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图书馆
辽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辽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科技示范村的路——访汤河乡小安平村党支部书记趙世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7705
颗粒名称:
科技示范村的路——访汤河乡小安平村党支部书记趙世发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1年3月13日辽阳日报登载的采访汤河乡小安平村党支部书记趙世发的文章。
关键词:
科技蔬菜村
党支部
人均收入
内容
省科技蔬菜村——汤河乡小安平村去年人均收入突破千元大关,名列全区榜首。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我采访了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赵世发同志。
他说,1985年我们村被确定为省科技示范村。这对过去多数只干活,不琢磨,生产技术没学过的菜农来说是一个考验。我们便分批组织科技户赴外地参观学习取经,更新观念,树立科技就是生产力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支部注意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开始推广大棚技术时,没人敢冒这个风险,共产党员吴文广做好家人思想工作,第一个在自己承包地扣上了大棚,当年收入就达8000多元,为全村发展保护地生产开了个好头。几年间全村保护地面积迅速发展,去年达到65亩。在引进暖风炉、滴灌新技术时,群众担心秧苗早定植容易冻死而不愿搞。我们村干部首先自制暖风护,购进滴灌设备,冒险在自己大棚里搞试验,一连6天没回家。由于棚内温度得到有效控制,抑制了霜霉病和枯萎病的发生,使每平方米蔬菜平均产量提高3.9公斤,开阔了农民的视野。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说,在科技兴农中,我们村还抓了服务工作。一是建立农民技术业余学校,聘请市、区、乡的科技人员讲课。采取科普广播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农民传授科学栽培新技术。几年间受教育人数达1700多人次。二是增加对农业投入。村投资4万多元,架设4公里长供电线路,先后打200多眼小型电井。三是为菜农办了些实事。村上每年为扣大棚的菜农及早购买木杆、塑料、农药、良种等;还拨4000多元的专项款进行扶持;免费搞运输服务。四是组织菜农建立蔬菜研究会,搞蔬菜新技术普及和推广,进行自我服务。先后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黄瓜嫁接抗枯萎病的示范,天津实心芹菜、山东新泰密刺黄瓜、青椒棚内再生栽培试验等20几个项目,有效地探索蔬菜增产新途径。
采访结束时,赵世发说:“5年科技普及和推广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装满菜篮子,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充分发挥村级服务职能作用。”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趙世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辽阳市汤河乡小平安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