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3774
颗粒名称: 小城故事
并列题名: ——盘锦老区的变迁
分类号: G210
摘要: 盘山有史80年,建国前40年,建国后40年。历史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值得玩味的数字。
关键词: 街道 居民 楼房 历史

内容

盘山有史80年,建国前40年,建国后40年。历史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值得玩味的数字。
  1909年,清政府设盘山厅,是为这一退海之地建制之始。据考证。当时盘山有一土城墙。城周260步,城内有居民200余户。1913年,民国政府改盘山厅为盘山县。此后历经北洋军阀、伪满洲国、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到1948年,盘山建成了什么模样呢?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盘山”告诉记者:南至河沿,北至规在的红旗街,东至现在的育红路,西至现在的辽河路,这长宽不到二里半的地界内,几百所破烂不堪的矮房。几条又窄又弯的胡同。就是这个县府所在地的全部家当。这之外就是荒甸子了。辽河路以西是埋死人的坟圈子,因此,旧时盘山人都知道“出西门”是最不吉利的话……
  据1948年新成立的民主政权所做的统计,当时盘山县城和田庄台镇的房屋总面积是15734平方米。这个数字还不到目前我市城镇房屋总面积的1%。那时的房子大部分用土坯建成,稍微好一点的是“里生外熟”——墙壁的里层是土,外层是砖。最好的是伪满县政府留下的一所小庙样的建筑物。老百姓窗户上贴的是白纸,刷上豆油。富裕人家在窗纸中间镶几块玻璃,穷人家只好拣回块玻璃碴糊在窗纸里当“猫眼儿”用。
  新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建设新盘山的。
  1955年,盘山县城内实施了著名的“井字规划”也就是在这片破烂摊中开出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各两条路来。这四条又窄又短的土路,以现在的眼光看好象算不了什么,但这是盘山历史上第一次有规划的市政建设,为后来的盘山发展理出了一点头绪。
  六十年代末,盘锦地区政府成立之后,盘山城区的建设开始了大发展时期。1969年在渤海路南段铺设了第一条沥青路面,后来又陆续铺设了红旗街和辽河路。一批具有那个时代建筑风格的楼房——地区办公楼、招待所、报社办公楼、红旗剧场等相继落成。辽化的建设,九化建、二局四公司等一批中央、省直属单位的迁入使盘山在规模上开始向西,向北扩展。
  盘山面貌发生巨变的时期是建市以后这几年。老区内仅黑色路面就铺设了20余万平方米全部主要街道都变得舒展平直。新华街的打通育红路、胜利街等重要区段的改造,都是居民盼望已久的大事。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老盘山曾非常动感情地说:“我做梦也不敢想,在我这辈子盘山会变成这个样子:下雨天走遍全城的主要街道,两脚可以不沾泥!以前,这地方可是陷在泥里拔不出脚来啊1”街道两旁的建筑一改以往式样单调、色调灰暗的老面貌新建了许多设计新颖、色调明丽的楼房。百货大楼、五交化大楼、辽河商场的雄伟民族商场的别致,艺术馆的俏丽,都为建筑界人士和市民所津津乐道。几十幢这类建筑物错落有致地排列于通衢大街的两旁在我们这个一度被人们谑称为“盘锦村”的地方,初步塑造出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在我们脚下,还埋着气魄宏大的肉眼看不见的工程: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道,流淌着从数十里外引来的石山清泉水;四通八达的天然气管道给千家万户送去这没有灰渣的上等燃料;密如蛛网的输电线路,使街道两旁的高压钠灯、玉兰花灯、居民楼房的吊灯、台灯放出光明。功率强大的排水系统,保障着城区的整洁和雨季的安全。历史上喝泡子水、吃稗子籽的盘山人,现在喝着清冽甘甜的泉水,吃着本地产的上等大米呼吸着工业大发展后仍然没有受到污染新鲜空气。有多少外地人,由衷地羡慕我们这个小城的生活,惊叹我们这儿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盘山小城,两个40年,一本明白帐,任何人都可以掂出其中的份量。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史绪栖
责任者
翟学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