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突击手的反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3899
颗粒名称: 老突击手的反思
并列题名: ——来自盘天化重点工程系列报道之三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10月05日,盘锦报刊登了盘天化重点工程系列报道之三。
关键词: 工程 工地 企业

内容

在盘天化工地2000多名建设者中,有一部分是当年建辽化的突击手,而今他们又成了建设盘天化的骨干力最。
  在盘天化工地的“龙头”——裂解炉工地,我认识了陈秀岐。昔日建辽化时,他是个徒工。而今,他可不一般了。当上了九化一处机装队的行政队长,承担起安装“龙头”的重任。
  虽然,他不过37岁,但老成持重,工人们评价他:“具有80年代人的风采,又有50年代人的影子。”
  回忆建辽化时,他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傅。就是现在,一提到他的成长过程,。他总把成绩归功于“师傅培养得好!”在我所接触的老突击手之中,他们心中最高大的形象就是师傅。大概这是老师傅、老党员无私地把技术传授给他们,同时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了他们的缘故吧。“那时,我师傅象头老黄牛似的,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可是这样做不但没得到好,还被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我们看着这位老党员挨整,真气不公!……这些年好了,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可是,社会上一些人跟我们那时不一样了,把钱看得很重,不给钱,就不干。咱国家就爱犯这一左一右的毛病。要说重视思想工作,就忽视经济工作;要说重视经济工作,就忽视思想工作。”
  “过去,把思想政治工作比作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啥叫‘生命线’?就象生命那样重要!谁丢了它,准就没有生命!就拿动乱中的盘天化工地来说,工人起早贪晚,加一个班(至少3个小时)才一元钱,可工人为啥还拚命干呢?这劲头是甩金钱所能刺激起来的吗?”
  在盘天化工地的九化建、三化建,他们也推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但他们没有把这当作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唯一手段。他们的眼睛盯在了曾被重视又被放弃了的一片广阔而近乎荒芜的精神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九化人、三化人,不管遇到什么风浪,他们始终不动摇地去开拓。终于,他们用几代人的智慧、力最凝成了,自已的企业精神。
  “团结、拼搏、争优、创先”,这是九化的企业精神;“开拓、拼搏、严细、求实”,这是三化的企业精神。
  在动乱那阵子,一些人看着盘天化工地矗立起的这些标语牌,说,“现在谁还讲这个”,“纯粹是空喊口号”……陈秀岐说:“每当听到这些议论,我们心里难受啊!”
  是呀,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心态很不正常。美丑不清,好坏不分。仿佛谁用血汗挣钱,谁就没能耐;仿佛谁能歪门邪道赚钱,谁就光彩。本来工人是企业的主人,而有些单位的厂长与工人成了雇佣关系,闹出偷厂里的东西、砸厂里的机器的恶作剧。导致这一切的根源何在?
  这些年,我们丢掉了思想政治工作,党的一些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也被当做过时的旧观念一并“更新”掉了。
  然而,恰恰是这些有着党的优良传统的人,动乱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中国之所以不变色,是因为中国有这么一代代对共产主义事业忠实可靠的人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成森
责任者
陈秀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