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尖兵的胸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6939
颗粒名称: 石油尖兵的胸怀
并列题名: ——记辽河油田物探公司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盘锦报登载石油尖兵——物探工人的胸怀,第一个叩响了地宫的大门,在荒原上踩出第一行创业者的足迹。
关键词: 石油尖兵 物探工人 胸怀

内容

“谁不留恋城市的繁华,谁不依恋家人的合欢团聚?自从祖国把找油的重任交给我,我的生命就有了新的含义。”
  这,就是石油尖兵——物探工人的胸怀。
  是他们第一个叩响了地宫的大门,在荒原上踩出第一行创业者的足迹。
  (一)
  沧桑巨变,创业艰难。六十年代末期,297、 2120这两支来自油都大庆的地震队首次踏上了辽宁“南大荒”,用隆隆的地震炮声唤醒了这块沉睡了亿万年之久的神奇的宝地。这两支队伍与自身繁衍的2273、 2274两个地震队组建了辽河油田第一支地震大队。现任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周永康担任了首任地震大队队长。
  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当年,找油人住在四面透风的帐蓬,狂虐的风沙把帐蓬掀动得像汪洋大海中的风帆,摇曳不定;粗糙的高粱米、玉米面、半生不熟的土豆就着沼泽、苇塘的“鸭子汤”,人体所需的热量仅仅维持在最低水平。冬天,人们多少次从睡梦中冻醒;夏日,人们又能有几次在蚊虫袭扰中安然入睡?
  祖国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找油人克服了这一切生活上的困难。为了尽快甩掉贫油国的帽子,常年累月奔波在野外,南征北战,顶着星星走,伴着月亮归,把一滴滴汗水、一腔热血献给了大地母亲;把一缕缕情爱、一串串思念丢给了远方的亲人。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物探工人的灵魂。
  物探工人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北征开鲁,南下海滩,风餐露宿。1970年以来,共完成地震测线65730公里。这相当于绕地球一周半的地震测线,为黄金带、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高升、茨榆坨、沈阳筹油田的相继开发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原始资料,为辽河油田的崛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65730公里,这简单的数字里,凝聚着多少地震工人的心血啊。它是地震工用测量花杆一杆一杆量出来的;它是地震工人用铿锵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它是地震工人用汗水和心血一滴一滴浇出来的。
  20年,风风火火地转眼逝去了,当年的地震大队已发展成为物探公司,队伍由200人壮大到4000人。
  20年,地震工人的足迹印遍油田的每一寸土地,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奋斗、奉献,谱写了一曲光彩照人的篇章。
  石油尖兵以发展石油工业为己任,“发扬大庆精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在欢喜岭地区第一次进行了夏季施工。酷暑盛夏,地震工人顶着流火,靠着顽强的意志,人拉肩扛,硬是在苇塘、沼泽、稻田相生的地方拚搏1个月,获得了宝贵的地震资料。为欢喜岭油田每天喷吐万吨琼浆,成为辽河油田的第一号种子奠定了基础。
  石油尖兵装备着先进的电子数字地震仪浩浩荡荡地杀向了内蒙古大沙漠,忍着孤独、干渴和饥饿在大沙漠里驰骋了7个春秋,完成10855公里的测线任务。钻井队利用这资料成功地打成了包1井,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受到了总公司的重视,对打开该地区长期油气勘探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石油尖兵挺进辽东湾,打开了向浅海滩涂进军的大门。地震工人为在浅海滩涂寻找广阔的石油后备储量,战高温,斗风浪,迎着死亡的威胁,在那海水相接的地方奋斗、奉献。5年间,共完成地震测线747.6公里。最近,辽河油田利用这747.6公里的海滩资料和其它资金确定了浅海第一口探井,并已正式开钻。地震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地震工人的夙愿在这里得到了实现。
  (二)
  历史的脚步走进80年代,改革春风给物探机体注入了新的生机,地震勘探步入了全面发展阶段。物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契机,高瞻远瞩及时果断地提出:向管理要效益,向科学技术要效益。
  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为物探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新了国产7510型48道数字仪,引进了96道、120道以及无限次的高功率的数字仪。覆盖次数由原来的12次、48次增加到60次120次。配备了水陆两用车和沙漠用车等特种设备。陆地、海上、沙漠,施工形成了多元化的立体结构,一年四季皆可施工生产。工区既有辽河的深入勘探,也有外围地区的初步勘探。
  大规模的采用三维地震先进方法以及进行高分辨率地震和VSP垂直地震试验,极大地改善了地震资料的质量,并逐渐由辽河内部的二维勘探转入全面三维地震勘探,为辽河地区的精细勘探和深入勘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发现了洼十六等一大批有利圈闭,从而使大洼油田的原油磅礴而出,汇入到了辽河油田的滚滚油流中。
  资料处理手段明显加强,1988年引进了具有八十年代国际水平的1100/72型计算机,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调试、当年生产。在解释研究方面,学习和利用地震层学,由原来的单纯构造解释转变为采用多种地质信息,对一个局部地质体进行沉积相、构造形态、地质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从地震勘探、地震地质资料分析、到探井设计新的工作流程,使地震综合解释由地质研究的从属地位上升为一支完整的勘探力量。
  正是这支科技队伍锲而不舍,锐意进取,利用先进的地质理论和技术手段,与工人们一起,两下西斜坡,三上大民屯,在古潜山中攀崖越壑,在沙砾岩上艰难跋涉,总结出了滚动勘探,滚动开发的经验,认识了复式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规模,终于在震旦亚界中抱到了“金娃娃”。
  20年后的今天,这支科技队伍已由原来的4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为每年物探公司40余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近10年来,共获辽宁省、总公司重大科技进步奖6项,辽河油田56项。
  公司的改革步伐逐年加快。实行了经理负责制,对内部经营承包、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物资管理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政策倾斜一线,调动全员积极性。
  改革,全方位地促进了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物探人靠着“艰苦奋斗、团结求实、无私奉献、当好先行”的企业精神,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获得了辽宁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
  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全面质量管理达标单位;
  计量工作、档案管理、能源管理晋升为国家二级;
  1989年,公司光荣地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三)
  地震工人——这新时代的普罗米修斯在为人类贡献出光明灿烂的物质圣火的同时,也为人类奉献出了文明的、高尚的精神圣火。一批批模范英雄鼓舞和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奋进。
  2271地震队,这支辽河油田老牌标杆队,是伴随着辽河油田发展的脚步成长起来的。20年来,他们靠着过硬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靠着科学的施工方法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靠着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在生产和管理上打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水平,创下了一项又一项新记录。1988年,荣获总公司同工种劳动竞赛“一级队”的光荣称号,19 89年,再上一层楼,夺得了银牌队称号。
  李春峰,这位油田的老模范,20年来,没有休息过一次雨季假,义务献工达12400多个小时,在他的日历牌上只有出满勤。1989年春节,万家团圆、合家欢乐的时候,他一人身单影孤在千里之外的四平市施工驻地嚼着方便面度过了除夕,这样一人度过除夕之夜,他已有过9次。当自己家里着火,母亲去世,爷爷病故,爱人有病动手术需要他的时候,他没有回去。
  是他无情无义吗?不是;
  是他不忠不孝吗?也不是。
  他把整个的悲痛化作对地震事业无限的情意,对祖国母亲无私的爱。
  人称“申铁人”的局劳动模范申龙淳患有严重的痔疮病,1984年进行手术治疗时,伤口还没有痊愈,就告别了妻子离开了家,随队伍远征开鲁。他是一名司钻,他以铁人的毅力跟在钻机后面跨沟、爬坎进行打井。伤口裂开了往外滴血,就用卫生纸擦干再干,愣是忍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干完了一个冬春,为本队夺得石油总公司“铜牌队”称号立下汗马功劳。几年来,由于他所在的地震队冬夏连续施工,他又不愿离开自己的岗位,病始终没有治疗好,带着病风里雨里坚持生产,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钻机,献给了地震事业。
  星移斗转,沧桑巨变。新一代地震工人正沿着他们前辈的足迹,继承、创新、奋进,向新的高峰攀登。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周世新
责任者
周永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辽河油田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