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 开拓前进 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辽阳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420020210000339
颗粒名称: 坚持改革 开拓前进 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分类号: G210
摘要: 辽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1983年建立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坚持改革,开拓前进,努力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促进辽阳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辽阳县 农业 技术

内容

我们辽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1983年建立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坚持改革,开拓前进,努力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促进辽阳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在1986和1987两年被市评为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先进单位,1986年被省农牧厅命名为文明单位,1987年经省农牧厅验收,定为目标管理合格单位。
  这些年来,我们切实地加强了内部机构建设,设立了植保站、土肥站、技术推广总站和水田、旱田、蔬菜、经济作物4个研究室。在27名干部中,有技术干部23人。有藏书2000册、杂志百余种的图书室,有仪器价值20多万元的试验室,可以完成土壤、肥料、植物等各种化验任务。
  为促进农业发展,我们从辽阳县农业生产的开发需要出发,搞了试验项目16项、推广项目9项、示范项目111项。其中,担任国家农牧渔业部的项目有硝酸磷肥试验和玉米、大豆的丰收计划。仅1987年,全县搞玉米丰收计划1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625.1公斤,比一般田增产105.1公斤,经济效益达到420万元。玉米规范栽培1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573.5公斤,比一般田增产73.5公斤,经济效益达到294万元。水稻模式化栽培5万亩,平均亩产达到624.7公斤,比一般田增产84.7公斤,经济效益达到211万元。大豆高产开发8千亩,平均亩产达到189.4公斤,比一般田增产47.4公斤,经济效益34万元。由于搞丰收计划,全县创造社会经济效益959万元,1987年玉米丰收计划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8年获省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健全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适应农村改革的需要,把农业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不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我们加强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现在,全县已经形成了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网头,以乡(镇)农科站为中枢,以村技术员为骨干,以科技示范户为阵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全县21个乡(镇)都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小屯、下达河、隆昌、刘二堡、柳壕、沈河、塔子岭、上麻屯等8个乡镇农科站的“四室一院”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县村村都有农民技术员,都有科技示范户。
  为了增强服务能力,我们开展了经营活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了植保服务部。开设了植物医院,做到既“开方”,又“卖药”,方便了群众。1988年上了氮磷配方施肥站,设计能力年生产氮磷钾多元复合肥1万吨,将要投产。同时,我们办了冰果店、建立暖窖、大棚,发展养猪,搞起了联合供热等经营项目,获得了可喜利润,克服了资金不足的困难。
  我们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按新的要求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要大胆改革,开拓前进,努力工作,去创造一流水平,为发展辽阳县的农业做出新的贡献。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辽阳日报》

出版者:辽阳日报

出版地:辽阳市

《辽阳日报》于1956年9月1日创刊,是中共辽阳市委机关报,每日出版。

阅读

相关人物

吴贵涛
责任者
李玉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辽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