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10378
颗粒名称: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向读者介绍田家英是怎样给毛泽东当秘书的,记录一些有关他们两人的史实。
关键词: 辽阳报 毛泽东 田家英

内容

●逄先知
  主要就是加写在各地〓7月省、市、自〓区党委书记会议〓后送来的那部分材〓上的。尽管这些按语〓独看起来可能很有道〓,但就全体而论,对〓合作化这个本来是合〓农民需要(但要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逐步发展)的进程,加以人为的加速又加速,拔高又拨高,客观上是在命令主义产物之上又加上新的命令主义。也应指出,少数按语的内容是长期有效的,上引提倡文字生动通顺的一则,就是一例。
  《高潮》一书以跃进的速度于1956年1月出版。原先毛泽东决定发一则出版消息。田家英将拟好的稿子送给他,他咯咯地笑起来,说:“这个消息没有用了,已经过时了。”(那时全国合作化运动已经全面展开)他对田家英说,他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样高兴。这个话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当时的心态。
  对毛泽东来说,全国解放早料到的,早有准备的。而农业合作化的胜利来得这样快,这样顺利,却出乎他的意料。他一向认为,改造5亿人口的个体农民是最艰难为事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做许多细致的工作才能完成。谁知道,这么困难的问题,经过一、二次会议,作一篇报告,就如此顺利地解决了,那末,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困难的问题不能解决呢?农业合作化的过快和过于表面化的胜利,使毛泽东的头脑开始不清醒了,他随即要求在生产建设、科学文化等领域,同时开展对“右倾保守”思想为批判。农业合作化的胜利,助长了毛泽东对个人意志的自信,深信自己为主张总是正确的,而且是能够立即生效,“立竿见影”的,这不但促使过渡时期提前结束,而且成为尔后出现“三面红旗”及其一系列后果的不祥的先兆。
  当然,这不是说,农业合作化高潮纯粹是个人意志的产物。这是不可能的。它的产生有其自身为客观基础。中国的汪洋大海般的、势单力薄而又规模狭小的小农经济,在生产上确有发展互相合作的需要。从1951年12月党的农业互助合作决议作出以后,我国农业互相合作事业总的说是在稳步而健康的情况下发展的,互相合作的优越性逐步显示出来,并且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这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这种情况),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几年互助合作的历史和示范作用,才有出现高潮的可能性。
  毛泽东又问田家英:你看合作化完了,下一步再搞什么?田家英被这一突如其来的问话问住了,一时答不上来,只感到自己的思想跟不上。
  (16)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逄先知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田家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