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生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7344
颗粒名称: 金牌生辉
并列题名: ——盘山县农田水利建设纪实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9月上旬,全国北方地区15省农村水利建设现场会在辽宁省盘山县召开……盘山县被评为全国农村水利建设先进县;荣获金牌一枚,并介绍了兴修水利的经验……
关键词: 农村 水利 建设 金牌

内容

公元1989年9月上旬,全国北方地区15省农村水利建设现场会在辽宁省盘山县召开……盘山县被评为全国农村水利建设先进县;荣荻金牌一枚,并介绍了兴修水利的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大事记
  大自然恩赐了盘山县人民一块宝地,但又孕育出一个浩渺无垠的水系世界。与人类密不可分又不安份守己的水,历史上数次吞噬地处辽河三角洲平原末端的盘山县。
  公元1985、 1986年,共和国土地上最年轻的石油化工城——盘锦,又连遭两场特大洪水的洗劫。盘山县农田水利设施损失惨重,渠道被冲毁1000多条,配套建筑物被毁坏2000多项。经济损失4.3亿多元。
  生产条件的严重破坏,对人们生产、生活构成了严峻威胁,盘山县怎么办?知难而上。县领导决心发扬大禹治水精神,带领全县人民以抗旱排涝为中心,以改造低产田块为主攻方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987年秋至今,全县完成土方3178.4万立方米,完成各项工程配套建筑5854项,连续两年夺得“大禹杯”,荣获国家水利部颁发的全国农村水利建设先进县金牌。
  两年洪涝破坏的水利工程、各项建筑的修复,首先摆在新上任盘山县委、县政府一班人面前。
  灾后的春节来到了。除夕夜,刚刚走访慰问完受灾群众的县委常委们,又陆续赶回县委,聚集在常委会议室,研究如何在节后发动群众抢修水毁工程。
  新当选的县委书记朱延明用沉重的语调对大家说:“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我们是盘山县这块土地上的主人,我们这届同志首先要统一对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认识,奋斗三五年,把盘山县的耕地治理成涝能排、旱能灌的稳产、高产田……”一席话使会议气氛活跃起来,常委们争相发言,纷纷献计献策,会议一直开到天明。
  就是这次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是兴农之本的关键会议,唤醒了盘山县21万多人民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决心。
  一份份可行性治理农田的报告、一项项建设性的意见、一张张农建规划施工的图纸、一册册技术材料,不断地从农委、水利局这两个职能部门“生产”出来,为县委、县政府领导们决策提供了准确、科学的依据。
  灾后的第一年,人们奋战一春,保证了插秧。这年秋天,稻谷飘香,获得了灾后的大丰收,粮食产量达2亿多公斤。
  秋收一结束,全县立即掀起了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参加省政府提出的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活动。这个秋冬,全县完成土方13000多万立方米,人均完成土方62.8立方米,各项指标达到省第一届“大禹杯”竞赛标准,夺杯而回。
  灾后的第2个秋天,全县人民又参加了省政府农田基本建设第二届“大禹杯”竞赛活动。
  中央气象部门预测:第二年干旱已成定局。盘山县又紧密围绕抗旱安排工程项目。
  这年秋天,全县9个场乡出动1.5万人开上“双绕、西绕”(盘山县2条骨干引水渠,供水面积水田40万亩,苇田25万亩)水利工地,搞起了清淤会战,一个月完成土方量93万多立方米。结果在第二年大旱的严峻情况下,“双绕、西绕”这两条引水工程充分显示了节水抗旱的工程效益。同时,全县组织5000人大搞排水系清淤,完成县级骨干工程8项,乡级骨干工程 103项。动用土方802.1万立方米。缓解了回归水不畅的矛盾。
  省第二届“大禹杯”竞赛活动工程及效益的记录簿上记载着这样字句:
  “盘山县通过参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取得的明显效益是:防洪工程,由原来5年一遇,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田间工程;在抗旱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农田建设促进了粮食生产,水稻插秧比往年提前10天,粮食产量达2.9亿公斤,比上年增产24%,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省政府召开的第二届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活动表彰大会上,盘山县又夺得金杯。
  198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授予盘山县为全国农村水利建设先进县,奖给金牌一枚,并在盘山县召开全国北方地区15省农村水利建设现场会。
  盘山县连续两届夺杯,又荣获金牌县。成绩和荣誉面前不自满,去年秋天全县又拉开了第三届杯赛的序幕。一秋一冬,加固三座平原水库,堵截7条河流,保证水田适时育苗、插秧供水,夺得了90年代第一年的粮食大丰收。
  一连3年的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考验了盘山县的干部、锻炼了盘山县的群众,造就了一支叫得动、冲得上的水利大军。
  喜彬乡乡长张秀山,为改变喜彬乡的农田面貌,黑天白日地奔劳在全乡的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地上,和群众一样出工挖沟,扔土方。
  甜水农场南郭村有个孙兆文,转业到地方后,组织上安排他在县组织部门工作。可要改变家乡的农田面貌是他参军前的夙愿,他放弃做干部,不要了城镇户口,做好了妻子回乡的工作,毅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和父老乡亲一起建设家乡。原有的农田工程被大水冲毁,他重新规划,并近乡亲们一起挖土方一起打冻块,如果要计算他干的土方量,就是一台拖拉机也够干半月的。去年秋季在青年水库出工,农场从管道局请来的D 50型挖掘机掉在取土坑的冰水里,如果被水淹了,损失不下50万元。外找车拖已来不及,急得司机和农场领导直打转儿。他二话没说,大喊一声:跟我下!二十几名群众在他的带动下,跳下没腰深的冰水里,硬是把车用石头给垫了起来。
  ……
  90年代的第一个金秋,盘山县干部群众怀着丰收的喜悦,又按照省市政府的部署,以抗旱为中心,以增强调蓄能力为重点,以创优质工程和建设标准条田为内容,以农建杯赛为龙头,以实现三个效益为目的,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组织千军万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他们坚持水、路、林、田、村、屯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办法。以改田和配套工程为重点,治理“三条线”(沟盘公路、盘台公路、盘海公路)面积30000亩,实现“三化”,即:农田条田化,配套标准化,农道、支渠林网化。奋斗三年把全县全部实现标准条田化。
  10月15日,在盘高公路这条线,统一、陈家、喜彬、高升四个乡镇以创优质工程和建设高标准条田为内容,向低产田开战。四路大军、1.5万名强将精兵冲上了水利战场,以每天近百万立方米的土方量递进,50000亩低产田面积的改造目前己见雏型,边改造边配套,147项工程也日以继夜的加紧施工,保证改造、配套工程同步。看到这治理后的渠渠相接、沟沟相通的标准化条田,谁个不赞叹今日盘山人战天斗地的风采。
  副县长张清和对记者说:对于这条线的治理,过去只是想过,但因工程量太大没敢干,今年秋季我们干部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干劲,激励了县委、政府两个班子决策,于是我们想大的,干难的,“三条线”齐开战,并在今秋完成配套建筑3200多项。听了县长的介绍,我被惊呆了,工程量这样大,配套数量这么多,时间这样紧,质量上还要保证标准,这在盘山县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干呢?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这是盘山县委向全县各级干部提出的联系群众,密切干群关系的一条准则。在今秋的水利工地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我们的领导干部带头甩锹筒。10月2日县委、县政府,组织了13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到陈家、喜彬两个乡,每人10立方米任务,参加农田建设劳动。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县长、县政协主席等主要领导哪个不是一身汗一脚泥,与一般干部同样完成所分担的任务。各场乡的干部也都单独搞一片,参加农建劳动,分场的干部同群众一样分土方。甜水农场机关工会干事孙令一同志年过50,患有心脏病,过去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没干过这样重活,这次也下地参加农建劳动。这个场孙家村党支部书记蒋义全,第一天自己挖田间排水干了12延长米,从来不干活的一个小青年看到后深受教育,怕自己干完不成任务,又花钱雇了4个人,帮助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任务。
  在这场秋季水利工程、农田建设攻势展开后,县委召开两次常委会,县政府召开三次县长办公会,讨论研究战役的打法、进程及向纵深发展的措施。在这些日子里,县里五大班子分工负责,分片包干,齐抓共管。县委书记朱延明、县长张要武、县人大副主任王录,基本是天天到施工现场、险查掌握情况,及时决策总攻方向。今秋水利工程、农田基本建设的人数、进度、质量、标准、任务都好于历史上任何一年。
  最近,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盘山县召开,盘山县向到会的各县领导汇报了他们工作及经验,赢得了各级领导好评,称赞盘山县为全省第三届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活动开展,起到了开路先锋作用!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百录
责任者
郭春华
责任者
朱延明
相关人物
张秀山
相关人物
孙兆文
相关人物
张清和
相关人物
孙令一
相关人物
蒋义全
相关人物
朱延明
相关人物
张要武
相关人物
王录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辽宁省盘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