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图书馆
辽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辽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我国物资流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1325
颗粒名称:
我国物资流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经过10年循序渐进的改革,我国的物资流通格局业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实行的以指令性计划分配为主的僵化的物资流通体制,转化为指令性计划、市场调节、指导性计划三者并存、相互结合的新型流通机制。
关键词:
辽阳报
物资流通
格局
内容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消息 (记者徐克洪)经过10年循序渐进的改革,我国的物资流通格局业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实行的以指令性计划分配为主的僵化的物资流通体制,转化为指令性计划、市场调节、指导性计划三者并存、相互结合的新型流通机制。伴随着部分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的市场化,国家计划指导下的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市场的出现,是我国新型物资流通机制的一个主要特征。据物资部介绍,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至今,物资流通中的市场调节成份不断扩大,目前,生产资料市场已形成了相当规模。
近10年来,国家减少了主要生产资料的指令性分配计划,扩大了生产企业产品的自销权,伴随着生产增长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而新增产的物资也大都投入了市场。在物资资源总量中,非指令性计划物资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到去年底的统计表明,国家统配计划物资占国内资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已不到一半,钢材、有色金属、煤炭、木材等重要生产资料指令性计划部分分别只占生产总量的4成到2成。在非指令性计划物资中,供需双方选择交易对象,确定成交价格,自由度和灵活性都大为增加,一批企业跻身于广阔的经营天地一展身手。
由于新机制的逐步形成,生产资料领域以往长期存在的国营物资部门独家经营、别无分号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多渠道的物资流通体系给我国的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克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