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是奉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6071
颗粒名称: 人生本是奉献
并列题名: ——再论张冬梅精神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6月7日,盘锦报刊登一篇关于再论张冬梅精神的文章。
关键词: 张冬梅精神 奉献 张冬梅

内容

“在那宁静的小树林,我尽情地寻觅,寻觅生活的哲理。我拾起了一片落叶,想起了它无私的精神。是狠心的大树抛弃了你吗?不,是你自己要去做护花泥。”
  ——《寻觅》张冬梅作
  这首小诗,是张冬梅的遗作。从它那朴实的深寓哲理的字里行间,我们更加深刻地看到了张冬梅崇高的内心世界,看到了她那伟大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思想信念,是推动人们采取一定的政治、道德行为的巨大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高尚的坚定性和一贯性。张冬梅愿做“一片落叶”、甘做“护花泥”的无私奉献的先进思想,正是她采取无私奉献行动的强大动力。“活着,就要为群众做些事情,把一切奉献给人民”(摘自冬梅日记)。张冬梅正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坚定而一贯地恪守和实践着这一誓言。
  在张冬梅这短暂的一生中,为群众、为他人做了大量的好事。那些数不尽的感人至深的好事,充分地体现了她那“一片落叶”的奉献精神。她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把这种奉献精神推向光辉的顶点。
  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无产阶级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闪耀着人生价值的光芒。人生价值的概念,来之于价值的概念。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6页)。从这一概念出发,理解人生的价值,那就是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于主体的需要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是个人的人生目的和他的社会实践及其道德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需要所具有的意义。那么,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和行为,是社会需要的,应该给予高度的评价,值得终生追求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在封建社会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因此,等级和地位成为封建地主阶级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心目中金钱就是一切,因此,金钱拥有的多寡成为资产阶级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这些剥削阶级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是偏狭的、自私的,它反映了剥削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是我们要否定和摒弃的。无产阶级的价值观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价值观有根本的区别。它认为:人生价值的标准,决不在于地位等级的高低,金钱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对人民的利益和社会进步事业所作的贡献,在于为人类最崇高目标的奋斗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只有这种无产阶级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公正的、有意义的,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是我们应该肯定和终生追求的。
  这种无产阶级的价值观,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是人们能动的创造力。它是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所表现的创造力量。只有这种能动的创造力,转变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时,价值才真正地在个体身上体现。张冬梅就具有这种能动的创造力。当她做某件好事的时候,哪怕是一件极为平凡的好事,那正是她在进行着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某种创造。这种创造,一旦获得了社会效益和肯定的评价,她的人生就具有了价值意义。其次,是社会的需要性。它是指要看一个人的生活目的和道德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只要一个人的生活目的和道德行为符合社会和社会成员的需要,社会才会通过舆论手段,承认其行为的价值。张冬梅为社会和他人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她做好事,不是“一时一事”,不是“兴之所至”,更不是“为了图点虚名”,而是时时处处在追求着一种真正的人生价值。她的所为,正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的人民所需要,因而,她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她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闪耀着人生价值的光芒。
  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生动体现,它闪耀着集体主义思想的光芒。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2页)。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阶级,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也消灭了人们在根本利益上的对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组成了新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集体的生产目标和义务,把人们联结在一起;集体的理想、价值目标,使人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前进。正是由于这个基点,形成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这种集体主义,与资产阶级的腐朽的利己主义相反,它强调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种集体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存在。但它认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血肉相连,“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种集体主义,主张国家第一、集体第一、他人第一,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297页)。张冬梅无私奉献的思想和行为,正是体现了这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她认为“人活着,应该通过、劳动让全社会的人生活得更美好”,她主张“人~生本是奉献”、“生命在奉献中发光”;她决心“即使是颗流星,也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张冬梅把自己完全溶化在我们的国家、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集体之中。她要为祖国“添砖加瓦”,为集体“燃烧”、“发光”,为人民“鞠躬尽瘁”,为他人甘当“护花泥”。
  这是一种什么思想?这是崇高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伟大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这种崇高的思想、伟大的精神,必定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至于那些不顾国家利益、忘掉集体利益、为个人利益投机钻营的“长者”,恐怕从这里也能受到一点启发和教育。
  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共产主义萌芽因素的生动体现,它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任何社会都不会那么纯而又纯,不仅会有前一社会的残余,而且还会有未来社会的萌芽。社会主义社会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一方面在经济上、精神上、道德上存在着旧社会的痕迹,另一方面还会经常不断地涌现共产主义的萌芽因素。只有大力扶植并使这些共产主义萌芽因素茁壮成长,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逐步推进到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我们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在十月革命胜利不久的苏联,出现了“星期六义务劳动”。它就是一种共产主义的萌芽因素。列宁曾热情赞颂它是“伟大的创举”,是“一种崭新的、违反资本主义旧有的一切惯例的东西,一种比战胜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第143页)在我国,以无私奉献为核心的共产主义萌芽因素,也在不断涌现。工人王进喜、干部焦裕禄、战士雷锋、大学生张华、小学生赖宁……,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为,无一不闪烁着共产主义的火花。张冬梅是一个中学生的先进典型。在她那短短的一生中,也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她有共产主义理想,她认为“没有崇高的理想,青春就将枯萎”,她要用理想之石,“敲出星星之火”;她有共产主义风格,她“以国家利益为先,以个人快乐为后”,她要象蜡烛那样“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她有共产主义精神,她认为“没有拼搏的青春是乏味的青春”,她要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死,要死在高峰上,倒在英雄的行列里”。张冬梅用踏踏实实的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21页)
  人的生命要用时间来计算,可是生命的价值却不能用时间来衡量。张冬梅虽然只生活了十七个春秋,也许有人说她“单纯”、“幼稚”、“还是个孩子”,甚至说她“只是一时冲动,没有什么值得学习”,但是,这铁的事实,这动人的事迹,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既平凡而又高大的形象。就是这个年仅十七岁的青年,却给我们留下了无价之宝。她那愿做“一片落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发人深省,将永远铭刻在具有良知的众多的人们的心里。她那用鲜血和生命点燃的转变社会风气的精神火炬,经久燃烧,将永远成为广大青少年,以及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
  (作者:市委党校 马荣春)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马荣春
责任者
张冬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