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抉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3912
颗粒名称: 历史的抉择
并列题名: ——平安农场变革录
分类号: F326
摘要: 大洼县平安农场是个小有名气的地方。风靡全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曾被视为国营农场发展的根本道路,政治建场的典型
关键词: 农场 政治 农工

内容

李尚君
  大洼县平安农场是个小有名气的地方。风靡全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曾被视为国营农场发展的根本道路,政治建场的典型。“远学大寨,近学平安”,在一段时间内,平安农场成了原盘锦地区的一种工具、模式和象征。
  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的时候,记者踏上了这片土地,所见所闻,令人欣喜。扫除“左”的阴霾,甩掉旧包袱,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引下,平安农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这里,一派勃勃生机的田园景色,如浓重色彩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万亩稻浪“压破地皮”;干渠上、路旁的杨柳成林成网;每个村子里,几乎家家盖起了“北京平”和红砖灰瓦新房。到处充满了蓬勃的活力和生机。
  平安人民在痛苦的回忆和欢乐的现实中思考着:……
  昨天的历史
  平安农场位于大辽河岸旁,二沙公路从农场中部穿过,交通方便,有利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多种经营。然而,过去这里在“左”的路线束缚下,人们只能土里刨食,大多数人连温饱都保证不了。
  谈起过去,一位年近六旬、当了几十年干部的老同志颇有感慨地说:解放后的平安农场也曾经历过生产增涨和经济稍有振兴的春天,然而,好景不长,“以阶级斗争为纲”怎容得“唯生产力论”。十年动乱,平安农场又被推上了历史的峰顶,搞起了“政治建场”。在那“大批大斗”的年月里,宁可地里草不拔、肥不施,也要开什么地头批判会、路线分析会,好象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干社会主义”。可直到农村经济改革时,平安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37岁的曹蔡分场村委会张主任对记者说:1969年,我在生产队整整劳动一年,到秋结帐时,结果连买一双靴子钱都没有挣回家。每年供应的粮食到七八月份就吃空了,农工一年一入一两油,只有逢年过节能吃点肉。难道“政治建场”要的就是这些吗?人们迷茫了……
  翻开新的一页
  八十年代初期,联产承包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平安人用惊愕与揣度的眼光凝视着周围。他们面临着一场痛苦的抉择,——否定自己的“光荣”过去,重新回到现实的土地上,搞经济改革,走上了土地承包,放手发展商品经济的道路。
  平安农场统计表记录着这样一组数字:1978年粮食总产量1586.5万公斤,亩产462.5公斤,工业总产值95.3万元,副业纯收入21.2万元,人均收入452元;1988年粮食总产量2835万公斤,亩产614公斤,工业总产值1100万元,副业纯收入2932万元,人均收入950元。
  曹蔡分场在农村改革前,是个有名的“国救”村。几百名农工群众终日在2000亩土地上辛勤劳作,早上5点半,中午嘴含饭,晚上加班干,尽管这样,还是难以填饱肚皮。农场只得年年为这个村补贴十几万元。1983年,是承包的第一年,农工群众的干劲和积极性如爆发的火山,一下子都进发出来,加上风调雨顺,获得了有史以来的大丰收,粮食亩产达到650公斤,蔬菜亩产超万斤。人均收入700多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到去年,这个分场实现农业收入40万元,庭院经济100万元,多种经营80万元,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收入达到1130元。
  改革给平安人带来了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
  在走访平一、建设、曹蔡等分场时,记者见到:很多村民家里摆着新式家具,几乎家家有了电视机、收录机,不少人家有了彩电、冰箱。一些人家门前停放着自家的汽车、小四轮和崭新的摩托车。
  为什么祖祖辈辈穷不出头儿的农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短短十年内就神话般的变富了呢?
  “不是俺有能耐,是党的好政策让大家有能耐”。这是农工尹希会的肺腑之言。他是平安农场的劳动致富典型,今年45岁。过去他一贫如洗,一家8口人住在东倒西歪的破草房里。如今,他盖了6间新瓦房,家里承包了10亩园田地,又搞了1200平方米大棚,从1985年以来,年年收入超万元,屋内摆设丝毫不比城里人差。前些日子他女儿结婚,老尹光陪嫁妆就花掉近万元。
  记者在田间地头及老乡家中,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儿就是“自由”。他们说,过去捆在一块儿不自由;现在可好啦,只要不违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个名叫孙亮的农工说:“我们这里地处大辽河岸边,村民有打鱼的传统,可在那大批大斗的年月里,谁又敢有‘越轨’行为呢?人们只得守着金碗要饭吃。是党的好政策使我们绝路逢生。就拿我来说吧,家里承包10亩稻地,一年只出百八十个工,其余时间到河里打鱼,每年可额外收入1000多元”。
  当然,平安人对“自由”的深刻理解是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的。长期视为“政治建场”的样板,在“左”的影响下,把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当做社会主义。种点叶、大蒜就被“割尾巴“,甚至带块手,穿件好衣被也被批为“资本主义倾向”抚今追昔,人们怎能不对心灵和行动“目由”感概万千呢?新的现念新的追求
  平安富多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冲击下,他们环顾外部世界,感到平安这地方还富得不够。他们说:吃饱了肚子,住上了新房子,手头还缺少足够的票子。商品经济的新意识就这样闯进了平安人的心扉。
  平一分场是个朝鲜族比较集中的分场,这些村民大都是在日本侵略中国时先后迁入的。历尽沧桑,只有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才安居乐业,生活逐步走上富裕道路。现在,这个分场人均收入超千元。但他们没有满足,去年初通过群众集资办起了尿醛树脂胶厂,当年实现利润15万多元。这不仅满足了40多名富余人员就业,而且又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资金,迈进了以副养农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在平安农场,他们第一个用村办企业利润为每个农业人口和每亩地减免了0元钱费用;又在村里修了1900延长米矿渣路:为学校购买了10吨取暖煤,垫平6000平方米的操场。今年,平一分场又投资十几万元建起了近500平方米的新厂房,让村办企业更上一层楼。
  建设分场退休职工辛金择是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他今年65岁。党的富民政策象一股春风抚平了他脸上的皱纹。他在建设分场第一个办起了养鸡场、养兔场,又搞起了庭院经济。发展商品生产使老辛尝到甜头。为让乡亲们掌握致富信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987年,他自筹资金1000元,在自家办起了图书室,藏书近千册,订了五种报纸、六种科技刊物,免费让大家阅览。去年,老辛在调查市场信息后,又会同其他3人办起了铸造厂。工厂实行股份制,当年创产值10万元。
  平安农场,作为原盘锦地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典型,如今,正在迈向商品经济的轨道,这,就是历史的抉择。
  执行编辑李凤艳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尚君
责任者
李凤艳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大洼县平安农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大洼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