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丝万缕总牵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3080
颗粒名称: 千丝万缕总牵情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89年7月18日盘锦报登载关于工厂发展经济的文章。
关键词: 企业 生产 经济

内容

本报通讯员 段维新
  常海波与玻璃纤维缠在一起。它被他的虔诚和智慧所降服——为他编织了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花环。他依靠它,拯救了一个濒临倒闭、亏损23万元的“丑小丫”,使它出落成一个如花似玉的“俏妹子”,九年间累计实现利润20.7万元,上缴利税61.2万元,固定资产由12万元变为240万元,“明星企业”、“小巨人企业”等桂冠翩翩飞来……他个人也被评为省、市、区劳动模范和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有人说他是幸运的,然而,有谁知道在这成功的背后凝结着多少酸、甜、苦、辣呢?
  1978年年仅36岁的盘山县城郊公社工业办主任常海波被委派到连年亏损的纸浆厂。这个厂60多名职工,一年光开工资就得两三万元。到任后,他带工人做豆腐、生豆芽,历尽千辛万苦仍然扭转不了亏损的局面。无奈,他眼巴巴地看着职工们哭丧着脸走出厂门。他的心在颤抖,他不愿让职工沦落为失业者,但自己又没有回天之术。工人放假了,厂里只剩下他和4名留守人员。常海波整天苦思苦想着。他打开所有“频道”,搜集各种经济信息,以求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一天他打听到魏家来了一个在辽阳麻纺厂做供销科长的人。于是,去和他接洽。那人告诉他,办麻袋厂需要投资370万元,不可轻举妄动。他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他又想上马猪鬃厂,去盖县考察,但终因原料无来源,此事又搁浅了……
  几经周折,他没有灰心。差不多是走投无路的常海波又打听到一个消息:本村的李巨茂在营口玻璃纤维厂当厂长。他马上赶到营口同李会晤并参观了玻璃纤维布生产线。老李热心地对他说:“家乡办玻璃纤维厂,我愿提供原材料……”从此以后他便和玻璃纤维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想到,辽河油田每年要缠包管线的玻璃布很多,上马玻璃纤维布厂企业一定会兴旺起来。
  没有购买织布机钱,他便到坐落在本县的东北送电二厂区借来15万元,然后又去鞍山考察议定设备。然而,当常海波到公社汇报这个项目时,却被有关领导一口否决了,让他把钱送回去。常海波如堕五里云烟,百思不解。难道几个月的辛劳奔波竟是这样没有一点价值吗?
  他依然踌躇满志,奋进不已。县渔场得知他的处境,便邀请他去。晚上,常海波一寻思,觉得自己走了,对不起企业,更对不起对他满怀希望的职工……正当他丝丝缕缕缠缠绕绕的时候,公社有了新的意见,告诉他,办厂也行,得自己筹集资金……嚯,60多名职工一下涌到他家。当场有40多名职工站起来说:“我们宁肯求亲靠友,也要集点钱,你就放心大胆地干吧。”常海波哽咽了,眼角流出泪水……
  但局外却有人说:“常海波疯了,敢拿大伙的钱办厂,等他亏了那天,去跳养鱼池喂鱼吧!……”。常海波手捏群众的血汗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我真担心……”妻子有些忧虑。而常海波怎么能怯阵呢?他没理由不〓
  有了钱,设备很快引进来。但没有技术可不行。常海波又带领10名工人到营口学习。住宿时,就近的旅社每夜宿费两元四,常海波嫌贵,他便与工人一起住进了一宿一元二的旅社。房间潮湿,潮虫乱爬,他们忍受着。就这样仅用七天时间他们就掌握了织布的基本操作要领。
  1980年6月,玻璃纤维布厂正式投产了。常海波手摸着织出的千丝万缕,思绪万千,欣喜的泪珠伴着机器的喧嚣敲打着新生活的节奏。投产3个月,织出21万平方米的玻璃纤维布,完成产值12.5万元,工人领满了工资,厂方还净剩利润9000元。
  1983年玻璃纤维布厂年盈利25.2万元,这一爆炸性的新闻,使那些怀疑常海波的人目瞪口呆。常海波对职工说,企业有了钱,但不能乱花钱。随着石油化工业的发展,玻璃纤维布已成了短缺产品,我们应干当前想长远,不断扩大玻璃纤维布的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他提议上马“铂金拉丝炉”,得到了职工的支持。就这样,常海波又三下双辽,考察论证,带领工人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春节时,他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吃住在工厂,和请来的技术人员一起绘制施工蓝图。他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技术改造;一边招收新工人,一边进行培训;一边组织购进抽丝原料,一边源源不断向外销售产品。他带领职工昼夜轮班工作。新厂房原计划要用一年时间,可只用105天就竣工了,设备安装随之结束。高性能的铂金拉丝炉,连续不断地吐丝拉缕,象似在报答常海波及其工人们的辛勤劳动。常海波站在一旁久久微笑着,而他宽阔的胸膛中所蕴含的感情也如同这绵绵布丝……。
  当年全厂盈利35万元,收回投资92%。此后,又投资60万元购进了织布机、并捻机及一系列配套设备,使之成为拥有36台织布机,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玻璃纤维布厂。企业由一个微小的“颗粒”滚成一个硕大的晶莹闪光的“雪团”。
  “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廉,你廉我新”,这也是常海波的经营之道。由于辽河油田和其它石化企业缠包管道在实行工艺改革上,用黄甲壳代替了玻璃纤维布,市场上玻璃纤维布出现滞销。常海波通过及早预测得到信息,决定通过横向联合进行玻璃纤维布的深加工,以求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他从营口玻璃纤维布厂求得援助,又以快节奏、高效率上马玻璃纤维风筒布生产线。1988年,常海波与中国第九化建公司联合,新上了岩棉保温被生产线,又与秦皇岛的玻璃纤维厂联合生产树脂砂轮增强网布……玻璃纤维编织着更广阔的前景。1988年玻璃纤维布厂实现产值280万元,是建厂初期的32倍;实现利税65万元,是建厂初期的72倍;职工人均年工资达2000多元,比建厂初期翻两番还多。企业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工厂。
  常海波以动求进,以进求展。现在他筹备安装两台铂金拉丝炉和4台陶土坩埚,上马生产玻璃纤维方格布、网格布生产线。
  看来,常海波与玻璃纤维的情结是千解万解解不开的,他就象这织布机,对生活的厚爱有如吐出的千丝万缕永无尽……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段维新
责任者
常海波
相关人物
李巨茂
相关人物
李会晤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辽阳麻纺厂
相关机构
辽河油田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盖县
相关地名
东北
相关地名
营口
相关地名
秦皇岛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