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救了小俊帅的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7597
颗粒名称: 她救了小俊帅的命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1年3月10日辽阳日报登载的表扬辽阳市灯塔县张台子镇卫生院主治医生杨凤珍的文章。
关键词: 医生 幼儿 农村

内容

去年冬天,当我3岁的小侄儿误食药物,生命垂危之时,就是她,一位在农村医疗战线上工作了37年的老医生,用她纯熟的医术和对患者的一片深情,使我侄儿转危为安。我们一家人总忘不了她。她叫杨凤珍,是辽阳市灯塔县张台子镇卫生院的主治医师。
  那是一个滴水成冰的日子。下班后嫂子姚丽坤让孩子在炕上玩,她便到外间屋忙着做晚饭。
  哥哥下班刚一进里间屋的门,当时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倒在炕上的小儿子两眼发直,嘴唇发青,身旁还放着一只空药瓶。正在外间屋做饭的嫂子闻声进来一看,“糟了!”原来,她放在柜橱里的一瓶土霉素药片,被这不懂事的孩子全给吃了。嫂子当时急得哭出声来。
  看孩子的情况,到县医院抢救恐怕是来不及了。一家人急得团团转,谁也想不出个好办法来。
  这时,我母亲擦擦眼泪说:“我看到罗大台村的杨大夫家去试试吧。或许,她能救得了这孩子。”
  母亲这么一说,提醒了大家。于是,哥哥嫂子便抱着孩子,急三火四地奔往罗大台。
  “杨大夫!这孩子吃了一瓶药片,到大医院去恐怕是来不及了。求求您救救这孩子吧!我们把孩子就交给您了。”嫂子说着就哭了起来,用恳求的目光望着杨大夫。
  杨大夫一看,这孩子已经瞳孔放大、脸色惨白。她心里明白,以她家中的医疗条件,接受对孩子的抢救,风险性很大。但是,到医院抢救已经来不及了。强烈的责任心,使她顾不得想得太多。
  杨大夫先给孩子量了量血压,一看孩子的血压在不断地下降,几乎到零。马上叫她爱人打来一盆清水,兑上热水,她把药物在水中配好,用器具为孩子洗胃。紫色的药水顺胶皮管输入了孩子的胃里,从胃里倒出了药片的碎沫。当杨大夫确认孩子的胃已经洗净了,便开始给孩子挂滴流……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抢救,孩子的血压回升了,心脏跳动加快了,杨大夫流汗的脸上出现了微笑,她长出一口气说:“孩子脱险了!”
  一夜到天亮,孩子血压完全恢复正常了,那天真的小脸蛋变得红润了;杨大夫这才觉得很疲劳。
  哥哥嫂子脸上的愁云完全消失了。把捏在心中的那把汗,化作了眼里晶莹的泪花。
  这时,杨医生的丈夫又给做好了热气腾腾的早饭端上来;还特意为小俊帅做了一碗鸡蛋糕。看到这些,哥哥嫂子的眼圈又红了。
  临别的时候,哥哥嫂子考虑杨大夫救了孩子的命,又在她家折腾一夜,还麻烦生火做饭,想多留一些钱。可杨大夫说什么也不肯收,只收下药费。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子逸
责任者
杨凤珍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