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5630
颗粒名称: 雷锋的故事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4月21日辽阳日报上连载的《雷锋的故事》。
关键词: 雷锋 演出队 开支

内容

〓是,北方人演北〓他的湖南口音〓不协调,一背词〓发笑。“不行,〓导演提意见〓锋不解决普通〓不能参加演〓雷锋没有气馁,〓句地跟别人学普通话,还让我帮他纠正语音。练了几天有些进步,一进入正式排练,大家还是摇头,这可怎么办?我们虽然是个业余演出队,可也不能不考虑演出效果,两位导演坚决主张把他替换下来。我有些作难了;雷锋是我选调来的(当时就有人说他口音不行),对待工作又那么热心、肯干,一下子把他替换下来,会不会影响他的积极性?会不会挫伤他的心?我们有个集体朗诵《老刘的故事》(根据报刊上一篇革命回忆录改编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被捕后,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故事。雷锋特别喜爱这个节目,争着抢着担任了领诵任务,在背词过程中他还根据自己对作者的理解,几次提出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美动人。他已经进入角色,现在突然把他换下来……
  令我感动的是,他主动提出:“主任,把我换下来吧!”他说他单凭热情工作,事先没有想到自己的口音问题,结果给领导添了麻烦,影响了排练进度。
  我说:“这不能怪你,要怪应该怪我。因为你代表新兵讲话那天,我就知道你是湖南口音了。”
  他说:“那为什么让我到演出队来了?”
  “因为演出队需要你……”
  雷锋不能上台演节目了,但是台下的工作很多。他成了我最得力的助手……
  (4)
  雷锋在演出队将近40天,主动协助我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我们住在一起,没事闲聊天,对他的身世、经历和人品也有了初步了解。
  当时,我们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人民和军队的生活都很艰苦,演出队本身无力办伙食,只能在机关留守人员食堂里就餐。演出队30几口人,超过了机关留守人员。干部、战士伙食标准不一样,吃的却一样,有些机关干部有意见。加上演出队工作紧张,食堂又离的远,开饭时难免迟到;一迟到,不是饭凉了,就是菜少了,演出队员有意见,炊事员也有意见。这类事很是让人伤脑筋。想派人去帮帮厨,一时又抽不出人来。正在这时,雷锋说话了:“同志们吃不好饭是个大问题。让我去帮帮厨,情况也许会好些。”帮厨做饭是个苦差事,开始我没想让他去,现在只好这样办了。
  他这一去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每餐饭不论早去点晚去点,保证大家吃上了热饭热菜。演出队员高兴了,炊事员验色也好看了。一日三餐,雷锋总是早去晚归去帮厨。
  演出队喝水问题,也是雷锋想办法解决的。演出队是个临时单位,开支要精打细算,没有买暖水瓶。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广先
责任者
雷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