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造纸企业 为何有亏有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9002
颗粒名称: 同是造纸企业 为何有亏有盈
并列题名: “新纸”的经验:治厂从严,质量做后盾,强化销售 “田纸”的教训: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销售疲软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91年5月6日盘锦报登载关于田庄台、新立两个造纸厂经济发展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 企业 经济 竞争

内容

编者按: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报道。两家企业类型相同效益却差异很大,生动地说明:只有解决好产品质量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会取得好的效益。尤为可贵的是“新纸”的“落实”精神。他们定了“三定一包”措施后不是一包了事,而是严字当头,搞好监督检查,力求收到实效。希望企业的同志能从这篇报道中受到有益的启发,切实把“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引向深入。
  田庄台、新立两个造纸厂,同是大洼的国营企业,地理位置相近,生产所用原料一样,而企业的效益却截然不同。田庄台造纸厂从1988—1990年累计亏损479万元,潜在亏损还没在内。新立造纸厂只1990年就创利税154万元,产值1630万元。当然,“田纸”有煤炭进价比“新纸”高、离铁路远等不利因素,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在哪里?
  治厂必须从严
  “新纸”厂长杨军说:治理造纸厂我是咬牙过来的。我们厂曾在辽报出过名,但那是亏损的名。我是1985年承包的,困难重重。我摸准了厂情,靠“严”字治厂。当时情况确实如此,连年亏损,人心不齐,必须用各项严格、严密的措施把人收拢起来。他们严格执行的“三定一包”政策就起到了这种作用。
  “三定一包”是定产量、质量、消耗,包经费。定产量:按规定产量,多产1吨给车间70元,少1吨罚70元;定质量:一级品率按75%,提高1 %奖44元,降1%罚44元;定消耗:按吨产品消耗原材料计算,降低消耗省出的钱个人、厂子“三七”分,耗多自负。用包经费给车间的形式完善三定。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各项政策、措施,政策都是好的,为什么效益不一样?关键在于落实,只有落到实处,政策才能生效。“三定一包”并不是一包了事,企管科每10天就帮车间算一次帐,这既起到了监督作用,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厂领导能准确地判断政策是否在生效,是否真的起制约作用。他们靠一个“严”字兑现了“三定一包”。
  相比来说,“田纸”在严格管理上欠功夫。前年冬天丢失的7桶增白剂就是很典型的一例。此事至今还是个“悬案”。出现这种事件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管理混乱。按生产要求,每3天只用2桶增白剂而车间一次就领了10来桶,什么时候丢的也不知道。如果这样下去有多少“家底”够丢?
  以质量做后盾,强化销售才有效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新纸”在从严治厂的同时,认认真真抓质量。“三定”中的定质量这一得力措施充分地调动了职工争创高质量的积极性。今年一季度,一级品率达91%,并正向92%进军。他们生产的三个主要品种,无论是纸的均匀度、湿胶度、白度、亮度等,都达到了规定标准。他们算了一笔帐,1吨纸质量的好坏可差60多元,如果按每年生产5000吨计算,就是质量这一项就可差30万元。对于只有600人的“新纸”来说,可不是一笔小的数目。有了高质量这个强大后盾,他们紧紧抓住了强化销售这一环节。首先加强这15人销售队伍自身素质的建设。销售人员对各种纸的各种功能、各项指标、用户的需求、心理,项项精通。举个例子,有的纸发湮,机关人员大多用钢笔写字,湮纸在机关是没有销路的,但他们却把这种纸卖给了税务部门。因为税务人员往发票上写字大多是用圆珠笔的,用湮纸印发票还是可以的。只有掌握用户的需要和心理才能把你的产品兜售给他。东北电池厂提出“向爱斯基摩人推销电冰箱”的推销口号,连根本不需要你的商品的人也让他产生购买的欲望,那么你的推销就成功了。
  其次制定了相应的得力措施。在销售上有“二定二奖二罚”焕发了销售员的积极性。二定:定销售额、回款指标。二奖二罚:按规定指标,多销一吨奖3元,少一吨罚2元;在回款基数上多回款1万元奖30元,少1万元罚30元。3月份就有得奖金900多元的,也有被罚1000多元的。“新纸”正是在高质量的基础上,狠抓了销售这个环节,做到了货畅其流,钱畅其流。在大多数企业进钱如油的情况下,他们3月就回款150万元,而3月的产值才120万元。去年回款1100多万元。
  “田纸”的情况与“新纸”形成鲜明的对比。“田纸”生产的图板纸的成品率只在80%以下,那不合格的20%图板纸,回收每吨还得拿好几百元。去年的成品率更低,只在50%,生产就是浪费。一级品率就更低。质量的低劣,深深地困扰着田台造纸厂,没有高质量的产品,“田纸”就难以再生存下去!正是意识到了这个关键,他们订了今年一级品率要达90%的奋斗目标。由于质量上不去,销路就很难打开。销售人员也作了极大的努力,但往往是送一家砸一家。去年积压各种纸2000吨,货款2200万元。
  力戒“短期化”行为
  “田纸”亏损是有其潜在因素的。1987年花600万元上了一套非标准化设备,按实际设计要求,生产量差2000多吨。工厂在扩建时也没考虑整体规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新老二个变电所不能并网使用,既浪费人力又浪费物力。按常规,全厂有2台水泵就能供足用水,现在有9台供水泵,动力消耗大,而局部又有时供水不足。2口千米深水井按要求必须相距千米以上,而二者相距才130米,一眼井上水,另一眼就得停。1口千米深井投资50万元,等于白费了。这些潜在因素在市场供不应求时并未暴露出来,而在造纸厂家大量涌现、市场疲软时,“田纸”在1988年10月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终于因短期化行为而造成了企业缺乏后劲,亏损也是很自然的了。
  “新纸”却有长远的打算。近几年投资150万元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上项目。他们投资60万元,上了白浆回收生产线,二年挣回了投资。白浆中含有纸浆和化学物质,不回收既污染环境,又让原材料流失掉了。今年他们还准备利用回收的纸浆上卫生纸生产线,增加品种。
  夏春信 本报记者 郝术良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夏春信
责任者
郝术良
责任者
杨军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田庄台造纸厂
相关机构
新立造纸厂
相关机构
东北电池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大洼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