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008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分类号: F121
页数: 3
页码: 39-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宽城区1989-2000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情况,分别记述了经济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情况。
关键词: 宽城区 城市体制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1985年3月,宽城区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并下设办公室。1987年4月,宽城区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改为宽城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简称区体改委),列政府序列。1995年11月,撤消区体改委,职能划归区计划与经济局。1998年,区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属临时机构,与区计划与经济局合署办公。
  第二节 生产经营方式改革
  1989年~1990年,宽城区继1987年始,实行公开招聘企业经营者,把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及法律手段引进承包经营,从试点逐步全面铺开。1989年,是宽城区企业实行第一轮承包的第二年。1989年底,全区169户街道(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行承包的有143家;实行全员抵押承包的有77家;兼并企业3家,被兼并企业7家;股份制试点1家,工效挂钩试点3家,企业联合21家。
  承包制的实行调动了企业及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分配过于向个人倾斜,出现包盈不包亏的现象,忽视了企业发展的后劲。根据完善承包和深化改革的需要,宽城区在街道(乡)以上企业建立承包档案,这一做法得到市政府的肯定,并在全市各县(市、区)推广。区委、区政府责成区体改委主持编辑《宽城在改革中前进》一书,该书总结了全区各条战线十年来在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和各项事业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1990年底,全区有70%的企业(147家)承包合同到期,第一轮承包基本结束。第一轮承包使产值、销售、利润有所增长。第一轮承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承包人为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很少向厂房、设备的维修维护方面投资,出现“拼厂房,拼设备”的现象。
  1991年,市政府对连续3年全面完成承包任务,并做出贡献的承包企业进行表彰。宽城区奋进合金钢厂、电气器材厂、福利不锈钢厂、建材石棉厂等4家企业被评为体改优秀承包企业。区体改委被省体改委评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先进集体,被市评为城区改革先进集体。
  针对本轮承包中暴露出的问题,要求完善承包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区开始承包合同审计兑现工作,按要求接续下一轮承包。根据国务院[1989]33号文件和省政府[1989]59号文件规定,印发长宽府[1990]75号文件《关于我区企业新一轮承包的若干意见》和《宽城区企业承包接续工作实施方案》。区属工业企业按照文件要求,实行第二轮承包。
  1991年~1993年,中央提出“八五”期间要继续稳定改进现行承包办法,把承包经营责任制纳入到“八五”改革规划中。宽城区164家企业完成承包接续工作,进入新一轮承包。新一轮承包的特点:一是承包接续前普遍对经营者进行民主测评,对企业进行资产核查;二是承包指标体系比较完善,重点突出利润指标和后劲指标;三是以领导班子集体承包为主要形式;四是规定经营者工资最高限额,实行经营者承包奖金与职工平均奖金挂钩;五是强化企业民主管理,职代会参与承包的全过程,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兑现要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新一轮承包办法的实行,使宽城区的承包制进入较为稳定、完善的阶段。区工业局《从调整产品结构入手,搞好新一轮企业承包》的经验,分别受到市、省、国家体改部门的肯定。
  第三节 产权制度改革
  在第二轮承包的后期,宽城区开始探索产权制度改革。1992年,区首家规范化股份制企业—吉林省农副产品进出口集团长发粮油制品有限公司经省体改委批准建立,总股本450万元。省体改委对奋进乡进行农村集体股份钱庄开办试点进行批复,奋进乡巨龙钱庄成立并运营。
  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上,区政府提出“包、联、并、停、关、转、破、卖、租、让”(承包、联营、兼并、停产、关闭、转向、破产、出卖、出租、转让)的十字方针,并允许企业结合实际,进行不同形式的改革探索和尝试,逐步完善新一轮的承包经营责任制。1993年初,有173家企业签订了接续承包合同。宽城药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企业生存和发展道路》的经验,被市体改委作为典型材料,在全市体改会议上交流。
  在企业联合和产权制度改革上,锅炉仪表厂联合11户有优势的大企业组建长春河洛(程控仪表)集团公司,注册资金2500万元,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和项目,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宽城区积极推进企业“三项制度”(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分配能高能低)改革,选择10家工业企业进行试点。在汉口商场进行的劳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商业“四放开”(经营范围、商品价格、劳动用工、分配放开)。工效挂钩企业扩大到5家。
  截止到1993年,全区共有8家股份制企业。其中,股份有限公司1家:长春达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2家:宽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长发粮油制品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5家:华城实业公司、顺达建材公司、中高科技公司、永发经贸公司和奋进乡巨龙钱庄。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活力、积聚社会资金,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
  1992年和1993年,区体改委被省体改委评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先进集体,被市体改委评为城区改革先进集体。
  1994年,宽城区的企业改革工作确定“255111”规划,即建立改造股份制企业20家,集体企业实行公有民营5家,兼并5家,实行产权转让试点1家,组建集团1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家。为落实这一规划,采取“一厂一方,因厂制宜,多种改革措施并举”的作法,改革企业所有制形式,改变企业经营方式,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全年新发展12家(有限责任公司2家,股份合作制10家)。到年底,全区共有股份制企业20家,由区乡镇企业管理局认定的乡、村股份制企业64家,实现公有民营11家,兼并8家,组建集团2家。
  宽城区在企业租赁、剥离经营、“嫁接”经营、横向联合和三项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租赁4家,剥离经营2家,“嫁接”2家,横向联合5家。长春达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宽城药厂)被确定为市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
  区体改委撰写的《因厂制宜,转机建制,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努力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的典型材料,在全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议上交流,在市级刊物《改革与发展》杂志第三期上全文登载。
  1995年,宽城区又发展21家股份制企业。全区股份制企业达到105家,其中股份制2家,有限责任公司8家,股份合作制95家。又有5家重点企业主动兼并、合并陷入困境的小型企业,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了优势互补。11家历史包袱沉重、举步维艰的小型企业实行公有民营、租赁经营、“嫁接”经营、剥离经营。区体改委被省体改委评为体改系统十年改革先进单位。
  1996年~1997年,宽城区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增活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从盘活存量资产入手,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二、加大产权出售力度,增强企业活力;三、树立典型,全力推进企业改革。通过宣传推广兰家镇的产权出售、团山街道办事处的发展区域经济、华兴集团的内部经营机制转换、宽城一建兼并、轻型车厂靠大厂求发展等5个不同侧面的典型,推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全区转制企业230家,占企业总数的57.8%。其中,企业集团15个,股份有限公司2家,有限责任公司8家,股份合作制113家,租赁22家,兼并38家,出售8家,破产2家,分立经营4家,公有民营18家。
  宽城区小企业改革经验在全市介绍并推广。兴隆山镇被市政府列为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区计经局被市体改委评为1996年企业改革先进单位。
  1998年,宽城区把企业改革列为全区经济工作重点,成立宽城区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区级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委办、政府办、计经局、财政局、审计局等31个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成立5个企业改革工作组,抽调一批区中层后备干部参加工作。2月份,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宽城区召开首批小企业出售、出租新闻发布会,将80家拟出售、出租企业公开向社会出售、出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等许多有意购买或租赁企业的代表和人员纷纷前来洽谈,在全省引起轰动。3月份,为搞好企业出售、出租的售后服务工作,宽城区召开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售后服务现场办公会,解决购买者的后顾之忧。4月份,又召开第二批企业出售、出租洽谈会。8月份,区企改办参加市产权交易中心组织的产权交易活动。1998年,兴隆山镇被列为省“十强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为兴隆山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1998年底,全区实现出售、出租企业150家。其中,出售63家,出租87家;股份合作制74家;改制规范企业101家。全区企业改制率达到90%。
  1999年,宽城区确定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点上抓攻坚,面上抓清盘,试点抓扩展,规范上水平。点上抓攻坚:在未改制企业中选择10家重点、难点企业作为攻坚目标,集中方方面面力量攻坚,10家企业中已有阀门三厂、电焊机厂、锅炉仪表厂等6家企业完成攻坚任务;面上抓清盘:全年出售企业6家,出租企业14家,股份制企业8家,企业兼并2家,破产1家,企业联合1家;试点抓扩展:在抓企业改革的同时,重点抓小城镇改革试点;规范上水平:按照《公司法》及有关政策对已改制企业进行规范,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6月,召开宽城区股份制企业规范运作经验交流会。长春华兴股份合作公司、长春春阳股份合作公司、长春奋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长春达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会上介绍经验,为全区股份制企业上水平起到示范推动作用。达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还在市政府召开的股份制企业规范运作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9月,兴隆山镇被列入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
  1999年底,全区已有334家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不同形式的改制,企业改制率达到98.5%。其中,实现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207家,占已改制企业的60%。全区共出售企业66家,实现出售资金18674万元;出租企业111家,实现出租资金959万元;组建股份制企业125家,企业股本金总额达76169万元;兼并企业9家;破产企业7家;实现联合的企业16家。
  2000年,全区又有17家企业实现改制,其中实现企业出售6家,组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企业5家,其他改制形式的企业6家。全区企业改革涉及到产权变更的企业218家,占已改制企业总数的65.3%。其中,实现企业出售72家,实现出售资金9311万元;组建股份制企业130家(股份有限公司4家,有限责任公司78家,股份合作制企业48家);企业兼并9家;企业破产7家。
  电站辅机厂和消防器材厂由于停产多年出现不稳定因素,是宽城区改革中的老大难企业。在区工业局及区企改办共同努力下,这两家企业采取剥离有效资产、组建新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办法,不但盘活企业的有效资产,还使企业出现生机。
  宽城区还在已改制企业中开展“回头看,抓规范”活动,推动全区已改制企业的自我规范和完善,巩固企业改革取得的成果。

知识出处

长春市宽城区志

《长春市宽城区志》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长春市宽城区1989年至2000年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共设26篇138章352节。

阅读

相关地名

宽城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