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产品出口创汇大显身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9979
颗粒名称: 文蛤产品出口创汇大显身手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8年4月大洼县养贝场文蛤生产形势看好,年产值、出口创汇可望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关键词: 大洼县养贝场 文蛤 出口创汇

内容

本报讯 大洼县养贝场文蛤生产形势看好。截用4月末,已捕捞文蛤250吨,完成产值25万元,外贸出口170吨。年产值、出口创汇可望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大洼县养贝场的前身是个只有30多人,3条木帆船的采贝队。70年代初,省政府投资百万元,机帆船达十几只,人员250多人。扩建后,文蛤产量逐年增加。十年间,年最高产量达2500吨,1974年以来,文蛤打入了国际市场,深受日本客商的欢迎,年出口文蛤在800至1000吨,每年给国家创汇50万美元。随着海产品价格的放开,文蛤价格在国际市场下降。对此,该场改革了经营管理体制,向改革要效益。场内实行全员租赁,工人采贝积极性高涨,文蛤生产又呈好形势。为了获得高效益,该场在文蛤深加工上作文章,与国家水产科学院上海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引进设备,建立了一座可供出口的文蛤肉软包装罐头加工厂,将文蛤通过高温杀菌、真空密封等环节,以150克成袋,制成文蛤罐头。样品送到深圳,深受深圳、海南、香港的客商的欣赏。这个加工厂预计年产量120万袋,年获利20万元。目前,加工厂建设主体工程已经结束,5月份将投产。不远的将来,文蛤将在出口创汇上大显身手。
  (本报记者)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机构

本报记者
责任者
大洼县养贝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大洼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