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如何再上新台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3454
颗粒名称: 粮食生产如何再上新台阶?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8月26日,盘锦报刊登一篇盘锦市粮食生产如何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水稻 科技

内容

被誉为“南大仓”的我市,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水源丰富,适于发展水稻生产。这里水利工程配套,农民种稻经验丰富,已经成为我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去年全市粮豆总产6.8亿公斤,其中水稻产量6亿公斤左右。那么,我市粮豆总产能否达到10亿公斤?出路又在哪里?我想,陈了要依靠党的好政策外,还要靠科技、靠投入、靠措施。
  一、以辽河三角洲开发为中心,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增加粮田面积。辽河三角洲的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拉开序幕。我市是三角洲的主体,经过5年的综合开发,可垦荒地30万亩,生产水稻1.25~1.5亿公斤,改造中低产田50万亩,可增产粮食0.75亿公斤。
  二、以科技为先导,进一步提高现有粮田的单产量。现在,政策对路,农民种粮积极性倍增,科技应成为发展农业的先导。有人会问:我市粮食平均单产在600公斤左右,还有发展潜力吗?回答是肯定的。我市就曾有过亩产825公斤的高产典型。因而,充分发挥各级技术推广队伍的作用,在推广模式化栽培、节水栽培、配方施肥的基础上,不断更新高产良种和喷施激素应该是以后科学种稻的重点,这两项技术的增产率都在20%以上。尤其对激素的使用,应当象施化肥一样,让群众认识并充分利用起来。只要种稻的综合配套技术实施,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就可增产一亿斤粮食。
  三、以水稻生产为主体,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正如副市长刘洪滨所说的那样,在今年如此干旱的年份,水稻长势这样喜人,说明我市种稻的潜力是巨大的。石山井灌区和近年在高升、棠树等一些场乡打井种稻的实践已经证明,旱改水是增产增收的途径之一。我市(包括油田和西四场在内)还有约21万亩旱田,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旱改水面积还是行之有效的。
  四、以服务为重点,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近年乡镇企业、服务业和多种经营在我市蓬勃发展,已有约46%的劳动力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这将对提高粮食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而近年来我市家庭农场及种粮大户的兴旺发展,已说明在我市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是很有前途的。以服务为主的翻、耙、脱、运等环节都实行了机械化,但机插秧、机收割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因而,发展服务环节上的联合来追求某种规模效益,以有偿服务为重点,发展机插秧和机收割,既能节约劳动力,也是符合我市实际的。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建明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辽河三角洲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