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带来的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8659
颗粒名称: 养老保险带来的变化
并列题名: 江泽民、李鹏、王震、李铁映等同志出席了大会,并向获奖项目的代表发了奖。李鹏总理在会上讲了话
分类号: G210
摘要: 辽阳市灯塔县王家乡村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首先解决了乡领导最头痛的一件事:“扶班子”。
关键词: 辽阳报 养老保险 变化

内容

·蒋长春、李洪印
  当了27年村干部的韩庆春,今年在他退职之际,每月开始领取75元的养老保险金。村干部有了养老保险后,给灯塔县王家乡农村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农村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首先解决了乡领导最头痛的一件事:“扶班子”。
  何谓“扶班子”?乡党委书记赵与斌告诉我们:当前,“人戴环”、“征粮”、“催税收”……样样工作都得村干部去完成,工作艰苦。他们既不吃“皇粮”,又没有行政级别待遇,因此,一到换届关键时刻,有的人便开始“撂挑子”。乡里每年得派大批人马去“扶班子”,这是乡镇领导班子最头痛的事。
  去年8月乡政府拿出1.6万元的补助,各村又提取部分公益金,再加上村干部每年应得工资的5%作为保险费,用来对村干部实行养老保险。把村干部政绩与保险待遇挂钩后,在岗工作干好有保险金,不在岗没有保险待遇,这样就使各村的干部都尽职尽责,竭力把工作干好,同时也有了长期打算。实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后,乡长陈克明深有感触地说:我在乡里工作这么多年,头一年各村村干部没有主动提出不干的,也头一年没有费力去“扶班子”。
  西河洪村党支书单永新,今年48岁,当村干部20多年。他带领村民治洼排涝,打井灌田,两年内就开发水田4000多亩,使村民过上了富裕日子。他原打算用村里多年积累下来的20多万元盖个象样的办公楼,然后就退职去经商,挣钱留将来养老。所以他曾几次找到乡领导,恳求退职。
  实行保险后,村干部年老后有了生活保障,他再不向乡领导提退职的事了,而是制定了村里长期发展规划,各项工作抓得比以前更好:去年西河洪村被县里命名为“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模范单位”……
  金家村主任韩庆春,今年70岁,自“土改”就担任村干部。然而,他们党支部10余年没有发展新党员,也没培养接班人,以致出现“60岁支书,70岁村主任”的现象。
  乡里对村干部实行保险后,他热心培养青年干部。不但把新干部“扶上马,还坚持送一程”。他退职领到养老金后,每天还到村里协助工作。有人问他为啥?他说保险解除了我后顾之忧,党和政府对年老的村干部这么关心照顾,如果不来,能对得起谁?
  辉宁堡村支书王家仁,是个干了20多年的“老劳模”。实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后,工作更加热心了。他见辉宁堡小学的24间房子几十年没修了,房顶长草,房梁断裂已不成样子。王家仁就领村民放树,筹款把学校房子修缮一新。
  为了抓好村里计划生育,他不顾父亲和亲友的责骂,千方百计地说服兄弟媳妇第一个上了手术台。他配合乡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31位育龄妇女都采取了节育措施。
  为了村民脱贫致富,王家仁几次跑到乡里县里,最近已和县交通局、乡政府联合办起了百头养牛场。
  老伴劝他工作别太认真,免得得罪人。王家仁激动地对老伴说:我在农村工作几十年,最后还是党养活我,我再不好好工作,对不起党啊!
  是啊,一个保险新种的开办,竟带来了如此变化,真令保险人员振奋不已。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蒋长春
责任者
李洪印
责任者
韩庆春
相关人物
赵与斌
相关人物
单永新
相关人物
王家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