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苇荡泛翠百鸟争鸣——写在辽宁爱鸟周的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2340
颗粒名称: 让苇荡泛翠百鸟争鸣——写在辽宁爱鸟周的话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5月7日,盘锦日报刊登一则关于呼吁保护鸟类的文章。
关键词: 辽宁 爱鸟周

内容

众人皆知鸟儿是人类的朋友,益鸟凡能啄食害虫,保护粮食。一只灰喜鹊一年可以吃掉15000条松毛虫;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消灭1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1吨的粮食。许多的鸟儿都有啄食苍蝇、蚊子、牛虻等昆虫的天性,对于保护环境卫生能起到人力所不及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鸟儿的存亡已成为自然生态环境优劣的标志。百鸟争鸣、莺歌燕舞,人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工作是多么理想,反之,如果鸟儿都不能生存,人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工作那将是莫大的悲哀。
  历史上盘锦这个地区鸟类资源非常丰富,当地流传着“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歌谣,极言自然野生动物之盛。那时,潮沟河流纵横,坑塘泡沼棋布,滋生了大量的浮游生物,供养了丰富的鱼、虾、繁衍着多种飞禽走兽,大片的芦苇荡足以使它们蛰伏藏身。由于人烟稀少,没有任何干扰,可以安安静静地在这里安家落户。成群结队的候鸟路经此地或入水捕食,或停歇滩涂;不愿离开的留鸟更可以在这块自由的天地间任意活动。近年来,人们才象发现新大陆似地惊呼世界上仅有仅千余只的丹顶鹤竟有百余只栖落在盘锦。实际上在这之前有更多的珍禽造访此地,只不过那时没有记载罢了。就连天鹅大鸨都有人见过落脚这里。丹顶鹤实在不是这个地区历史上罕有之物,据历史资料记载,这个地区过去曾有各种鸟类200多种,而最近的一份资料讲我地区有鸟类100多种,数字的下降不仅仅是资料的统计,在盘锦生活的人,恐怕谁都有感觉,这种现状只是没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双台子河口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对此痛心疾首。他们大概地分析了一下盘锦鸟类资源减少的原因:苇塘、田地烧荒的野火,不仅毁灭了大量的虫卵蛾包,也使鸟儿的隐身物、筑巢物荡然无存;许多人下塘捕鱼、炸鱼、毒鱼,使鸟儿觅食困难,甚至发生连锁中毒;一些人存在“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观念,酷捕滥猎,捣巢灭种,使鸟类资源遭到破坏;一些落地油管理回收不当,污染水域草丛,工业排污日益增多,农药、化肥下泄,污染水体环境,影响了鸟类资源再生、补充,对鸟儿构成严重威胁;大规模的垦殖拓荒工程,使喜静躲嚣的鸟儿生存空间缩小,造成了趋赶和灭绝它的势态,使它们向海边紧缩,走向绝境。
  在开发建设新盘锦的时候,要注意保护鸟类。有识之士早已呼吁,在现代化文明高度发展中兴建的城市,更不能走许多城市“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子。从全国和全世界看,盘锦的环境都是比较好的,特别是我们仍保留有世界上面积最大鸟类鱼类最丰富的芦苇沼泽地,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方肥水宝地,在讲求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生态效益,不要忘记给鸟类保留一席之地。如果这块存之不易的资源得不到保护,未来的经济发展也会成为无源之水。保护鸟类不仅仅是让其繁衍生息、自由飞翔,也是人类在维护自己生存的条件,更是造福于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懂得保护鸟类的意义,一旦发现违法捕猎者,应给予必要的惩罚。在采访期间,非常欣喜地听到,自然保护区的同志正在拿出一份《辽宁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鸟旅游区规划》,这是从积极角度考虑保护盘锦鸟类的计划,贯彻了以保护为主,重点建设为辅的原则。计划中讲到,争取国际合作,争取国家和省里的大力支持,纳入我市城市建设计划,发动各行各业出力,在本世纪末把保护区建设成为具有湿地特点、北国风光、芦荡泛翠、百鸟争鸣、项目各异、服务周到的水禽乐园、观鸟旅游胜地。
  但愿他们的愿望早日成为现实!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鹤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