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呼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4895
颗粒名称: 爱的呼唤
并列题名: ——为二少女捐款治伤引起的思考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90年1月3日盘锦报登载关于吴家中学张冬梅、徐艳梅、齐跃三少女勇斗歹徒为他们捐款治伤引起的思考。
关键词: 中学生 歹徒 捐款

内容

孙波 本报记者 杨成森
  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自从吴家中学张冬梅、徐艳梅、齐跃三少女勇斗歹徒的悲壮场面闯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感情的波涛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大概我们也是家长的缘故吧。是啊,哪个儿女的冷暖安危不牵动着家长的心,古来如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一针一线,缝的是慈母一腔深情。“无情未必真豪杰。”则表达了父亲之爱。
  在我们古老的国度里,一代一代这种天然的爱,是那么纯朴,那么挚诚,那么可歌可颂。
  然而,今天,这种父母爱子之歌,应该赋予它新的内容。不知怎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总在驱使我们,把连日来发生的事情告诉人们。
  身负重伤的齐跃、徐艳梅没钱治病的消息,借助新闻媒介传播出去以后,震颤了社会的心弦,人们纷纷解囊相助。
  在团市委捐款办公室,我们看到这样一封信
  团市委:
  从电视得知两名受害女学生仍未痊愈,为她们早日康复,特献款50元整。
  此致
  敬礼
  机关一名党员
  这封一目了然的短信,我们竟本然地看了20多分钟。一位不留姓名的“活雷锋”。
  一名十多岁的小女孩,在市委综合楼门前,不知徘徊了多久,她不时伸出两只冻得通红的小手放在嘴上呵气。终于,她找到了团市委,把积攒的20元压岁钱,交给团市委捐款办公室。
  教师,工资虽然微薄,但他们是最先捐献的:“听了少女勇斗歹徒负重伤,我们的心在流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能袖手旁观吗?”
  学生们说:“假如我们是吴家中学的学生,受害的有可能就是我们。”
  还有这么一件事,令团市委捐款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头疼”。一天,团市委来了一个小伙,从提包中掏出100元,放在桌子上。团市委负责捐款的同志问他的单位、姓名。小伙子支支吾吾,不肯“暴露身份”,转身便走了。这时团委的工作人员忽然想起开收据。于是引出了一段寻人故事。团市委的工作人员找了很多单位,终于在市政府找到了这位小伙。可是他仍然不露真情。这时,同在市政府工作的一些人围过来,帮团委工作人员猜测:“小伙是市政府办公室的公务员。很有可能是市长捐的市长不让透露姓名,他能说么?”这一推断还真有点合乎逻辑。
  ……
  团市委自发出向少女捐款的通知后,昔日门前冷落,而今门庭若市,象储蓄所一样,前来捐款的络绎不绝。党员、员、工人、农民、干部、群众向两个少女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市委副书记甄质在住院期间,听到两少女受伤的消息后,特派人捎去他的问候;团省委的领导专程从沈阳到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看望两位少女……
  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一番番感人的肺腑之言,奏响了一曲社会主义爱的最强音!
  然而,在这支爱之歌中也有低沉的音符。
  我们与一些中学生进行了座谈,学生说:“我们确实没有安全感,社会上一些人经常来干扰我们学习,每天晚上下自习父母都得来接我们。”
  面对一张张活泼、机灵、可爱的脸孔在他们美好欢乐的背后,有一层阴影笼罩在孩子们的心头。我们突然可怜起那些接送孩子的家长们!自己劳累了一天,已经够疲惫的了,还得到学校去接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可敬可爱的家长们大家是否想过,是谁让你们劳累了一天,还得去接孩子呢?有的怨“社会风气太坏了”;有的怨“公安机关无能”。可是,你们是否想到过自己的责任呢?
  社会各界向勇斗歹徒的二少女捐款,仅仅是良心的发现吗?不!它在召唤着麻木的人们。
  三少女勇斗歹徒的浩然正气使歹徒仓皇逃跑,现场弃下了作案的自行车。为公安部门迅速侦破这起特大强奸杀人案提供了重要线索。公安人员当天就将凶犯刘建伟、柴树安抓获。
  然而,令公安人员头疼的是,在深挖两歹徒多起强奸余罪时,公安干警找被害人取证,竞比破案还难。
  有个被歹徒轮奸的女子,公安机关费了很大周折找到了她的地址,她死活不见面。其父面带难色说:“孩子正搞对象,传出去怕‘黄’了。”
  就在两歹徒杀害张冬梅、刺伤齐跃、徐艳梅的前5天晚上8时许,大个歹徒刘建伟窜到与吴家中学相距不过10里的牛官村,在人烟稠密的居民区,持刀拦路抢劫扎伤一位村妇,面对20步以外明亮的灯光,女人一声没吭,尽管如此,也没引起歹徒的怜悯,凶残地连刺毫无反抗能力的妇女。
  心理学的“首次效应”表明,犯罪分子第一次作案往往提心吊胆。而刘建伟过去拦路强奸、作案多起。他头次强奸妇女,既没遭到反抗,受害人也没报案。歹徒的惊怕很快变成了侥幸,以后频频得手,更增长了作案恶胆。以至发展到杀人不眨眼的地步。
  倒在牛官村那具身戳44个血洞的女尸,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觉醒吧,可怜的人们,觉醒吧,麻本的人们!
  倘若三少女不敢奋起抗暴,将会全被歹徒杀死;将会象其它不敢报案的少女一样。含垢忍辱、忍气吞生、偷偷抹泪;将会有更多的青春美梦被打破;将会有更多美好心灵遭玷污;将会给更多人留下恐惧……
  人们为三少女伸出温暖之手,是因为她们本能的反抗而同情、怜悯吗?不!她们为社会纯净而斗争的英勇行为,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三少女面对闯进宿舍的凶残歹徒,没有退却,她们站在不同的位置,都伺机同两个歹徒搏斗,掩护一个人跑去喊人。残忍的歹徒恶狼般地扑上来了,她们勇敢地迎上去,狠狠地揪歹徒的头发、挠歹徒的脸……
  正当他们与歹徒撕打在一起时,徐艳梅见机挣脱出来,没跑两步,一个歹徒见势上前照腹部一刀,她丝毫没有感觉到疼,仍以跑百米的速度冲出宿舍。当她喊来人时,自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起不来了,一摸肚子全是血,徐艳梅和齐跃冲出虎口,幸亏团支部书记张冬梅的掩护。张冬梅见歹徒要追赶徐艳梅,死死抱住歹徒,歹徒向她连刺数刀,张冬梅牺牲后,人们还看到她抓抱歹徒的姿势。
  三位少女用生命和鲜血,唤起人们为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斗争。
  如果同邪气斗争的不止3人,而是30、 300、3000、30000……乃至更多的人,歪风邪气还有立足之地吗?
  伸张正义,单靠公安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全社会的人都行动起来。
  ……
  捐款这支社会主义爱之歌,既高亢,又低沉,给人留下深深的回味,它的弦外之音启迪人们,仅仅向三少女伸出援助之手够不够?良好的社会风气,能否单靠捐款来树立?当你遇到别人缺钱时,可以慷慨相助,当你遇到有人受邪恶欺辱时,是否也能奋不顾身呢?
  孔子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古人尚知谋求天下太平之道理,何况集人类一切美好之大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呢?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波
责任者
杨成森
责任者
张冬梅
相关人物
徐艳梅
相关人物
齐跃
相关人物
甄质
相关人物
刘建伟
相关人物
柴树安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牛官村
相关机构
孔子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锦
相关地名
沈阳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