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9678
颗粒名称: 盘锦市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8年3月28日盘锦报登载的盘锦市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
关键词: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公报

内容

1987年,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改革为动力,认真执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积极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同心协力,勇于开拓,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据初步匡算:全年社会总产值达到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国民收入可实现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人均国民收入2040元,比上年净增104元;国内生产总值可达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为社会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市场繁荣活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项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一、农业
  我市农村在上年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注重农业的集约生产经营,调整了经济效益比较差的经济作物的生产,确保水稻、水产和芦苇优势的发挥,同时积极发展农村工业和其他各业,促进了农村经济不断向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发展。1987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现价,下同)实现111074万元,较上年增长23.2%。其中农村第一产业产值实现64808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第二产业产值实现41431万元,比上年增长33.1 %;农村第三产业产值实现4835万元,比上年增长18.5%。
  农业内部结构也得到较好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 1980年不变价)完成35009万元,比上年增长5.2%。
  种植业生产积极开拓废弃荒地,使土地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年末耕地面积已达到1394918亩,较上年增长9.2 %。种植业总产值实现24198万元,比上年增长2.6%。粮豆总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总产达64.89万吨,比上年增长0.8%。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87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及大豆 64.89万吨 0.8
  其中:水稻 59.33万吨 -0.2
  玉米 3.51万吨 53.0
  高粱 1.76万吨 43.8
  油料 10吨 -93.2
  水果 4144吨 8.8
  芦苇 36.44万吨 14.6
  蔬菜 10.04万吨 9.6
  林业生产平缓上升,产值实现184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全年共造林8576亩,比上年增长80.9%,树木的成活率有所提高。
  畜牧业生产出现下降趋势,全年完成产值4166万元,比上年下降9.5%,主要受生猪和大牲畜生产下降的影响。全年生猪出栏14.9万头,比上年下降2.2%,年末存栏20.9万头,比上年末下降13.7%;大牲畜年末存栏41849头,比上年下降8.1%。
  渔业生产注重地区优势的发挥,比上年有较快的发展。总产值达25 67万元,比上年增长61.4%。水产品总量达到 1. 9万吨,比上年增长25%,尤其是对虾生产发展迅速,总产量达2500吨,比上年增长1.1倍。
  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得到进一步深化,在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农村劳动力继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业人员已发展到6.7万人,比上年增长18.2%。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劳动力之比已由上年的72∶28调整到69∶31。
  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商品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全市农村种专业户已发展到22280户,比上年增长13.8%,占农村总户数的比重由上年的12.2%上升到13.9%。农业商品产值已达46115万元,比上年增长32.5%,商品率由上年的63.4%上升到71.2%。
  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有新的提高,农机总动力年末达到4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长17.5%,农用化肥施用量8.5万吨(实物量),比上年增长15.8%。
  我市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畜牧业生产出现萎缩,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村第二、三产业仍是短腿,农业生产资料短缺,是我市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二、工业
  全市工业生产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推动下,得到了较快发展,大批企业的活力随着各种经济责任制的落实逐渐增强。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559家各种经济类型的场乡以上工业企业创产值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轻重工业比例趋向协调发展,轻工业产值完成31754万元(不包括村及村以下,下同),比上年增长33.6% ;重工业产值完成1943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2%,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12∶88调整到14∶86。在总产值中,国省营工业完成144517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市属企业完成436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县区及其以下工业完成3787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农村场乡镇工业发展较快,比上年增长18.9%。各企业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注重名优和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发挥地区工业优势。在重点考核的20种主要产品产量中,有15种超额完成年计划,有10种比上年增长1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品名 1987年 比上年增长%
  啤酒 9030吨 -25.6
  白酒 2026吨 13.7
  乳制品 422吨 12.5
  塑料制品 5115吨 23.3
  机制纸及纸板 20302吨 11.6
  原油 1135万吨 13.4
  天然气 15.5立米 3.5
  原油加工量 86.6万吨 33.4
  发电量 3.4亿千瓦 5.9
  合成氨 42.19万吨 3.4
  化肥(折100%) 32.54万吨 13.8
  水泥 41800吨 16.1
  沥青 20.7万吨 20.5
  尿素 67.9万吨 4.0
  变压器 22.5万千伏安 12.2
  工业企业认真开展“双增双节”运动,经济效益较上年有所好转,全市万元产值综合耗能10.1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7.1%,全年可节约标准煤17万吨。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1892元/人,比上年增长5.6%。
  以承包租赁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市工业企业基本铺开,全市有近140家企业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实现利税比上年下降4.3%。一些小型企业设备落后,技术力量不足,无定型产品,管理水平较差,缺乏竞争能力,不适应市场激烈变化的需要。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1987年我市认真贯彻“三保三压”的方针,保证了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8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完成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56.6%,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完成2.12亿元,比上年下降34.0%。非生产性及计划外建设基本得到控制。全年共新建固定资产1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重点工程建设得到保证。我市“龙头”企业辽河油田完成投资17.23亿元,250万吨。对我市工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盘锦天然气化工厂已全面动工,累计完成投资7061万元。石山水源、盘锦大桥、二界沟码头、田庄台河港、邮电大楼、新型防水卷材厂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铺开。
  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全年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6940万元,比上年增长22.6%。辽化、盘化、辽河啤酒厂、大洼种子加工生产线、变压器厂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正在改造之中,有的已竣工受益。
  建筑企业全面落实了经济承包责任制,全年共完成施工产值44435万元,比上年增长32. 3%,利润总额实现3199万元,比上年增长37.2%。
  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年共完成住宅投资12780万元,比上年增长69.7% ,施工面积57.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新建住宅6256套。新区建设有新的进展,全年共完成投资881万元,施工面积达1.6万平方米。老区改造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天然气管网改造、城市道路、供排水、市内交通、商业网点、商品房开发等都有新的进展。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部门深化改革,落实各种经济责任制,各项指标全面增长。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614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9%,其中公路完成5050万吨公里,水运完成1091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完成193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2%。路面状况明显好转,年末公路通车里程已达952公里,比上年增长3.8%,其中有路面里程826公里,比上年增长3.7%。
  邮电通讯业有较大发展,全年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4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年末市话到达户数3897户,比上年增长19.0%。
  五、商业和物价
  1987年城乡市场商品货源充足,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全年商业企业组织商品货源总额达6.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国内纯购进总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3 %。其中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社会集团消费品零售额1.03亿元,比上年增长9.8%。
  从消费结构看,吃穿用各类商品全面增长。吃的商品增长22.5%,穿的商品增长25.3%,用的商品增长12. 3%。集市贸易十分活跃,成交额达8651万元,比上年增长23.1%。流通部门积极做好农用物资的供应工作,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实现8936万元,比上年增长14.2%。
  各种经济类型的流通渠道竟相发挥各自的优势,其中全民商业增长14.6%,集体商业增长11.8%,特别是个体商业发展迅速,已有商业、饮食业户数7193户,比上年增长23.0%,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7.2%。
  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如不包括粮食系统,实现利税1263万元,比上年增长33.7%。
  物价指数上升幅度较大。全市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9.9%,其中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0.3%。主要受食品类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较大所影响。肉、蛋、禽、水产品、鲜菜鲜果等几类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大是影响零售物价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
  商业市场旺而不衰,但支农物资部分得不到满足,社会购买力较高,名优高档消费品仍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影响了部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六、对外经济贸易
  全市外贸收购总额完成4330万元,比上年略有下降,其中粮油食品类收购20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倍;纺织品类收购4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7 %;土产〓但化工品类、工艺品类的收购额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对外引进技术步伐加快,金年共利用外资引进技术项目244项,利用外资额144.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1%。
  全年共接待368名外国人来我市进行探亲、访友及技术洽谈,比上年减少253人,外汇收入20.6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9.1%。
  我市对外开放工作仍存在较大差距,许多换汇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不适应辽东半岛对外开放及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形势的要求。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双增双节”运动的成果体现在财政税收上,表现为收入增加,支出减少,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8404万元,比上年下降10.8%,完成税收总额46809万元,比上年增长11.2%。
  金融部门积极做好信贷工作,加强现金管理,全年吸收各种存款10.8亿元(不包括财政性存款),比上年增长63.1%。发放各种贷款11.4万元,比上年增长21.1%,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全年货币投放量20442万元,比上年下降8.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突破5亿元大关,达5.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
  保险事业有新的发展,全市年末已有1323家企业、61047户家庭、104851人参加财产及人身保险,国内承保额收入达1097万元,比上年增长51.0%。
  八、科技、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87年末全市已拥有科技人员2.8万人,比上年增长9.8%,全年共完成科技项目6项,其中国家级5项。
  教育事业有所发展。盘锦师专的建成招生,标志着我市在高等教育方面已不再是空白。全市拥有普通中学95所,在校学生7.1万人,普通小学401所,在校学生13.7万人,均比上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拥有专业教师1.2万人,教师质量有所提高,负担学生数有所下降。
  卫生事业有了一定发展,1987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89个,较上年增加17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461人,其中医生1450人;医疗床位3772张,各科传染病、地方病得到较好防治。
  体育事业有新的突破,全市共有8人9次打破8项省少年(中学生)纪录,全年共获得省级以上金牌17枚,银牌21枚,铜牌15枚。全市已有12.3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比上年增加1万人。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有新的发展。市艺术馆已建成对外使用,我市已有三个电视频道对外播放节目。电影放映、艺术表演、图书馆、农村文化、广播等项事业也都有所发展。
  九、人民生活
  生产的发展,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市拥有职工375628人,比上年增长1%,共安置待业人员5084人。全年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0.4%,年人均工资(不包括农工)1614元,比上年增长6.9%,若不包括辽河油田职工人均工资为1305元,比上年增长8.7%。
  据城乡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1033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041元,农村人均纯收入762.26元,比上年增长10.85%,人均储蓄额550元,比上年增加160元。
  十、人口
  全市年末总人口972632人,比上年末增加21359人,人口出生率为15.75‰。人口死亡率为3.6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机构

盘锦市统计局
责任者
盘锦市统计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