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水一井——地震的耳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1920
颗粒名称: 兴水一井——地震的耳目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9年兴水一井成了预测地震的重要依据,受到地震工作者的青睐。
关键词: 兴水一井 预测 地震

内容

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唐山地震,震前2个月,辽宁省地震台便根据辽河油田地震台提供的兴水一井水位变化情况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得出山海关一带近期有大地震可能的结论。不久果然发生了唐山地震。从此,兴水一井成了预测地震的重要依据,受到地震工作者的青睐。
  兴水一并坐落在我市政府大楼以西、军区炼油厂以东、钻井一公司职工宿舍的南面。说起这口井能够出名,还真有点“因祸得福”的味道。这口井按设计原是一口油井,1970年4月30日开钻,2个月后定钻,但在下套管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工人不慎,发生了“落鱼”现象。近1500米长的油层套管掉入井内。经打捞无效,有关部门决定改为水井。分别在932米和909米的深处打了两层分别为12米和50米厚的水泥塞。海城地震之后,国家加强了对地震的监测,兴水一井自1975年8月16日开始留下水位变化的踪迹。如今井上装有两个仪器:一个是自动水位计,每天连续不断地描绘着水位变化的曲线;另一台是水位复核计,是专门用以监测水位计准确性的。每天油田地震台有专人来取水位变化的曲线图,回台整理出数字,并将数字分别报告市、省和国家地震部门,天天如此。
  油田地震台高级工程师佟武拿出一张《唐山地震兴水一井水位过程曲线图》向记者讲解。他说:“这个资料使我们对水位的升降和地震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人们只知道地震时水位上升,却不知道震前两三个月时水位一直呈下降的趋势,只是在发生地震的一瞬间,水位才突然升高。记者看到在1976年唐山地震时水位曲线图呈现的是一个山崖式图形。
  兴水一井的资料太重要了。它的贡献已经不限于中国,而是世界。国家地震局地下水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汪诚民在1982年的巴黎国际地震学术交流会上,向各国学者展示了兴水一井在唐山地震前后水位的变化曲线图,很多与会者表示惊讶。
  更令人欣慰的是此后发生的一系列地震:1977年的辽东湾地震、1978年的官屯地震、1984年的大苇塘地震、1985年的桑树林子地震、1988年的彰武地震、旗口地震等等,震前震后兴水一井的水位变化和那次唐山地震图形相似。
  在盘锦地区利用采油废井作为观侧井的有9口,但兴水一井的“表现”最佳。这是什么原因?原来这和它所处的位置有关系。兴水一井正处在我省西凹陷区兴隆台隆起构造顶端,和周围一带的水井相比,它好像鹤立鸡群。这个特殊的地质构造赋予它对地震极为敏感的功能。而地震工作者正是利用它这个功能来观侧分析、预报震情。
  可以预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震认识的提高,更准确地预报地震一定会成为现实,而兴水一井也必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齐世杰
责任者
佟武
相关人物
汪诚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辽宁省地震台
相关机构
辽河油田地震台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