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乡拍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10433
颗粒名称: 鹤乡拍鹤
分类号: G210
摘要: 盘锦市西南部双台子河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里,有苇田和滩涂近200万亩,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属湿地生态环境。这,就是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鸟类130多种,其中有187只中国一类保护珍稀水禽——丹顶鹤。
关键词: 丹顶鹤 湿地生态环境 芦苇荡

内容

盘锦市西南部双台子河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里,有苇田和滩涂近200万亩,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属湿地生态环境。这,就是今年被定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鸟类130多种,其中有187只我国一类保护珍稀水禽——丹顶鹤。
  丹顶鹤又称仙鹤,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鸟类,是高雅、吉祥、长寿的象征。前几年,在盘锦听说丹顶鹤的人不算多,见过的就更少,因为它一直被人们认为在我省是旅鸟,1985年省鹤类考察组才认定在盘锦是夏候鸟,是我国丹顶鹤繁殖的最南限。丹顶鹤喜欢生活在茂密的芦苇荡里,那里人迹罕至,看见它很难,拍摄它就更难了。
  只因为我们是盘锦的摄影工作者,有义务把丹顶鹤那神奇、美丽的形象拍摄下来,用照片再现丹顶鹤的风姿,让人们更加珍惜它,爱护它。
  今年五月,我们来到大洼县赵圈河苇场。鹤乡人告诉我们,要拍摄这种珍贵的鸟类很难。每年三月,它们刚从南方飞回来时,看到的机会较多,五月以后,芦苇渐渐长高,它们隐蔽在芦苇荡里,下蛋孵鹤就更难看到了。它们的本性温和善良,缺乏锐利的爪和喙,一遇到强敌,从不恋战,它的对策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在自然界生物竞争中,残酷的生活锻炼出了一个反应敏锐的特性,它们的警戒心极强,不但能在空中明察,而且由于它的身高都在1.5米左右,在地面也能看得很远。这是人类很难接近的主要原因。据说,他们寻食和休息时都是成对儿成双的,很少分开,而且一定要有一个“警卫”。
  我们听了不知如何是好。苇田工人们给我们出了个主意:丹顶鹤喜泳善浴,习惯涉浅水或伫立在苇田沼泽地旁休息。要先寻找它们经常玩耍的地方,在芦苇荡深处无人走过的地方选好隐蔽位置。我们小心地隐藏在那儿,把镜头的焦距对准了预定的方位。由于精神过分紧张,还是人为地碰着了芦苇,发出了声响,丹顶鹤离我们很远就飞跑了。照像机镜头前只是一株株嫩绿的芦苇,煞费苦心的设想顿时化成了泡影。
  第二天,我们屏住呼吸,都警戒自己,要小心,轻点儿,再轻点儿。刚准备妥当,三只丹顶鹤出现在我们面前,正在轻手轻脚地调焦距时,突然,一阵“噗噗”声响,三只丹顶鹤又飞走了。真奇怪,我们也没被它们发现,为什么又飞走了呢?陪同我们的人说:刚才我们只是盯着飞走的那三只,没有注意到还应该有一只。正说着,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果真又飞起一只,原来是这只“警卫”向它们发出了信号。
  后来,我们在鹤类考察小组那里了解到,丹顶鹤白天大多不愿出窝嬉耍。早晚日出日落时它们爱迎着朝阳和晚霞舒展那秀逸的体态,不时还豪爽地发出几声鸣叫。拍摄的最好时机是这两个时辰。
  为了不惊扰它们,我们上午出发,在日落前赶到预定地点,静静地等待时机。果然如此,当天空出现几朵彩云,一轮红日快要落入地平线的时候,它们来了。只见它们个个自羽黑翎,丹顶绿喙,在晚霞映照下,显得更加仪表潇洒,正象南朝人鲍样:“睛丹顶而星烁,顶凝紫而烟华”,婆娑起舞使“燕姬色沮、巴童心耻”。望着这美丽动人的画面,都情不自禁地按下快门,把这珍贵的图画摄入镜头。这次我们可称为所有观鹤的人中最幸运的了。真有鹤乡人所说看到仙鹤的人能多活几年那样愉快。
  回来的路上,我们哼着小曲有说有笑,谈论着这可喜的收获。一个爱动脑筋的影友提出了一个我们都似知非晓的问题:为什么这里能成为丹顶鹤的乐园呢?大伙儿都抓耳挠腮说不出正确的答案。回到家里翻阅资料才知道。双台河口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芦苇沼泽地,这里河流密集,水源充足,人烟稀少,资源丰富。茂密的芦苇,多水的沼泽,是丹顶鹤理想的栖息地。它食性较杂,不但吃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还吃昆虫、虾蟹和蛙。这里有40多种鱼、虾、蟹,多汁多籽的野生植物,是丹顶鹤精美的食物。这里为丹顶鹤和其它鸟类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所以,就成为了丹顶鹤的天然乐园。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杰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