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凝聚力从哪里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6361
颗粒名称: 这里的凝聚力从哪里来?
分类号: G210
摘要: 沙岭镇东干河村有一个群众信得过的、为群众办实事的党支部,该村有耕地6374亩,住户878户,人口3049人。这个村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国家税收和征购粮任务,去年又超额完、征购粮15万多公斤。村里安上了自来水,办起了花园式的学校,铺了路,办了厂,为残疾人安排了工作,发展和壮大了集体经济,该村曾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关键词: 辽阳市 凝聚力 党支部

内容

段开元 修兆一 郑卫东
  沙岭镇东干河村有耕地6374亩,住户878户,人口3049人。这个村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国家税收和征购粮任务,去年又超额完、征购粮15万多公斤。村里安上了自来水,办起了花园式的学校,铺了路,办了厂,为残疾人安排了工作,发展和壮大了集体经济,该村曾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村。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由于这个村有一个群众信得过的、为群众办实事的党支部。
  积极投资 兴办教育,重点提高人的素质。看到原来校舍破旧不堪,村党支部书记何津山和村干部一起东借西凑共投资187,000元,建起了580平方米的新校舍,并办起了音乐室、图书室、实验室。他们舍得投资办农民教育和幼儿教育,并建立大中学生奖学金制,累计教育总投资242,000元。
  解决“三难”,服务群众。这个村以前曾存在吃水难、行路难、残疾人安排工作难。针对这一情况,村党支部首先投资8万元,接引了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难;又投资9万元,并发动全体党、团员义务献工铺路9公里,解决了行路难;他们还办起了养殖场、服装厂、工艺美术厂等,解决了残疾人就业难。
  搞好社会化系列服务,发展商品经济。他们举办各种类型人才培训班和专业技术学习班,并到外地参观学习。发展农业机械化投资15万元,在产、供、销和人、财、物上帮助农民,搞好系列化服务。对第三产业积极扶持,正确引导,鼓励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到目前,全村已出现各种专业大户646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8%。他们办的工艺美术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国家。人均收入达1100多元。
  身体力行,关心群众疾苦。去年5月,为使全村水稻插秧提前完成,何书记和村主任姚德胜连续7昼夜没有回家,奋战在第一线。67岁的老党员孙宫仙身体不好,但他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农民姚长斌家里8口人,原来花钱靠贷款,吃粮靠救济。在党文部的帮助下,他承包了十几亩地,现在钱有余,粮满仓。
  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村民李义烈,以前染上了赌博恶习,何书记和村干部一起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使他改掉了恶习。现在他已成为服装专业户,并盖了三间房。村党支部还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板、集贸市场、演讲会、忆比活动等多种形式,对村民进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使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群众中深深地扎了根。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段开元
责任者
修兆一
责任者
郑卫东
责任者
李义烈
相关人物
姚长斌
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