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2809
颗粒名称: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向读者介绍田家英是怎样给毛泽东当秘书的,记录一些有关他们两人的史实。
关键词: 辽阳报 毛泽东 秘书田家英

内容

●逄先知
  看来,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但是,中央究竟是否确定推广包产到户,还要通过关键的一个关口,那就是毛泽东的局意。田家英似乎觉得比较有把握,因为中央常委的几位同志几乎都支持搞包产到户,至少是不反对;但是心理又有些嘀咕,不知道毛现在的态度究竟怎样。他知道提这样的建议是要担风险的,但他不顾个人得失,终于下决心,以秘书的身份向毛泽东进言。这时,毛正在河北邯郸视察工作,田家英打长途电话要求面陈意见。那边传来电话说:“主席说不要着急嘛!”从这句话里,我们已经微微感觉出毛的不耐烦的心情了。
  过了两天,毛泽东回到北京,田家英被召见,地点在中南海游泳池。田家英系统地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大意是:现在全国各地已经实行包产到户和分田到户的农民,约占30%,而且还在继续发展。与其让农民自发地搞,不如有领导地搞。将来实行的结果,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的可能达到40%,另外60%是集体的和半集体的。现在搞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是临时性的措施,是权宜之计,等到生产恢复了,再把他们重新引导到集体经济。
  毛泽东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这种情况,同刘少奇性急地打断田家英的汇报,滔滔不绝、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的意见,完全不同。最后,毛突然向田提出一个问题:你的主张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还是以个体经济为主?一下子把他问住了。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提问,他毫无准备。毛接着又问:“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有其他人的意见?”田答,“是我个人的意见。”当时,毛没有表示意见。没有表态,这就是一种态度,不过没有说出来而已。
  田家英从游泳池回来,情绪不大好。他说“主席真厉害。”意思是说,毛主席把问题提得很尖锐,使他当场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毛泽东善于抓住对方谈话的要害,出其不意地提出问题,迫使对方无法含糊其辞,无法回避问题的实质,非把自己的观点确定而鲜明地摆出来不可。
  大概是第二天,毛泽东召集会议,田参加了,还有陈伯达。毛终于说话了,批评田家英回到北京不修改“六十条”,却搞什么包产到户、分田单干(大意)。会上,毛指定陈伯达为中央起草关于巩固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
  毛泽东对人民公社“六十条”好象有些偏爱。他多次说: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有了“六十条”,农村形势就大不一样。在他看来,有了“六十条”,再加上基本核算单位下放这一条,农村的问题,就调整生产关系方面来说,(46)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逄先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