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县水稻生产居国内先进水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4076
颗粒名称: 大洼县水稻生产居国内先进水平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大洼这个闻名东北的“南大荒”变成了“南大仓”,成为辽宁省重要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大米生产基地,水稻生产居全国先进水平。
关键词: 大洼 南大仓 商品粮基地

内容

本报讯 (通讯员刘爽 于小明报道)弹指一挥40年,大洼这个闻名东北的“南大荒”变成了“南大仓”,成为辽宁省重要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大米生产基地,水稻生产居全国先进水平。
  大洼县地属退海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然而,清朝的腐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自然灾害严重,使这片土地满目荒凉,沼泽遍布,民谣云:“苇塘里面找稻地,二里半地是邻居”;“地了场光衣裳破,回家等着挨大饿”,这里曾发生人吃人的惨象。到1949年,水稻亩产不足50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大洼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运用科技知识,改造低产田,进行科学种田,创造了水稻栽培模式、双沟插秧模式、稀播稀插模式等先进的种植方式,使水稻生产进入了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水稻生产一年迈上一级新台阶。到1988年,水稻亩产达600多公斤,是1949年的12倍多,居国内一季稻生产先进水平。1988年,新兴农场农民赵春丰创亩产800公斤的新纪录,为大洼水稻生产展示了光辉的前景。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爽
责任者
于小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大洼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