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机械化 经济商品化 投入社会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4170
颗粒名称: 生产机械化 经济商品化 投入社会化
并列题名: 平安农场平一分场农村经济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分类号: F327.65
摘要: 1989年,大洼县平安农场平一分场在农业机械化上大做文章,走上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农村经济商品化、资金投入社会化的良性循环之路。
关键词: 农业 机械化 农村经济

内容

本报讯(记者张永杰报道)大洼县平安农场平一分场在农业机械化上大做文章,走上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农村经济商品化、资金投入社会化的良性循环之路。
  平一分场是个朝鲜族聚居的分场。1976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之后,分场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178名劳动力中,有35名长期从事第三产业,以农业为主的劳动力只有143人,而且大多是女性和年老体弱者。每到插秧季节,劳动力格外紧张,不得不雇工插秧,雇工费达2万多元。1986年,分场扶持农工李冒廉购买了1台日本产水稻机动插秧机,插秧近百亩,1987年插秧240亩。1988年,分场又购买了5台水稻机动插秧机,同时购进5万个塑料软盘,搞软盘育苗,当年插秧1680亩。今年,分场已拥有插秧机7台,完成插秧面积2000亩,平均日效30亩。使用机动插秧机插秧,带来了“连锁反应”:年省工日1900多个,缩短插秧期10天,亩降低成本25.42元。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今年,分场用使用农机节省下来的资金和部分贷款建起一座生产草酸等化工产品的化工厂,安置剩余劳动力60余人,年可创产值450万元,利润150万元。还有部分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
  机械化和商品化使分场、农工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加,投入能力迅速提高。分场和农工把大笔资金投入土地上、农业机械上、生活环境上,形成了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商品化,农村经济商品化又促进资金投入社会化,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大洼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