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图书馆
辽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辽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绿色企业”的开拓者之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6126
颗粒名称:
“绿色企业”的开拓者之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辽阳市灯塔县柳河子乡下老君峪村民兵创业队的民兵们,甘将汗水洒在荒芜的二道沟,用双手创建万株果园,谱写了一曲创办“绿色企业”的开拓者之歌。
关键词:
辽阳报
故事
绿色企业
内容
忠信、古阳、廷仁
有人说绿色象征着生命,绿色就是希望。灯塔县柳河子乡下老君峪村民兵创业队的民兵们,甘将汗水洒在荒芜的二道沟,用双手创建万株果园,谱写了一曲创办“绿色企业”的开拓者之歌。
地处灯塔县东部山区的下老君峪村,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村。靠党的富民政策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并不满足于“土里刨食”的现状,要走〓的道路。可是出路在哪里?在偏僻的山〓业谈何容易,依靠人均二亩贫瘠的坡地〓现实,村党支部把干部群众的目光引〓决心在这七分山上作文章。去年春天,在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原村民兵连长穆纯青带领九名基干民兵,组成创业队开进了二道沟。
昔日的二道沟一片荒凉,沟谷交错,荆棘丛生。创业队一边种地,一边栽果,以地养人,以人治山。没有地方休息,民兵们用泥土垒房,为了不误开荒栽果,前后干了半年多,没用一块砖石,硬是在北坡干打垒垒起了三间草房。没有水喝,他们就用锹挖镐刨,在沙石坡上挖了一眼十多米深的水井。
在荒芜的山沟里建果园,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创业队民兵们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们心中想到的是明天。他们团结一心,没黑没白地扑在山上,修梯田、除杂草,栽果树,修枝剪杈、打药施肥。为了不误工时,队长穆纯青常常不回去吃午饭,胃病犯了直吐酸水,他就用手或锹把顶住胃部,实在挺不住了,就用凉水兑点“苏打”喝。六月的一天,副队长沈清喜在给果树清除杂草时,不小心踩到了树茬子上,脚掌被扎了个很深的大口子,鲜血把胶鞋都浸透了,一步一个血印。他从衬衣上扯下一块布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坚持和大伙干完活,最后被大伙硬搀扶着“撵”下了山,谁知第二天一大早,他又上山干了起来。民兵沈宗武原定“五·一”结婚,当时创业队进山不久,一边要种地,一边要开荒栽果,还要垒房打井,要做的事情太多,又都不能错过季节。婚期一天天逼近,可小沈却想:大伙没黑没白地扑在山上,盼不得长出四双手来,在这个节骨眼上,我怎能只顾自己呢?于是,他利用晚上时间赶到岳母家去做工作,经过小沈的耐心说服,未婚妻全家都表示支持小沈。小沈新婚第二天就又来到了二道沟。
去年夏天十几天未下一场雨,为了保住栽好的近万株果树不被旱死,大家一面开荒,一面给果树浇水。从山下水塘一担担往山上挑,一步三晃,一担水挑到山上顶多剩下半担水。肩膀压肿了,他们垫上衣服继续干,没有一个人后退,没有一个人叫苦。
在农村,哪家没有承包田和自留地?哪家不养鸡鸭鹅猪,哪家一年到头没个大事小情的?创业队的民兵们起早贪黑地扑在山上,老婆孩子能没意见吗?有!村党支部及时把工作做到了民兵们的家中,当家属来到二道沟,看到创业队开山造田、栽果种树、艰苦创业的场面,她们还能说什么呢?说来人们或许不信,穆纯青上山一年,自家的承包田在哪块地上都不知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荒山的新貌。
如今的二道沟,坡上坡下,沟里沟外,梯田层层,果树成行。万余株苹果、李子、南果梨、山楂树,象一面面旗帜,迎风而立。一千三百多棵葡萄已下架越冬。一条三米宽的作业道已经修好,象一条彩带系在果园周围。沟底一座一万多立方米的蓄水库正在建设之中……
这“绿色企业”是下老君峪村集体致富的一座里程碑啊!这碑文是村党支部和全村父老乡亲们撰写的,而这碑身,不正是民兵创业队用心血和汗水,用开满茧花的双手树立起来的吗!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忠信
责任者
古阳
责任者
廷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