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套菇 大有所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5515
颗粒名称: 稻田套菇 大有所为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90年盘锦市农业科研所在1989年进行的稻田地套种蘑菇的小区试验,初步获得成功,为我地区农村致富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种植 试验 生产

内容

盘锦市农业科研所在1989年进行了稻田地套种蘑菇的小区试验,初步获得成功,为我地区农村致富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去年,他们在80301部队盘锦农场的稻田地套种10平方米计180袋的平菇,总产鲜菇44.25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菇4.425公斤。按纯面积计算,一亩地产鲜菇2952公斤。按实际利用面积(栽培时二行菇、一行空白,每亩可利用面积400平方米)计算,一亩地稻田产鲜菇1750公斤。以目前市场销售价每公斤3元核算,一亩地平菇的产值达5250元,扣去成本费,一亩地的经济效益可达3000元。由于稻田套种平菇在水稻封垅之后,所以对水稻的产量影响不大,其减产幅度在1——3%;亩地稻谷的收入可达到300元以上。稻田套菇每亩总收入可达3300元以上。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他们在每个环节上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处理。试验选用的品种是高产质优的“西德32”和“841”;培养料选用成本较稻封垅后的7月中下旬;而温湿度的控制则根据水稻和平蘑的生育需求用水来进行调解。由于平菇在整个生育期内需要的温湿度适宜,郁闭条件好的生活环境,而稻田从封垅到籽粒形成阶段的田间小气候基本能满足平菇所需要的生境条件,再加上水层调控合理,因而获得了较高的产量。
  稻田套菇是一项新技术,方法简便、容易掌握、技术也不复杂。产品除了食用与盐渍保鲜外,还可就地加工成罐头。应用这项技术不但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调解和改善人民生活,我地区稻田面积达156万亩,在平菇栽培的7——9月份又处农闲季节,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稻田套菇是农村致富的一条新途径,在我地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韩太开 张素霞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韩太开
责任者
张素霞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