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服装加工村的兴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8437
颗粒名称: 一个服装加工村的兴起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11月07日,盘锦报刊登一篇介绍盘山县胡家农场田家分场的村办服装加工厂的兴起。
关键词: 服装 加工厂 企业

内容

初春的一个夜晚,在盘山县胡家农场田家分场的村办服装加工厂的加工车间里,三十几台缝纫机轮在飞转着,村党支部书记孙明华焦虑地望着女工们。下午才接到催货的电报,要三日内发货。库里的货前两日发出不少,剩下的离合同数还差一半,两天半时间能完成吗?完不成,合同扔了事小,关键是名誉不能丢。领导和工人们表示,干,干吧!
  两天后,几千件货发出去。人们长长地出了口气,轻松地睡了一觉。
  田家分场有近三百户人家,一千多口人。几年前,靠单一的粮食生产,人均收入不足三百元,村里超千元存款的不多,万元户更是凤毛麟角。 1985年春,村党支部为改变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下决心争取一年内办起个盈利的村办企业。他们首先对市场进行调查,根据大量的信息分析,■最后瞄准了服装加工行业。
  这年九月,生产正式开始。加工初期,因未取得“真经”,裁剪技术的关键之处没有学到,使上万件裤衩由于胯过宽被打入次品,产品纷纷被退回,怎么办?是退还是上?
  当时大家的心里相当矛盾。党支部书记孙明华鼓励大家别泄气,人家不传的我们自己搞。于是,他们从商店里买来成品解剖分析,终于定出一套标准的尺寸,产品重新打入市场。他们本着以优取胜,薄利多销的原则,经常走访用户,争取顾客的意见,使近十种产品连连走红,供不应求,远销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30多人的小厂,建厂投产一年半,创产值96万元,实现利润18.5万元。
  这个成绩的取得,村民们都不会忘记支书孙明华的功劳。
  为了建厂,他先后四次到外地实地考察服装加工业,经过大量的信息分析才拿定主意,办这个厂的。建厂初,工人没技术,他组织工人到外地学习裁剪码边、缝纫等技术;缺少资金,他和村干部一起四处奔波筹集借款;原料不够时,他就安排好家中的生产,亲自到外地跑料。1986年初,村办服装见利的时候,他又想到把这个行业发展成全村性的企业,研究制定了一套服务措施,即“产供销一条龙”政策:各户办服装厂,村里负责免费培训技术,负责供应原料,价格和村办厂相同,由村里统一销售产品。可是,人们都不敢相信这会变成现实,顾虑重重,没人敢干。
  孙明华心想,难道眼看着这很有前途的行业、到了嘴边的肥肉丢掉?他下决心自己先干,带个头。就这样,田家村第一家个体“服装厂”建成了,妻子和女儿不分昼夜地干,一年做了两吨多料,纯利剩了七千多元。他走东家串西家,以身说教,算细帐,鼓励大家加工服装。一些人让他说活了,纷纷张罗资金干起来。现在,全村已发展三十多家七十多人,年内还有二十户即将办服装厂,直接从业人数可占全村劳动力的30%多。
  厂长刘春祥、付井显也算得上办这个厂的有功之臣了。刘春祥负责内勤,付井显负责跑外,两人配合默契,使厂越办越活。
  去年七月,刘春祥从锦■买了两吨布料,为省运费,搭车拉到沟帮子,又从沟帮子雇车送到家,装车卸车,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干的。离家剩下四里多路时,不巧遇上大雨,道路泥泞。车进不去,他就和职工一道,硬是把两吨料从四里外冒雨扛回工厂。付井显跑推销一年很少在家呆上几天,来往于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地。他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二百多个商店、商场的名称,一年中他要和上千人打交道,谈生意。
  田家在变,贫穷落后的田家正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经济也在飞速地发展。去年,人均收入近千元,其中服装加工人均二百五十元,预计今年光服装加工可达人均三百五十元。他们的目标不再是使产品打入市场,而是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让产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孙兴伟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兴伟
责任者
孙明华
相关人物
刘春祥
相关人物
付井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盘山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