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牛棚的母子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5223
颗粒名称: 心系牛棚的母子俩
分类号: G210
摘要: 辽阳市庆阳化工厂农场赵兰香母子俩工作热情,一心扑在牛棚里工作。他们的可贵之举受到全厂职工称赞。
关键词: 辽阳市 赵兰香 可贵之举

内容

16年前,赵兰香就来到了庆阳化工厂农场。她满怀工作热情,先后做放牛工、挤奶工,每天顶星辰进牛棚,闻着臭味挤奶。尽管冬季牛棚里寒风刺骨,双手常裂出一道道血口;夏季蚊子、苍蝇满场肆虐,但她毫无怨言在牛棚里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16年她共挤奶146万公斤。1982年,她的儿子宋海兴毕业后被分进农场,安排放牛工作。有人替赵兰香出主意:找领导提条件,把孩子放在技术岗位。还有人说他们娘俩傻,老的守牛棚10多年不说,这回又搭上了儿子。宋海兴表示服从分配,象妈妈那样一心扑在牛棚里,干好工作。就象民谣说的那样:太阳未出山,牛群先进山;日头落西坡,牛群才进窝。宋海兴一日三餐在山上,雨淋得他生了病,蜂哲得他钻心地痛,毒蛇也曾爬过他脚背。但他痴心不改。1985年,宋海兴当了配种员。为了掌握人工繁殖奶牛的新技术,他反复研究了1600多个日夜。母亲把饭菜送到牛棚,表示母亲对儿子的支持和鼓励。次年,年仅21岁的宋海兴看到了人工繁殖的第一头奶牛。6年来,他为工厂繁殖奶牛354头,年均产奶20万公斤。
  赵兰香母子的可贵之举受到全厂职工称赞。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华
责任者
赵兰香
相关人物
宋海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