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丈夫——潘从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9309
颗粒名称: 忆我的丈夫——潘从富
分类号: G210
摘要: 潘从富!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光荣献身。她的妻子决心要把党组织的关怀和丈夫的深情厚爱,化作生活的勇气,抚育好子女,让他们长大后象潘从富那样学习和工作。
关键词: 辽阳市 潘从富 光荣

内容

岁月如流,转眼老〓离开我和孩子已经一〓了,在悼念他牺牲一〓年的时候,老潘生前〓一件件往事再一次在〓脑海中浮现。
  我和老潘小时就订〓娃娃亲,1977年结了〓。婚后的第十五天晚〓,他把我叫到身边,〓声地对我说:“国〓,我明天就要走了,〓不生气吧?”
  “才十多天,怎么〓急着走呢?”我不解〓问。
  他说:“我们连队〓要搬家去新工点了,我担心路途乘车不便,还是决定早点走好。”
  望着他那双坚定的目光,我不好再说什么,点头表示答应。
  第二天,我送他到山下,依依分别了。望着他远去的身影,我预感到做一名军人的妻子将要付出些什么。
  有一次,老潘回到四川老家探亲,度假还不到20天,突然收到加急电报,“隧道塌方,立模受阻,见电速归。”恰在这时,儿子潘兵不小心从竹篓上摔下来,鼻青脸肿,伤势较重,我也患病卧床不起。怎么办?一位一起探亲的同班工友对老潘说:“你爱人孩子都躺在床上,你护理几天再走吧。我先回去告诉一下,领导不会说什么的。”但老潘简单地安排了一下家里的事,便怀着有些放心不下的心情走了。
  在老潘的心目中,工作和事业总是第一位的。记得1983年7月,我在四川老家给从富发了一份“母病危速归”的加急电报,直到第十天老母亲去世时也不见他回来。于是我带着悲痛的心情和亲友们一道,将老母亲的遗体安葬了。过了几天,他匆匆回到家中,得知老母已去世,悲痛万分。原来老潘接到电报的时候,通霍线车站工地急需门窗,老潘带领木工班的同志正在突击,直到任务完成后,他才向领导请假。
  我们娘儿几个是1988年11月份把家从四川搬到辽阳来的。当时许多城市居民都有了彩电、冰箱等高档家用电器,而我们家只有一张床和一架高低柜,那还是老潘从一位老领导那里借的。老潘的同班好友看不过去,劝他说: “潘大哥,看你家里多寒碜,连个象样点的家具都没有。你是咱木工班的班长,只要开开口,我们几个伸伸胳膊费点力就有了! ”然而,老潘却婉言谢绝了。
  老潘满脸长着络腮胡,平时大伙儿都叫他“潘大胡子”。不了解的人准认为他是个脾气祖暴的烈性汉子。其实,我们结婚十多年来,从没顶过嘴、吵过架,尽管绝大部分时间两地分居,但我们能相互理解,感情如一。
  记得我们刚结婚时,有天晚上他含情脉脉地望着我说:“国芹,我真想好好地待你,可是两地分居,一定会让你吃很多苦……”我赶忙打岔,“别说那么多了,我都知道!”他顺手从衣兜里掏出一支钢笔轻轻塞到了我手里:“以后有事就给我写信!”此时此刻,我紧紧握住手中的钢笔,激动地点了点头。
  他回部队以后便经常给我写信,而我是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开始,我只将亲手缝制的绣花鞋垫给他邮去,以代替回信,时间一久我也慢慢学着写信了。就这样,信来信往联系着我们夫妻间的感情。
  一次,我病倒了。突然,有人给捎来了一只包裹,里面装的是一件崭新的紫红色衣服,一张像片,另外还附有一封短信。信上写着:“国芹,七月初九是你的生日,我不能回去,请原谅!衣服就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品……”我又发现照片后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两行字:“国芹,想你在日日夜夜!”顿时,我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激动得哭了。此刻仿佛我的病情都减轻了许多,同时也更增加了对他的理解。
  老潘是我们家的主心骨,每当得到他回家的消息,我们大人孩子就象过节一样地高兴。去年7月9日,我得知老潘要回辽阳,特意提前炒了一盘他最喜爱吃的尖辣椒,一连两天下午都步行六里多路赶到东辽阳车站去接他。当找目送一个个旅客走出了站门,却没有看到丈夫的身影时,忧心如焚。哪曾料想到,老潘就这样仍下我和孩子匆匆地走了。
  安息吧——从富!你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献身是光荣的。我决心要把党组织的关怀和你对我的深情厚爱,化作生活的勇气,抚育好子女,让他们长大后象你那样学习和工作。
  (张根荣代笔)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国芹
责任者
张根荣
责任者
潘从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