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3920
颗粒名称: 路在脚下
并列题名: ——辽河油田筑路事业艰苦创业展望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10月07日,盘锦报刊登了关于辽河油田筑路事业艰苦创业展望的文章。
关键词: 创业 沈阳 油田

内容

本报记者 李勇夫
  路,路,路!
  一条条笔直、平坦、宽阔的柏油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通向乡村、田野,连贯城镇、矿区……
  路上,车辆鱼贯穿梭,行人熙熙攘攘。
  兴隆台、黄金带、高升、曙光、欢喜岭,连同这些美好的地名——辽河油田“卫星城”,路在不断延伸……南到濒临渤〓的西八千,北至沈阳的大民屯,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石油路”,3000名辽河油田筑路工人用自己的心血和双手,在辽河下游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铺出一条强国利民之路。
  如果把镜头拉回七十年代初,这里的道路是个什么样子?有一套嗑这样形容:“春季翻浆无法走,夏季泥水满道流。一路行车一路难,人叹息来鬼发愁。”
  1970年,辽河油田大规模开发建设在盘锦大地拉开了帷幕,作为油田的先行兵,第一批筑路队伍200多人,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来了,于是,这里的道路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那时候,整个国家正处于“动乱”年代,国穷家贫。但对石油工人来说,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油。祖国需要石油,他们感到身上有干斤重担。艰苦的年代,创业的年代,迎接他们的是重重困难:住的是帐篷、板房,喝的是坑塘水。盛夏,头顶烈日;隆冬,脚踏冰雪。他们的皮肤晒黑了,粗糙了,脚、手冻肿了、冻裂了,人累病了、累瘦了,但他们的意志磨炼得更加坚强了。
  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修的油田第一条土路,东风——于楼路。这条路的土质是清亚粘土,用这种土修路在国内筑路史上还没有前例,被有关专家判为“禁区”。可是他们不听这个邪,大家想办法,开“诸葛亮会”,最后决定烧生石炭掺土,使土质板咸,终于获得成功。
  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修的油田第一条柏油路——霍田路。那是他们用手摆拳石,自己烧沥青,一桶一桶浇成的黑色路面呀!
  人们更不应忘记那一批批乐于奉献的筑路人。
  有一位来自大庆的“老筑路”,他把“铁人”的精神带到辽河,干起活来玩命,人称“拚命三郎”。在一次修路会战中,他一人干了五人的活,由于劳累过度,昏倒在工地,被工友抬进医院。那知,他醒来第二天,刚打完针就偷着跑回工地,任你用一百头老牛也拉不回去。
  在辽河油田筑路公司,象“老筑路”这样的模范人物岂止一个!
  筑路一公司一大队有一个女子养路班,她们有很多职工是沈阳“知青”。沈阳,现代化文明大城市,这里,荒无人烟的“南大荒”,反差多么强烈!人有着固有的本性。谁不想快快乐乐,舒舒服服,美美满满地生活一辈子,看到一些同龄人调回城、去二线,她们也曾动过心,但最终还是留下来。是她们没有门路吗?女工鲁云杰的父亲是省城的一位老干部,凭这个关系,何愁回不了城?但她没有这样做,她的父亲也不希望她这样做。尽管当时有人不理解她。她说:我走了,别人也得来,这里的工作总得有人干吧,那么既然我先来了,还是让我留下来吧。还有她,张文敏,在沈阳工作了多年,可爱人在这里工作,又不愿离开,于是,她放弃沈阳的优越工作自愿调到女子养路班。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隆冬。就是这个女子养路班所在的四中队接受一项艰巨的任务:54人要在100天内完成5900立方米土方量,而她们吃早贪晚的仅用70天时间,超额1038立方米完成任务。这些年来,这个养路班维修的路合格率达100%,全优率达98%,名列全大队之首。
  看看这些可敬可爱的人所走过的足迹,谁还能怀疑她们所付出的巨大劳动代价呢?在这九河下梢、河渠纵横、坑塘遍布的盘锦地区,他们战胜盐碱地、水位高等种种困难,进苇荡、下海滩、战洪水,遇河架桥,见沟修涵,那里有石油就把路修到那里。经过近20年来的艰苦奋斗,他们共修各种路面约1800多公里,桥涵2000多座(道);在黄金带、于楼、热河台、欢喜岭、高升、茨榆坨、沈阳等十几个地区,建成初具规模的干支线工路网;实现了井井,筑站、矿区路连网。
  油田的筑路事业正向科学现代化方向迈进。近几年来,他们先后从美国、日本引进一整套破冻、运输、搅拌、压路等设备。辽河油田的路在延伸,在拓宽,辽河油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奋进。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勇夫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