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图书馆
辽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辽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拔河小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3313
颗粒名称:
拔河小史
分类号:
G210
摘要:
拔河,古称“拖钩”、“牵钩”。《荆楚岁时记》、《隋书·地理志》等书中,都有记载。到了唐朝,文献记载中已经随着民间习惯改称为“拔河”,“拔河”一词一直沿用到今天。
关键词:
辽阳报
拔河
项目
内容
拔河,古称“拖钩”、“牵钩”。《荆楚岁时记》、《隋书·地理志》等书中,都有记载。到了唐朝,文献记载中已经随着民间习惯改称为“拔河”,“拔河”一词一直沿用到今天。
据古籍记载,“牵钩”最早是春秋战国时水军舟师一种水战的工具叫“钩拒”,它的作用是“退则钩穴,进则拒穴”。“牵钩”就是“退则钩穴”的动作。以后又由军队流传到民间,并为民众所喜爱。
拔河在民间开展最好的当数囊阳(今河南南阳)一带,传统习惯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举行正式的拔河比赛。
拔河所用的器材历来都很简单,这一点,是其它体育项目不能比拟的。据《封氏闻见记》载,最初用的是篾缆,后来改用大麻绳。在唐代,这种麻绳长四五十丈,大绳两边各系着小绳索数百条。供参加者手挽,可见古代拔河参加人数之多了。
因此,拔河是一种有群众广泛基础、简易的体育活动项目。
文〓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