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专业户的翅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8778
颗粒名称: 知识——专业户的翅膀
并列题名: ——市第三届科普之冬”兴农杯”科技知识竞赛大洼考场见闻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1年3月的最后一天,大洼县、兴隆台区各场乡有关领导分别带领2名选手来到盘锦市第三届科普之冬“兴农杯”科技知识竞赛大洼考场。
关键词: 大洼县 专业户 考场

内容

本报记者 杨显光
  1991年3月的最后一天,大洼县、兴隆台区各场乡有关领导分别带领2名选手来到盘锦市第三届科普之冬“兴农杯”科技知识竞赛大洼考场。这些选手有的是种植专业户,有的是养殖专业户,是本场乡农业技术培训班的尖子,曾在农业知识竞赛中名列前茅。竞赛方式是笔试:5道必答题100分,3道选答题60分。
  8点40分左右,选手基本到齐。看到选手们摆在桌上的身份证,记者产生了采访年龄最大与最小选手的念头。记者找到了一位显然年长的选手——廉日峰。他是朝鲜族,45岁,在大洼县高家农场园林场搞果树栽培已有十几年。他的双手指端齐短,指肚鼓起,有的指甲只及常人的三分之一。问他,他说这是常年干活的结果。他目前自费在熊岳农业专科学校学习,暑期可毕业。他一年去学校5次,每次1个月,其余时间在果园。根据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他正准备改革盘锦老一套的果树乔化管理法,实行矮化密植高产优质管理。他现已育出“平邑甜菜”(砧木)M26名特优品种果苗5万棵,预计明年秋季出售,可收入2万元。
  8点50分,考试还有10分钟就将开始。记者来到年龄最小的杨静波座位前。这个来自大洼县榆树农场郑家分场的姑娘,还不到20岁,1988年毕业于该场中学。她家中有父母、读中学的弟弟,种40亩水田,年收入5000元左右。“种这么多地,播种要雇人吧?”“是的。插秧、收割都雇人。”“看来你的家庭条件不错。你这么聪明,除了干活还做什么?”“学外语。”“学了多少?”“高中英语第六册已经学完。”“没人教,行吗?”“买课本录音磁带,还收听英语广播讲座和电视英语节目。”“还要继续学习吗?”“准备自学大专课程。”“学完了,你想干什么?”“没有打算,我想学了会有用的。”
  考试开始。 25分钟后,杨静波第一个交了卷。记者问主考的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盘锦分校的张校长:“必答题部分她能打多少分?” “90分以上。”在一旁的大洼县科协张副主席说:“这张卷,字写得很漂亮。”
  35分钟后,记者在考场外见到第4个交卷的新兴农场良种分场的林阁。看上去,这是个个头一米七五左右,很精神、挺自信的青年。“考得怎么样?”“可以。”“必答题能打多少分?”“咋的也打90分以上,但100分打不上。”“选答题答得怎么样?”“一个都不带错的。肯定对。”“你是多咱得到复习提纲的?”“上周一。”“看了几遍?”“看得没遍数了。”
  他,28岁,“小孩挺大产,1981年大洼高中毕业,是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第一届毕业生。三口之家,种水稻20亩,“一年剩3000元了不起了。”所以,他还扣大棚100平米,每平米年纯收入20元以上。
  “刚才听有的选手说,扣大棚第一年没有病害;第二年起病害越来越重。怎么办?”“年头多了不能不发病。我栽黄瓜5年了,主要是立枯病,由土壤感染,发病率可达80%。办法是药剂消毒,更换表层土壤,已控制在百分之四五。黑子南瓜做母本,黄瓜接穗(做父本),能够抗寒抗旱抗病……”“这些你都是从广播学校学的吗?”“没有。我学的是农业专业,懂得种水稻。蔬菜种植是后来自学的。”
  参加考场内外对话的还有:以5亩水面搞鱼苗养殖,4年来,年年收入4000元以上的大洼县新立农场的刘百丰;除了种20亩水稻,还扣大棚300多平米,大棚纯收入4000多元的大洼县王家农场姚家分场的陈汉民……这些专业户虽然有过失败,但是今天都是种植或养殖业的成功者,是朝着致富的广阔天空起飞的头雁。要问他们的成功靠什么?听他们的对话,你一定会说,靠头脑中的知识,靠手上的技术,靠勤奋的学习——这是他们有力的翅膀。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显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大洼县
相关地名
兴隆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