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象一盏不灭的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9487
颗粒名称: 她象一盏不灭的灯
分类号: G210
摘要: 王秀兰是个出身在穷人家的孩子。她小时候眼睁睁看着5位亲人因治不起病而离开了入间。她幼小的心灵里早就萌生了要当大夫,为了学好医术,她废寝忘食。
关键词: 大夫 治病

内容

这是一个俭朴的家:旧木箱、旧桌凳、旧木床、黑白电视机,再就是一堆堆无处藏身的书籍杂志。真难以让人相信,这就是解放军201 医院的离休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王秀兰的家。
  虽然她已是63岁的人了,可她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和那挺直的腰板,仍然是一副军人风度。
  王秀兰是个出身在穷人家的孩子。她小时候眼睁睁看着5位亲人因治不起病而离开了入间。她幼小的心灵里早就萌生了要当大夫,要为穷人治病的念头。
  1948年,她成为一名光荣的部队护士。她要把青春热血涓涓滴滴地都洒向人间。为了学好医术,她废寝忘食,甚至舍弃爱情。后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1958年,她从军校毕业1961年,王秀兰来到驻军201 医院。从江南到北国,她不知治疗过〓多少患者。不论是部队的还是地方的病人,都对她赞叹不已。
  1966年, 她的病房〓里住 进了一位年轻的军人。这位病人叫王连〓,患的是四肢肌肉萎〓绝症。病人不但不接受治疗,饭也不吃,一心想死。王秀兰把刚打来的饭送到病〓人的嘴边,被摔了一地。她又去打〓饭喂病人,又摔了,再去打……王〓连和抱头大哭起来,终于一口一口〓地把饭咽了下去。从此,王秀兰既〓医生,又是母亲,还是老师。她〓治病人讲人生哲理,还给病人洗脸洗脚洗衣服。她见王连和爱吃面,〓经常在家里擀〓面条、烙油饼,包〓子,然后带到医院。一次,她正〓王连和练功,同志告诉她:“你〓母亲摔副了,正在急诊室里。”〓她一直等到王连和练完功,才去看〓亲。
  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出现〓,王连和康复了!出院那天,小〓子孩子以的哭了起来:“天底下,〓能象王医生对我这样好……”王〓兰心也发酸了,她含着眼泪语重〓长地说:“年轻人要自立,应该要〓你走吧,我会和你联系的……”
  从此,她开始用书信和王连和沟通思想了解生活情况。她每年要写30多封信。王连和需要继续服药她就免费邮去;王连和家乡闹水灾,她就寄钱寄粮票;王连和结婚、生孩子,她又买被面又买衣服……
  王秀兰对医术精益求精,从1983开始,她用穴位封闭法治疗哮喘病,治愈率达92%。1988年《大众医疗》第6期上,刊登了“穴封治疗哮喘有奇效”的文章,介绍了她的医术之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常常忙得她吃不上饭,睡不好觉。1987年底,寒风凛凛。一位从岫岩来的妇女患有很重的哮喘病,王秀兰不管刮多大风下多大雪,都按时去招待所给她注射,使病人很快康复。这位中年妇女拉着王秀兰的手眼泪一滴一滴地掉了下来:“我这十多年的病,这么几天就让你治好了,你有这么高的医术,还对俺这么好,我这辈子永远忘不了你呀!”
  王秀兰离休后,社会上一些医院登门高薪聘请她去。然而,而对被扭曲的人生价值和金钱的诱惑,她没有动心。她离休没离岗,早来晚走为患者看病。那种视患者如亲人的严谨的工作作风一点也没变。有时中午忘了吃饭、晚上又被误锁在医院里;夜里还要给咨询的患者写一封又一封的回信……她这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做医学研究和帮助患者上。
  如果说王秀兰生命的太阳,已走过早晨,走过正午,进入了黄昏时节,那么,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却象不熄的灯,永远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贺纲
责任者
孙传贵
责任者
王秀兰
相关人物
王连和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