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合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8691
颗粒名称: 强大的合力
并列题名: ——访辽河油田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87年12月5日盘锦报登载的关于辽河油田的采访文章。
关键词: 原油日产量 生产力 经营承包责任制

内容

辽河油田今年又连打几个漂亮仗,向党的十三大献了一份厚礼:
  到10月上旬,原油日产达到33460吨,今年已累计产油861.25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超12.8%和17.8%;基地——沈阳油田;齐——40块产能建设胜利在握:一座年吞吐原油量为50万吨的大型联合站和近百个井、站巍然立起……
  这些丰硕的成果标志着辽河油田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短短10个多月的时间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质量、效益,在油田发展史上,写下了崭新的纪录。
  新能源的裂化
  辽河油田是多工种、多科学、多工序衔接协作的超大型联合企业,近10万职工、1500多个基层单位,分布在10000多平方公里的油区内,难以等齐划一,因而在8年多的改革中油田既大胆探索,又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张林生说:“今年,我们对采油、钻井、油建等10种类型的单位实行吨油奖金合量计奖、上缴利润基数包干、超交分成、任务、利润包干,以收抵支等10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还搞了项目管理,井站建设自营承包、采油队联产联销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尝试。形式虽多样,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主要用纵向层层包干制、横向经济合同制、个人岗位经济责任制、逐级考核奖惩制、全面经济核算制来保证,因而收到了殊途同归,产量、产值、财政上缴大幅度同步增长的效果。”
  采访中的见闻使我们强烈地感到,张局长所谈的这些改革措施,正成为推动油田生产力发展的新的能源,而且在“裂化”中释放出越来越大的能量。钻井二公司2042钻井队过去是个“尾巴队”,今年初搞了单井承包,队长负责制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把工人的报酬同钻井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项指标紧紧联到一起,生产积极性高涨,在全公司进度、效益等6项指标竞赛中拿了6块金牌。
  难能可贵的是,各级领导不用承包的模式去套基层队,倡导因队制宜选方式,使基层队有了更大的积极性和活力。欢采16队首创的联产联销承包责任制被推广后,相邻的欢采17队又作了两点改进:先核准递减率,在此基础上按增长的百分比给以相应的报酬,进一步调动了工人增产原油的积极性,实行后比以前日增产原油320吨。
  油建一公司经理金长华对我们说:“承包后,领导不在微观上指手划脚,但宏观调控不能放松。”他讲了这样一件事:今年元月,沈阳油田联合站进入主体安装,各队一齐抢进度,却忽视了原材料供应这个关键。如果我们单等着按承包合同罚,工程就要延期。当时,公司派一位副经理带人抓货源,一面调整施工部署,使工程一环扣一环。结果工程提前完成。
  老传统的优化
  辽河石油勘探局党委书记邓礼让的一番话发人深省:“常有这样的情况,奖励的物质增加了,人的欲望也增加了。当奖励的物质不能满足增长的欲望时,就产生失望心理。可见单靠奖惩不能使积极性持久。片面强调一个动力,搞‘精神万能’或‘金钱万能’,脱离中国实际行不通。我们注意‘一靠政策,二靠觉悟’,使二者形成有机合力,作用就大了。”
  如何形成合力?各单位在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同时,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方法和形式,把点子打到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上,使老传统在新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在职工中逐步形成“锲而不舍,顽强拚搏,雪中送炭,无私奉献”这样一个具有辽河油田特色的企业精神的基调。
  在这方面,油建一公司的做法很有代表性。在沈阳油田2号联合站建设工地上,黑板报、宣传栏、光荣榜比比皆是,工地广播站播送着《战地快报》的先进事迹报道……理想目标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传统教育完全具体化并汇聚成建功立业多产油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重点工程建设的滔滔洪流中。14位要办退休手续的老工人又拿起了工具,21对已登记的姑娘小伙子推迟了婚期,63对夫妻抛开了小家,奔赴百公里外的工地。
  这个公司既通过承包倡导多拿工资多得奖的竞争,又鼓励多得荣誉多立功的竞争,把思想政治工作以新颖的形式,渗透到施工的全过程,把艰苦奋斗的老传统转化为顽强拚搏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全公司2500名职工展开了人与人、班与班、队与队之间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短短10个月,这个公司建成全国原油吞吐量最大的联合站,速度、质量、效益都创辽河油田开发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
  各单位都不搞“空头政治”;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内容新、形式活,而且还物化成一些实打实的具体行动,同对人的关心结合,成为保护劳动生产力,调动积极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本着夺油越是紧张越要搞好生活的原则,到一线抓驻地旅馆化,就餐饭馆化。十天半月往一线送一次生活物质,紧俏品优先供应一线。工会、团委、女工委员会还组织义务服务队到一线慰问,送元宵、包饺子、洗衣服、拆被褥……从开鲁草原到沈北平原,从黄金带稻乡到欢喜岭苇海,在万里油区夺油的职工们,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理解、关怀和支持,热情更高,劲头更足,催动着生产表上原油日产量的箭头直线上升。
  两个箭头的启示
  一份材料性图表向我们展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辽河油田有两个并行直线上升的箭头——原油产量和科技成果。从1979年以来,累计产油6129万吨,相当于前9年产油总量的4倍。从1979年实行科研成果奖以来,辽河油田共获科技成果1000多项,其中获国家、部、省科技成果奖40多项,这更是前所未有的。由此可见,科技进步对油田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推动科技进步上,最有效的催化剂是“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8年多来,辽河油田从国外引进物探、测井、采油等多方面先进仪器、设备总额近2亿美元,使勘探、开发水平步步提高。更为可贵的是,搞引进的突破口始终选在生产中的难点上,目标定在消化、吸收、国产化上。早在高凝油这个拦路虎之前,就碰到过开采稠油的难关。当时优先引进蒸汽锅炉、热采井口等配套设备,给“地宫”送“暖气”,使稠油从地下喷吐而出。随后组织生产与科研部门联合攻关,实现了热采井口及配套设备国产化,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稠油开采基地。
  今年,辽河油田在科技体制改革上又有新进展,“项目承包”、“任务、经费包干责任制”等改革措施犹如“加力器”,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科研与生产结合,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沈阳油田19号平台要建成全国第一个高凝油多井集中式水力活塞泵站。今年2月,油田同沈阳采油厂签订了项目承包合同,定任务,定奖惩。沈采从设计、施工到投产仅仅用了两个月。
  在同科技人员交谈时,谈到了这样的话题,人类的工具由旧石器、新石器发展到青铜器、铁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又想到了原油生产与科技进步的关系。这历史与现实的交映,使我们受到了有益的启示:应把科技进步放在前所未有的地位上,当做决定中华民族命运和现代化建设前途。
  历经一个多月的采访与思考,使我们感悟到:辽河油田正是利用切合实际的改革措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坚持不懈的科技进步这三者的合力,在促进油田生产力发展上发挥了巨大威力,走出了一条具有辽河油田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生产建设之路。
  丁壮猷 孙喻奇 王志明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壮猷
责任者
孙喻奇
责任者
王志明
责任者
张林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辽河石油勘探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锦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