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业兴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1322
颗粒名称: 五业兴旺
并列题名: ——辽河油田农、林、牧、副、渔发展纪实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8年,辽河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田之一,今年将实现1255万吨原油生产指标,提前两年完成“七·五”期间的原油生产任务。
关键词: 家属 油田 生产

内容

本报记者张素霞
  辽河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田之一,今年将实现1255万吨原油生产指标,提前两年完成“七·五”期间的原油生产任务。辽河油田所以发展得这样迅速,是他们在原油生产的后方还有着一支强有力的劳动服务和生活管理队伍。辽河油田在提高原油产量的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经营,使一线生产有着很强的后劲。
  辽河油田工、农、副业总收入逐年提高,由1980年的1050万元,上升到8000多万元,平均每年以75%的速度向上递增,总收入比1980年翻了两番多。随着工、农、副业总收入的增长,职工家属的年终分配额也逐年提高,由1980年的人均565.59元,增长为1140元。
  与日俱增的农副业
  随着辽河油田的不断发展,原油产量不断增加,农副业也不断增加。辽河油田有家属站86个,种植土地45000亩,旱田在青堆子有五个大农场,水田31000多亩种植在曙光,从事农副业劳动家属6001人。
  辽河油田家属从事的农业,落实了贵任制,承包到队、到组、到户、到人。他们掌握了科学种田方法,使承包有了积极性也有了科学性。辽河油田领导对农业生产很重视,舍得对农业生产投资,近四年中投资350万元用于农田和水利建设。新修防洪排涝站7座,修建各种农田桥涵闸50座,打农用水井100多口,农田动用土方100余万立方米,在曙光和青堆子两个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保收水利工程。
  辽河油田的农业发展了,养殖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他们利用已有资源,充分调动二级单位对养殖业的积极性,使养猪、养鸡、养鱼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辽河油田发展养猪事业,在搞集体养猪的同时,对边远农场实行了放开政策,各家各户养猪。一家一户养猪10头以上有百余户,有的达到30余头。测井公司农场130户养猪达400头。钻并一公司家属站养猪达7 00头。辽河油田有290个职工食堂养猪1400头,钻井二公司的每个井队都养猪。欢采二大队食堂养猪吃肉自给有余。欢采三大队食堂自办作坊,职工吃豆腐自己解决,
  改革的十年光辉的十年余料养猪养鱼,豆腐人吃,渣喂猪,在鱼池上面建猪舍,猪粪喂鱼,实现了良性循环。三季度统计,辽河油田养猪达到7500头。1990年他们将发展养猪15000头。
  养鱼水面共2430亩,1984年养殖产量是3万公斤,今年末产量可达25万公斤。今年在250亩水面高密度养鲤鱼获得成功。
  近年来,辽河油田共建大小养鸡场12座,蛋鸡存栏17万只,产蛋100公斤。曙光大型养鸡厂存栏鸡11万只,钻井一公司的5万只蛋鸡养殖场,平均每只鸡年产蛋12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辽河油田在养殖业方面舍得投入资金,目前正在曙光地区筹建一个单班万吨饲料厂,同时筹建20万只蛋鸡养殖厂和50万只肉食鸡养殖场,在二、三年内辽河油田的鱼、肉、蛋自给率可达80%以上。
  辽河油田有自己的蔬菜生产基地。在高升、欢喜岭等地有较成型的莱地260多亩,建起蔬菜大棚近2万平米,直接服务于职工家属的生活。
  富有生命力的工副业
  截至 198 7年,辽河油田解决了两地分居职工家属来矿落户1万多人。随着来矿落户家属逐年增加,劳动结构开始由单一农业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化,逐步办起了工副业厂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辽河油田工副业生产有了飞跃发展,由1980年的46个厂点发展到目前的166个。从事工副业生产的职工家属也由一二千人增加到现在的13600多人。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促进下,由职工家属在全油田九个大生活矿区里办起的比较配套的商业,饮食业,修理、服务业,由1980年的不足百个,增加到226个,从业人员达1407人。
  辽河油田组织职工家属发展起来的工副业厂点可生产钻井、采油、油建、运输、井下作业的重晶石粉、润滑剂等产品450多种。这些产品不仅为建设油田、开发盘锦起了重要作用,而且还销往全国各地。渤海运输家属站滤芯厂生产的28种不同型号的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用的各种滤芯52个品种,不仅满足了油田各运输单位所需,也为社会解决了需求。沥青厂家属站生产的石油酸被大连化工厂抢先订货。由钻井二公司服务公司生产的硅酸钠产品供不应求。设计院家属站生产的超细玻璃棉是从南京引进的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优质保温材料,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导热系数低等优点,为输油管线、蒸汽管线防寒保温提供了优质材料。钻井一公司服务公司兴建的重晶石粉厂年产重晶石粉2万多吨,基本可以满足油田钻并需要,改变了过去从外地进货的状况,减少了中间运输环节,大大方便了生产。一旦井上需要,一个电话过去货就送到了现场。
  辽河油田家属站在发展生产用品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活用品生产,沈几年来生产的大立柜、书柜、写字台等产品用户很喜欢。井下公司家属站生产的红外线沸水器是采用电热红外线原件加工制做,只10分钟就可烧好一壶水,
  这是野外作业施工队伍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辽河油田发展工副业生产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在产品质盘上求生存,求发展。如辽河油田消防器材厂是辽宁省的受质容器的定点厂。
  目前,辽河油田工副业产品正兴旺发达,仅今年上半年产值就达4125万元。
  不可缺少的商饮业
  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辽河油田以家属站为主体的商饮业迅猛地发展。辽河油田有259个商饮服务网点为职工、家属解决了就餐难,修表、修自行车、修家用电器难,理发难,买货难等各方面的难题。营业额由1984年的800万元上升为3500万元。
  辽河油田各级单位兴办的服务楼、综合商店、贸易市场,出售的商品有百货、家电、副食等,品种达2000多种。不但解决了编外800多人就业难问题,还方便了群众。在欢喜岭、路光、兴隆台、渤海、于楼、红村、茨榆坨、沈北等各个生活矿区设立了修理、照相、浴池筹服务点101个,大大方便了职工生活。现在全油田有50多个家属食品厂,加工厂可重接为生产一线职工食堂调荆改警生活服务。井下公司家属站根据食堂需要,随时加工面条、制作面包送到生产一线。钻井一公司食品厂加工制做的猪肉食品,油炸花生米,饼干食品,保证钻井一线野外作业调荆改善生活的需要。
  近年来,辽河油田饮料工业有了大发展。
  追溯辽河油田饮料生产的发展历史,从喝碱水、凉水、开水、茶水到喝上汽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辽河油田会战初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野外施工的工人只能喝泡子水。随着油田生产的发展,70年代中期逐步打了一些水井,改善了野外施工饮水条件,工人们不再喝“鸭于汤”了,有时还喝上了自开水。70年代末期,油田建起了几家冰果店,盛夏酷暑,职工、家属吃上冷饮食品。1083年下半年,辽河油田党校〓据油田职工生活的需要,率先建起了辽河油田第一个汽水厂。80年代,随着油田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以生产、生活为中心的矿区城市化建设逐步形成,人们的生活结构发生了变化,过去以水解渴,以菜待客的传统生活方式已被新的生活方式所替代,清凉饮料逐步进入每个家庭,成为人民生活的消费品。过去到谁家做客端出一杯清茶显得主人热情好客,现在不捧出几杯清凉饮料是过意不去的。过去,辽河油田每年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外地购进饮料,人拉车运仍满足不了职工家属的需要。 1985年,钻井二司、井下作业公司、茨采、欢采,沈采、机修总厂等单位,为了解决职工家属对饲料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先后办起了饮料厂,使一线职工所需的清凉饮料有了改善,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职工家属就业间题。钻井一公司运输大队40多名家属,每人集资3000元,办起了日产400箱汽水的饮料厂,他们去年一年还完所有欠债后还剩 2万余元。饮料厂越办越红火,又花4000多元购置了化脸设备,各项卫生指标均合格,产品赢得了顾客,渤海、兴隆台、曙光、盘山、大洼有他们的销售点200多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辽河油田的饮料生产近几年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止,汽水厂已发展到13家,日生产能力达5000多箱。可生产果味汽水、果汁汽水、香槟、汽酒等饮料20多个品种,日产值可达22000余元。冰果店已发展到30余家,日产雪糕、冰棍40万支,日产值可达25000多元。
  辽河油田在发展饮料生产方面,近几年进行了新的探索,开始生产一些营养型饮料。如井下公司职工施小妹同上海厂家联合生产的巧克力小香槟,茨采同沈阳厂家联合生产的八王寺汽水,以及最近钻井一公司运输大队生产的沙棘果汁汽水,于楼技校同鞍山厂家联合生产的矿泉汽水等等,都采用了比较科学的配方,无论在制作工艺、营养成份、口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受到了职工家属的欢迎,也适应了社会生活需要。
  津津乐道的绿化、美化和香化
  辽河油田位于辽河下游,分布在6个市14个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退海之地,地势低洼、盐碱较重,原来树木极少,有些地方只生长碱蓬草和芦苇,有些地段甚至是不毛之地。土壤酸碱度和土壤含盐量都很高。真是低头看盐花,抬头见芦花,鸟无栖息树,人无乘凉荫。生产、生活和工作十分不便。
  辽河油田共占地面积21万多亩,其中可绿化面积3.9万亩。
  辽河油田绿化工作是从1971年开始的,17年来,辽河油田的绿化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段是从1971年到1981年的11年,共植树85.4万株,成活率50%,成活42.7万株,覆盖率达到1.3%。植树成活率低的原因是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不掌握,管护不佳。第二阶段是从1982年到1983年两年。辽河油田职工总结和分析了前11年绿化的经脸和教训,组织和动员全体职工家属挖沟抬田,排水淋碱,修建花坛,按照科学技术要求植树造林植花。这两年共植树73.81万株,成活率达70%成活51.67株,覆盖率达到2.9%2.9,比前11年增加一倍多,向前迈了一大步。第三阶段是1984年到1987年四年,在前一段基础上,采取了统一规划,具体指导等措施,这四年共植树327.77万株,成活率达95%,比前13年增加一倍多,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这是辽河油田栽树最多、效果最好的4年,出现17个花式和绿化的先进单位。1987年,辽河油田被评为全国石油系统绿化先进单位。
  近年来,辽河油田各个单位对绿化工作有了新认识。辽河油田的最早一个栽树人林润书说,那时人们对植树造林还没有认识,栽树要人催促行动,现在是主动找上门来学习栽树经脸,使植树工作日益发展,全辽河油田从1971年到1988年共植树成活514.31万株,覆盖率达8.7%。
  现在辽河油田绿化工作又向前发展到美化和香化。各地共建成型小游园5处,占地520多亩(分别处在于楼、局机关、欢喜岭、曙光、渤海)正在建修中的游园还有几处。各单位修建的各种花坛1500多个,14000多平方米,建园林小品27处,花房13个2800多平米。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如油建一公司引进的龙爪槐、银杏、榆叶梅、四季锦带花。钻井一公司引进的垂榆、西安桧柏。辽河石油学校引进的新疆杨等品种,在我们这里极少见。油建一公司和钻井一公司的立体花菊和孔雀开屏,艳丽多彩,别致新颖,为人喜爱。
  几年来,辽河油田绿化总投资855万多元其中有各工程单位自筹资金645万元。现在的辽河油田再不是碱滩一片,而是绿洲满园,鲜花娇艳。将来的辽河油田更会妩媚动人,欣欣向荣。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素霞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辽河油田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