学习江泽民《关于讲政治》文章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书。
  活动教育 1994年,开展“学理论、学业务,比服务、比贡献,创最佳”活动;1996年开展“塑人民公仆形象、建廉洁高效机关,为振兴宽城做贡献”活动;1999年开展“塑造机关文明新形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宣传教育活动;2000年开展“如何更好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讨论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机关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思想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作风建设
  1989年,区机关党委制定《岗位责任制方案》,在区直机关开展工作任务和自身建设双百分责任制工作。1990年,区机关党委修订岗位责任制。1995年,将开展“公仆杯”活动与机关作风整顿相结合,对机关党员进行廉洁自律教育。1996年,制定《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暂行规定》及对违反规定的处理办法,实施机关文明服务用语,并对机关各部门的自身建设情况在基层进行测评。2000年,制定并推行《宽城区直属机关工作人员纪律规范》,使机关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文体活动
  1989年5月,举办区直机关篮球赛;9月,开展区直机关庆“十一”歌咏比赛。1990年5月,组织区直机关“迎亚运”广播体操比赛;9月,举办区直机关篮球赛。1991年2月,举办文艺汇报演出会,组织区直机关干部参加胜利公园“关东灯会”剪彩仪式;5月,举办区直机关篮球赛,组织党的基础知识竞赛;6月,开展迎“七一”讲演比赛,召开建党七十周年演唱会。1992年5月,组织区直机关干部参加区委举办的长春电影节纪念活动;6月,组织区直机关干部参加全区运动会。1993年,举办区直机关篮球赛。1994年5月,组织区直机关拔河比赛;8月,组织区直机关干部参加多种形式的拥军活动。1995年,举办区直机关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歌咏比赛。1998年4月,举办区直机关乒乓球比赛;5月,组织区直机关干部参加区田径运动会。1999年8月,举办区直机关公文写作竞赛活动;9月,举办区直机关拔河比赛,组织开展庆祝建国50周年征文活动。除上述活动外,区直机关党工委在每年春节来临之际都举办区直机关干部迎新春联欢会。
  第十一章 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工作机构及管理 中共长春市宽城区委老干部局是区委管理老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由区委组织部管理。1989年~2000年,一直无内设机构。
  2000年末,宽城区有老干部278人。其中,老红军2人,抗战时期11人,解放战争时期265人;享受地厅级待遇15人,县处级待遇124人,一般离休于部139人;行政机关98人,事业单位150人,企业30人。1989年~2000年,区委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常委会讨论老干部工作,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区到局、街道、乡镇均成立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领导干部联系老干部责任制。2000年末,全区专职老干部工作人员9人,兼职老干部工作人员104人。
  1989年~2000年,按照上级的要求和规定,区委老干部局认真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应看的文件及时向老干部传达,应参加的会议请老干部参加。各级领导亲自接待老干部来访,共接待处理老干部来访近2000人次。帮助200多名离休干部改善住房条件,帮助198名离休干部办理护理费,帮助36名离休干部审批提高待遇。1997年以来,由于企业转制、改制等原因,老干部生活费、医药费拖欠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干部意见很大。区委老干部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拖欠底数和原因,及时向区委作汇报。区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采取果断措施,解决老干部“两费”(生活费、医药费)拖欠问题。1997年~2000年,解决拖欠“两费”近60万元。在主要节假日期间,区五大班子领导和局、街、乡(镇)各级党政领导,均走访慰问老干部,已形成制度。
  老干部活动 宽城区老干部活动室集娱乐、学习和健身为一体,常年为老干部开放。1989年以来,较大系统、单位和街道、乡镇都设立老干部活动室。1989年~2000年,全区共举办离休干部田径运动会3次,书法、绘画比赛12次,郊游10次,参观访问8次。
  关心下一代工作 长春市宽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区关工委)成立于1991年5月。区关工委是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负责人参加的群众性工作组织,由区委老干部局代管。自区关工委成立以来,全区各委、办、局、街道、乡、镇、企业和学校都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2000年,全区共有千余名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
  区关工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为目标,坚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方针,运用报告会、演讲会、文艺演出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在青少年中开展教育活动。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在农村青年中开展“科技致富奔小康”教育活动,配合司法部门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和开展“一帮一”帮教活动。
  1992年4月3日,区关工委与团区委、区教育局关工委在兰家烈士陵园联合组织开展“继承先烈遗志,争做‘四有’新人”的清明祭扫活动。1997年区关工委组织开展迎香港回归大型教育活动,1998年组织宣讲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活动,1999年组织开展“纪念周恩来、刘少奇百年诞辰和迎澳门回归活动”,2000年组织开展“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活动。
  2000年,区关工委被评为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第十二章 信访工作
  第一节 机构
  长春市宽城区信访办公室(简称区信访办)是中共宽城区委、宽城区政府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专门机构,为政府的工作部门。1989年~2000年,一直没有内设机构。
  第二节 制度建设
  1989年,针对上访案件增多的新情况,区信访办建立《群众来信来访登记制度》、《群众来信来访呈报书》两项制度,初步实现信访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1995年,宽城区集体访居高不下,热点、难点问题多,解决难度大,反复性大。针对此种情况,区信访办建立超前排查制度、定期排查制度。通过打萌芽战,全年共查找出19起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和集体上访苗头,超前介入,有效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中。1996年,宽城区信访问题集中在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生产生活和离退休职工生活待遇问题、土地征占调拨过程中出现的有关补偿问题、城市建设及动迁回迁问题等3个方面。针对这一特点,区信访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制。区信访办实行五条措施:一、对上访案件分类,并督促有关部门办理;二、重要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办理;三、疑难案件领导亲自办理;四、上级交办的案件优先办理;五、紧急信访案件迅速办理。区信访办还建立《基层信访隐患排查、跟踪制度》。
  2000年,进一步加强信访领导责任制。在全区范围实施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度,制定《宽城区实施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细则》,确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的责任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要对本部门的信访工作负总责。从区领导做起,按分管战线包信访,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对信访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实行领导班子信访议事制度。区、乡、镇、街道、局各级党委班子都把信访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定期听取本部门、本单位信访工作情况的汇报。实行区级领导包案制度,加大对重大、疑难上访案件的办理力度。同时,制定《宽城区党政领导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领导接待制度》、《区级领导分管战线包信访工作制度》。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条块结合的工作方式。严格按照《逐级上访暂行规定》和省、市有关信访工作制度规定,接待处理日常群众上访问题,规范接访、办案程序。
  第三节 案件办理
  1989年2月21日,区信访办在市信访办的协助下,到南广街道办事处,通过说服教育、给予生活补助等办法,使老上访户崔某某的上访问题得到解决。1990年1月20日,区信访办在1989年全年信访工作目标管理检查评比中被评为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1991年,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解决隋某某工伤、斯大林大街44号楼遭受火灾、区街办企业拖欠退休职工工资等3个老大难上访问题。通过帮助办理退养手续等办法,使连续上访10余年的王某某上访问题彻底息诉罢访。1994年,区信访办受理群众集体上访24批4363人;受理来信22件,立案12件,立案率为37.5%,结案率为100%。
  1995年,全区受理群众集体上访23批1500多人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3件。来信来访中,来访立案8件,立案率为38.2%,结案率为100%;来信立案5件,立案率为25%,结案率为100%;三级要结果的案件20件,结案率为100%。全年没有发生群众进京上访。1995年的春港房地产开发公司动迁居民集体上访案是宽城区有史以来规模大、影响大、解决难度大的大案、要案之一。由于春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原因,致使1993年3月动迁的居民不能按时回迁,造成700多人到市里上访,围攻省、市政府,阻塞交通3天。区政府为了积极稳妥地处理好这一大案,成立专案领导小组,由主管区长负责,到春港房地产开发公司现场办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各部门的协助支持下,经过3个月的努力工作,最终分两批、异地安置不能按时回迁的2774户居民,维护了宽城区的稳定局面。
  1996年,全区发生信访案件160件,其中基层信访部门接待处理65件,区信访办受理95件。区信访办直接受理群众来信50件,立案25件,立案率为50%;受理群众来访45件,立案16件,立案率为35.6%;接待处理群众集体上访30起600余人次,全部结案。
  1999年,区信访办接待处理来信来访101件。其中,受理来信18件(含重信3件),处理12件;接待群众来访83件,办结80件,结案率96%。全年发生群众集体上访45批784人次,结案42批720人次;办理三级要结果案件5件,全部结案;办理省、市交办的信访案件2件,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全年没有发生群众进京上访。为解决重大疑难案件,宽城区先后召开15次信访专题会和信访联席会,使小南村七社案、商业系统退休人员上访案、奋进乡假种子案等大量群众集体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同时,对老上访户进行清理收尾工作,使区内确定的匡某某等8户老上访户逐一办结。
  2000年,区信访办把主要精力放在已发集体上访案件的办理上,以召开信访专题会或信访联席会的形式,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及稳定措施,缩短结案时间。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8件次,其中受理来信16件,单人上访46件,集体上访38批813人次,办理省、市交办的信访案件4件,解决遗留老上访户4个。奋进乡马家村王某某等11人因占地青苗补偿费问题到区上访。区信访办在仔细听取上访群众反映的情况和要求后,及时报告区有关领导,并与省、市信访部门沟通情况,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处理意见,使这一上访问题得到解决。周某某一案是省信访办交给宽城区受理的一个非常棘手的案件,其上访问题不涉及宽城区,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流到宽城区处理的。最后征得其家属同意,对本人进行精神鉴定,由政府出资,让周某某入院治疗,使这一长期困扰省信访办的上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在全省信访工作目标责任状考核中,宽城区被评为“三无(无来省集体访,无进京集体访,无来省进京上访老户)区”,并因连续两年实现“三无”,受到省里特别表扬。宽城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信访工作一等奖。
  第十三章 党校
  一、机构
  1989年,中共长春市宽城区委党校内设马列基础理论教研室、文史教研室、教务处、资料室、办公室等5个科室。1993年,马列基础理论教研室、文史教研室合并,改为经济管理教研室,教务处改为组织教育处,资料室改为图书资料室,增设基层党校业务指导科。2000年,内设科室未变。
  二、干部培训
  1989年~2000年,区委党校把干部培训工作当成党校的根本任务来抓,坚持为城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方向,举办大量的多种形式的干部培训班。
  区管干部培训班 按照区委干部培训工作计划,每1至2年对区管干部培训一次。培训内容为干部工作急需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训方式以短训为主、长班为辅,教学方法实行讲课、自学、调研相结合。
  后备干部培训班 根据区委组织部门发展干部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培训方式采取讲课、调研、视察、挂职锻炼相结合的方法。
  公务员培训班 根据区机关推行公务员工作的实际,承担对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及上岗后的日常培训。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根据区委党员发展计划,每年分两期对全区接近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
  理论骨干培训班 根据党的宣传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基层理论骨干培训班,使他们能够胜任理论宣传工作。
  其他专业干部培训班 根据区两个文明建设需要,适时承办外向型经济干部班、女干部班、厂长经理班、军地两用人才班等培训班等。
  三、函授教育
  1989年~2000年,区委党校不断扩展办学领域,坚持办好市教委验印的中专专修班、辽宁刊授党校大专班、省委党校函授大专班、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班和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简称中函)本科班等,共有3000多名学员取得毕业证书。特别是经中央、省、市党校的批准,开创在县区党校举办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的先例,举办中函经济管理本科班和法律专业本科班。经区委组织部与区委党校商定,区委批准,将47名区中层后备干部安排到中函1994届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本科班学习。这些学员毕业后,其中有三分之二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
  四、科研工作
  1989年~2000年,区委党校一直把科研工作当作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先导来抓。学校成立科研领导小组,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校教员的科研积极性,坚持理论研究与实用研究相结合、以实用研究为主的科研工作方针,撰写出大量有较高质量的论文、调查报告。在搞好理论研究,阐述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方面,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进行深入的阐述,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事求是、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三个有利于”标准、民主集中制、“两手抓”等的阐述方面,提出许多独到见解,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在分析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方面,对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西安事变、民主社会主义政党、苏东演变等,作深入的剖析,形成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在剖析现实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方面,对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党风廉政建设、道德建设等作出科学的论证,得出正确结论。在发现新生事物、总结推广经验方面,深入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对科技立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一把手”和副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两个文明一起抓、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业余党校建设、街道党员管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等进行深入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为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搞好工作提供咨询。
  1989年~2000年,区委党校教师共撰写论文、调查报告348篇,其中国家级论文9篇,省级论文56篇,市级论文86篇;以主编、副主编、作者身份编纂或参与编纂11本著作,其中主编的《党的基础知识读本》为全区党员教育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副主编的《领导学》被省社联科社学会评为科研二等奖。

知识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长春市宽城区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长春市宽城区1989年至2000年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共设26篇138章352节。

阅读

相关地名

宽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