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图书馆
辽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辽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寒来暑往已四载 几多深情几多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2847
颗粒名称:
寒来暑往已四载 几多深情几多爱
并列题名:
—记一个“送暖助残”包户小组的事迹
其他题名:
青年园地
分类号:
G210
摘要:
庆阳化工厂自发组成的学雷锋小组,坚持4年为残疾人张家锋做好事的事迹,在庆阳被很多人传颂着。他们用心灵谱写了一曲90年代的雷锋之歌。
关键词:
辽阳市
庆阳化工厂
学雷锋小组
事迹
内容
庆阳化工厂青年刘君、翟书利、刘利军、王学智、骆永刚、孙绍启、苑志刚、崔海朋等人自发组成学雷锋小组,坚持4年为残疾人张家锋做好事的事迹,在庆阳被很多人传颂着。他们用心灵谱写了一曲90年代的雷锋之歌。最近,刘君学雷锋小组被庆阳团委命名为“送暖助残”包户小组。
那是4年前6月的一天,六分厂青年工人刘君看见一位下肢瘫痪不能走动的残疾人,两手扶着低矮的小板凳艰难地来到台子沟浴池。他的优虑和痛苦,刘君一眼就看在眼里,走上前去说:“你想洗澡、我可以帮你”。当时年仅18岁的刘君,抱着35岁的张家锋一步一步走进了浴池,为他脱衣、擦身、洗头、穿衣,又借车把他推回了家……
张家锋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向刘君讲述了自己的痛苦“我从1周岁开始患小儿麻痹症,求医无效,致使下肢瘫痪。1970年和1980年父母相继去世,只好身边弟弟和弟妹照顾。除大小便,自己很多事不能料理……”听到这,刘君很同情他。
刘君与六分厂青年工人翟书利、刘利军、王学智、骆永刚和待业青年孙绍启、苑志刚、崔海朋一起利用业余时间“承包”了张家锋想做而不能做的事。他们定期为张家锋洗澡、理发、买煤、推黄土,等等。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坚持4年就更难了。比如洗澡,没用张家锋拿过一分钱,每洗一次他们要费多少劲、流多少汗,人们会可想而知的。
1988年11月,张家锋住址由台子沟搬到了东京陵并开了一个小卖店。刘君等人并没有因此而中断为他做事。
“虽然他们住处来自南厂、台子沟、东京陵,家远的骑车得用半个小时,有时下班连饭都顾不上吃,自己家活不干也要帮我做事。”张家锋对笔者说。“有一次,小店为取暖,从辽阳买了1吨煤,当时找不着人往回运,正当我和弟弟着急时,他们来了。两人推一个带车子,一直从中华推到家,脚走的又疼又乏,累得满身是汗,我让他们喝饮料、汽水,他们一口也没喝。我惑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就这样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一晃4年过去了。4年来,他们为张家锋做了多少好事,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谁也说不清,那么他们对张家锋付出多少心血和爱就更难说清了。
张家锋曾两次写感谢信让组织上宣传他们的事迹,他说:“我与他们素不相识,但4年为我做这些事,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才能使我这个残疾人惑到温暖幸福。”
附注
本版编辑 王笑鸣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君
相关人物
翟书利
相关人物
刘利军
相关人物
王学智
相关人物
骆永刚
相关人物
孙绍启
相关人物
苑志刚
相关人物
崔海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