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生产效益型”农业务必加速插秧机械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4418
颗粒名称: 实现“生产效益型”农业务必加速插秧机械化
并列题名: ——对盘锦市水稻插秧机械化的思考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11月21日,盘锦日报刊登笔者对盘锦市水稻插秧机械化的思考。
关键词: 笔者 盘锦市水稻插秧机械化 思考

内容

三、盘锦市制约机插秧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实观水稻插秧机械化,不单纯是机械和技术问题,也是综合性的农业生产工序。农民对机插秧的认识程度、领导决心、农民的经济基础、劳动力转移、土地经营规模等等,这些因素必然制约着插秧机械化的发展。从我市现有的具体情况看,制约插秧机械化发展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对机插秧认识问题。虽然实践证明机插秧有很大优越性,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场乡领导和农民缺乏足够的认识。
  (1)承包土地少。有一定劳动力的农户认为,承包的土地有限,插秧时,家里劳动力和少量雇工(或亲友帮忙)够用,用不着搞机插秧。
  (2)部分场乡领导认为:机插秧不可靠、减产。搞机插秧投资大,费事又担风险。手插秧把耀,保擂保收,省心省力,按时完成交粮任务,不用搞机插秧。
  (3)部分场乡领导认为,人多地少,搞农业机械化,剩余劳动力不好安排。有秧慢慢插,大家有饭吃。
  (4)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部分农民认为,插秧时间短,季节性强,买插秧机“半年闲”划不来(实际插秧机每年只用10——15天左右)。
  人做任何事都是认识得越高,动力越大,成功系数越大。领导和农民若对插秧机械化有很高的认识,就会没有资金积极筹措,没有技术主动学习,克服种种困难。所以说,对机插秧的认识是制约插秧机械化发展的很重要因素。
  2、经营的土地规模。实行土地承包后,大片水田划给农民各自耕种,土地经营的规模随之变小。盘锦市户均经营耕地面积8.7亩,人均经营耕地面积2.3亩。农户承包土地面积小,田块又不在一起,分成几块。而插秧机适合于在大面积稻田里作业。从我市购置插秧机的结构看,多属承包土地面积大的农户。实践证明,农户经营水田规模大小,对插秧机械化作业需求程度明显不同。土地面积的扩大,不但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抵抗自然灾害。由此可见,农户经营水田规模不扩大,无疑限制了盘锦市的水稻插秧机械化。
  3、购机资金。发展水稻插秧机械化,必须先投资购置插秧机。购买一台国产插秧机需5000余元。如果按亩产水稻500公斤计算,每公斤水稻按定价和超购价折中为0.38元计算,购买一台国产插秧机相当于13298公斤水稻,即需26.6亩水稻的产量。许多农民是望而生畏。近几年,盘锦市为鼓励农民购买插秧机,市、县、乡政府分别对购买插秧机的农户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增加了农民购买插秧机的积极性。今年插秧结束后,大洼县平安农场新立分场购买8台插秧机,准备下年使用。市、县、乡政府是否继续在资金上扶持农民购买插秧机直接影响全市水稻插秧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4、技术服务和农机队伍。农民购买插秧机前,在想,不会使用怎么办?机械坏了怎么办?事实是,插秧机能否正确使用、发挥效益高低与操作者的技术高低成正比。机插能手崔昌熙讲了这样一件事:锦县一农民新买一台插秧机,怎么试也不好用。请他去,他一看是大中秧用小秧档位,调换档位,立即见效。可见技术服务的重要。为了让买机农民尽快掌握技术,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会影响插秧机械化的发展。
  农机队伍的素质不高,是制约插秧机械化发展的一个因素。农机队伍中有一部分人员对推广农机工作没有认识,不感兴趣。采访中发现,有的场乡农机干部对推广机插秧极为反感,应及时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发展农业机械化很多具体工作要由农机工作人员去做。农机人员不主动推广机插秧,很大程度制约插秧机械化的发展。
  5、农机和农艺。实践证明,农机和农艺密切配合是发展机播秧的重要环节。当前,农机农艺脱节,互相不配合。农艺干部不懂农机,农机干部不懂农艺。不能只看粮食产量多少,不管解放劳动力,发展机械化。况且,机插秧的时间,育秧方法、育秧大小、秧距株距等都与常规不同。这就需要农艺和农机紧密配合、互通业务,才能更快地发展机插秧。
  还有一些因素制约机插秧的发展,比如劳动力转移,插秧机型单一等等。
  四、盘锦市水稻机插秧发展趋向的分析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与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发展相适应。机插秧的发展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因地制宜。还要充分考虑到机插秧技术上的先进性,生产中的可行性,农村条件的适应性。
  从盘锦市的经济状况看,根据有关专家调查预测,当农民收入超过700元时,将对插秧和收割要求机械化。据有关部门测算盘锦市农民人均收入854元(不含二界沟,若包括二界沟人均收入更高)。再加上市、县、乡政府对买插秧机农户资金抉持,我市许多农民已具备购买插秧机的水平。
  从劳动力转移看,许多农业、农机专家认为劳动力转移是制约机插秧的最大问题。可是,盘锦市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有石油(一些农民为油田去做服务性工作)、有苇田;靠海进行水产养殖和捕涝;发展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庭院经济等等。我市农村劳动力向农、工、商、建、运综合经营发展,许多农村劳动力从耕地游离出来,不是无业可从,无事可干。所以,在盘锦市发展机插秧不会过多涉及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从机插秧和雇工插秧成本看,雇工插秧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水稻成本逐渐提高,机插秧价格明显低于雇工插秧。目前许多农民是尽量雇用插秧机,没办法才雇手工插秧。
  从认识程度看,使用插秧机的农户或所见、所闻农户普遍认为:机插秧效率高、进度快、保证农时;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插秧质量,机插秧深浅一致,株数、株距、行距一致,促进秧苗早生、快发;育苗标准化;机插秧增产、增收;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
  从插秧机经营形式看,应当按实际情况,哪种形式适合发展生产力,就采用哪种形式。不应强求一律,单一形式发展。要大胆冲破固定模式,形成个体、联户、集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根据机插秧的实践和农业现行政策,盘锦市机插秧经营形式发展趋向是,个人家庭农场经营形式将具有发展前景。这种经营形式的优越性是,插秧机为自家固定资产,维修及时、好管理、效率高。既解决了自家插秧问题,又可以有偿为其他农户服务。
  从发展插秧机类型看,应以机械化、半机械化并举,以机械化为主、半机械化为辅相结合的方法。半机械化手力擂秧机,经济方便,适舍于经济水平不高、耕种面积小的土地承包户。所以,应该逐步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过渡。
  盘锦市在诸多方面已具备发展水稻插秧机械化的条件。经过理论论证和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这项新技术在盘锦市应用具有可行性。有关领导和都门应认真研究,排除制约机插秧发展的因素;加强舆论宣传,使场乡领导和农民认识发展机插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冲出习惯、传统手插秧的小农经营方式;有关领导机构应继续制定经济扶持政策,从而保证盘锦市机擂秧快速发展。(下)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宁钢
责任者
崔昌熙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
二界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