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官”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2586
颗粒名称: “牛官”的故事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写了兴隆台区渤海乡牛官村大棚专业户张凤桥的致富之路。
关键词: 大棚 牛官 致富

内容

今年4月,春暖花开时节,我来到兴隆台区渤海乡牛官村,采访了全区闻名的大棚专业户张凤桥。
  解放前,牛官村的农民连牛都买不起。他们出于对生活的向往,把自己的村子叫“牛官屯”,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梦想当牛官。只是牛官屯无牛,便成了一怪。解放后,虽说生活达到了“温饱型”,但是,祖祖辈辈的追求“每家一头牛”,仍无法实现。张凤桥,这个“小牛官”目睹这种现状,于1977年毅然离开了牛官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希望通过“当兵”,离开这里,并摆脱“牛官”的身份。然而,1980年,他背着沉重的背包,又返回了牛官村。这时,牛官村面貌依旧。如果说非要找到什么变化,只有一个:由于“三厂”工业区的建设,“牛官”吃饭的“饭碗”——耕地越来越少。他的心,凉了。
  父亲深沉地对他说:“凤桥啊,你当兵3年,为保卫国家尽了义务,没功劳,还有苦劳呢!去找找政府,混个工作,离开这穷地方吧。不然,对象都不好找哇!”
  他心里翻了个儿:我何尝不想找个工作,可是,国家也有困难哪。就在他左右徘徊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来到他家,和他唠起嗑来,问他有何打算。领导的关怀,使他增强了信心。他说:“我要靠自己的双脚,走出一条富路,带领老少爷儿们致富!”
  话好说,事难办。这路,该怎么走?他左思右想好几天,最后,把点子打在了塑料大棚上。然而,搞大棚,全地区没有先例,无“经”可取。同时,资金紧张,全家所有的钱,只是他那100元复员费,这点钱,还不够买塑料布的呢。正在他犯愁时,民兵连长发动全村民兵凑了300元钱,送到他手中。他望着村里弟兄姐妹的这份情义,流下了热泪,决心走好这条路,带领全村人致富。
  冬去春来,他经过多次研究、建筑,牛官村的第一个大棚诞生了。他日夜守在大棚里,精耕细作,潜心研究,脸庞消瘦了,大棚里却长出一簇簇鲜嫩的青菜。他又买来大批农业技术资料,狠攻管理技术。初春蔬菜淡季,产出了第一批鲜菜。这一年,他的大棚收入达2500元。
  有了钱,他又建了一座大棚,搞扩大再生产,年收入5000元。几年来,他的大棚收入年年增加。到去年,大棚加上种地的年收入达万元。
  他走出致富路的同时,把手伸向了村里的兄弟姐妹。他走家串户,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他们缺钱,他说:用我的。他们缺技术,他说:我教。深更半夜,他仍在指导人们建大棚,手把手地教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家家户户都扣起了大棚,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棚村”。昔日连牛都买不起的牛官村,现在花掉买一头牛的钱连眼睛都不眨。彩电、收录机、冰箱已不是什么新鲜物。过去盖“牛棚”的地方,现在竟冒出了“小洋楼”。
  采访中,张凤桥激动地说:过去,我怕当“牛官”,现在我愿当“牛官”。因为党的改革和富民政策,使我们这些“牛官”奔上了富路,我们这些“牛官”,扬眉吐气啦!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由春成
责任者
张凤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