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抗旱中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4814
颗粒名称: 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抗旱中去
并列题名: ——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所长、省水稻研究会副理事长张福涛一席谈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9年12月26日盘锦报登载关于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所长张福涛对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抗旱中去的讨论。
关键词: 科研 抗旱 措施

内容

春〓,过去经常有,但哪年也比不上明年重。每亩水稻泡田插秧正常需水量是250立方米左右,可明年平均每亩只有70多立方米。这的确是个大问题。那么,怎么办?我看主要是两个渠道,一是开源,二是节流。我们所过去研究过一些抗旱的课题,现在该用上了。
  “采用新的栽培措施可抗旱”
  在抗旱的问题上,我们主要有四项成果,都可拿来用上:
  一是壮秧迟栽。这是1980年前后的成果。这种方式主要是稀播、长龄,错开用水高峰期,属于雨养型。
  二是盐碱地旱种。这是1982——1984年研究出来的。这种方法选择盐碱较轻的土壤,播种不用水,小苗4个叶前不灌水没问题。
  三是复种。70年代末期就用过这种方法。这样,一部分水田可以晚栽。晚栽的用早熟品种。
  四是寄秧栽培。这个方法是水少时,先在有限的地里栽上比正常密度大两倍的秧苗,等以后有水时,再移栽一次,一亩变二至三亩。
  总之用这些方法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一般说7月10日左右进入雨季,水情就可好转了。
  “明年还要研究如何开源的课题”
  明年我们准备搞一个课题,研究各个品种水稻的耐盐极限。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呢?以往我们抽水灌田的水,有个盐分限度,正常不超过0.5‰的含OL一量。假设我们把含CL一量放宽行不行呢?如果行,那么,可用的水就增加很多很多,可是现在因为设有科学依据,谁也不敢说可以放宽的话。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农业生产及时准确地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记者 齐世杰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齐世杰
责任者
张福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