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红梅报春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7375
颗粒名称: 一枝红梅报春来
并列题名: ——记辽阳县第一次文代会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1年早春2月7日,辽阳县文学艺术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日隆重开幕。 120多名文艺工作者代表和省市县领导、来宾,欢聚一堂,畅谈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形势,总结全县文学艺术创作的巨大成果,共商繁荣辽阳县文艺事业的大计。
关键词: 文艺 代表大会 文联组织

内容

早春2月,岁序更新,首山脚下,春意盎然。辽阳县文学艺术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于2月7日隆重开幕。 120多名文艺工作者代表和省市县领导、来宾,欢聚一堂,畅谈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形势,总结全县文学艺术创作的巨大成果,共商繁荣辽阳县文艺事业的大计;经过充分地酝酿、协商,选举产生了县文联委员会,组织了一支在县委领导下的,全县统一的文艺队伍。第一个建立了我市区级文联组织。
  辽阳县历史悠久,文明古远。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历代出现了很多文化名人和优秀的文艺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辽阳县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专业、业余作者达到了两千多人,有1000多件优秀作品在市以上报刊发表或参加市以上展览、演出的有500多件获奖,为辽阳县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召开县文代会,建立县文联,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渴望已久的夙愿,也是全县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参加文代会的代表,有年近古稀、数十年坚持创作的老文艺工作者,也有风华正茂,近年才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有来自农村和厂矿、学校、部队和机关的代表,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女代表和少数民族代表。大会充满了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气氛,代表们欢歌笑语,畅所欲言。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决心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目标而奋斗。要以民族传统为根基、努力形成适应本地区域文学艺术风格,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任务指标作为全县文艺工作者,“热爱家乡,建设辽阳”的为课题,努力创作出与全县60万人民息息相关的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文学作品。
  文代会受到有关方面热情关注,有关领导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希望辽阳市第一所县级文联,能象一株报春的红梅,迎着朝阳,映红山乡。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士海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