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理千家事 温暖万人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5428
颗粒名称: 巧理千家事 温暖万人心
并列题名: 弓长岭区苏北粮站学雷锋纪实之一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入伍的地方,有一个被誉为“巧理千家事,温暖万人心”的先进集体——苏北粮店。
关键词: 辽阳市 苏北粮站 学雷锋

内容

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入伍的地方,有一个被誉为“巧理千家事,温暖万人心”的先进集体——苏北粮店。多少年来,这个店的27名职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六好粮店、文明粮店、最佳集体、先进集体,特别是在近几年的两个文明建设和“双佳”竞赛中,连连夺魁,涌现出一批象省先进工作者,市劳动模范,店主任吴庆科和市最佳个人、三八红旗手、区优秀共产党员、店收款员白静等雷锋式的先进入物。
  是什么力量,使苏北粮店一直在省、市同行业中享有这样高的殊荣呢?
  一、雷锋意识永不消失
  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向全国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这个粮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活动很快出现了高潮,27年来。虽然学习雷锋活动受到种种干扰,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深入扎实地把学雷锋活动推上了一个新高度。全店职工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思想,顾客到了粮店就象到了家,粮袋坏了,他们主动给缝上:粮款没拿够,他们主动给垫付;年迈有病的顾客买粮,他们主动送上一程,哪怕是天黑路远,也毫无怨言,有时拾到了顾客遗失的钱物,他们千方百计地送到失主手中,供应区内的军烈属、五保户,困难户,他们更是关心备至,粮油及时送到家里,家中的买煤、推黄土,担水劈柴,拆洗被褥等家务活他们也包了下来,他们的这些作法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新闻单位及全社会的好评。一张张满意的笑脸,一声声亲切的问侯,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一件件充满感激之情的礼物,无不凝聚着苏北粮店全体职工在学雷锋的道路上付出的辛勤汗水。
  二、雷锋精神永在心中
  27年来,苏北粮店主任换了六任,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雷锋精神在粮店永存。每当新来一位领导,前任领导所交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粮店如何开展学雷锋活动,搞好优质服务,文明服务,并对重点服务对象一一进行走访。每来一名新职工,粮店领导和职工都要对其进行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思想的教育,这个作法从六十年代起一直持续到现在。
  他们改革了工作制度,早6时上班,晚8时下班,使一些顾客早饭前,晚饭后都能买到粮。从八十年代初到现在,他们已经坚持了整整10年。六十年代初,他们就开展了给双职工委托代购粮油,每年都要为300多户居民代购粮油15000多公斤。近几年来,他们在此基础上又改进了服务方式。实行义务推车下组送粮。许多居民在感谢信中写道,苏北粮店的职工把党的温暖送到了我们的心中,他们真是八十年代的活雷锋。
  近几年来,由于开展了附营生产,粮店的经济有了补充,但是雷锋的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精神一直在苏北粮店发扬光大,一粒米掉下了,他们都拾起来;一根线断了,他们接起来再用;一条麻(面)袋破了,他们缝起来,20多年来,这家粮店没有出现过土粮,为国家节约粮食3万多公斤,一条条麻袋线收集了300多公斤。粮店设备坏了,他们尽量自己修,零配件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尽量不买,为了节约开支,他们每年都利用休息时间上山割山柴、开荒,自己解决取暖用柴,自己解决扫地用扫帚,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用自己的双手每年为国家节省开支1000多元。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地名

辽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