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苇乡奏新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8132
颗粒名称: 今日苇乡奏新曲
并列题名: 东郭苇场八年改革巡礼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郭苇场迅速摆脱了“左”的桎梏,通过大胆改革,企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苇业、农业、工业等都有了新的起色,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改革 企业面貌 巨大变化

内容

编者按:在党的十三大即将召开的日子里,我们向亲爱的读者献上这篇通讯。东郭苇场八年改革取得的成果十分鼓舞人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郭苇场迅速摆脱了“左”的桎梏。通过大胆改革,企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苇业、农业、工业等都有了新的起色,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东郭苇场八年改革的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是深得人心的,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保障。
  我们从这篇通讯中可以看出,只有改革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只有改革,才能使企业充满生机;只有改革,才能使企业兴旺发达!
  东郭苇场八年改革成就,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沿着党所指引的改革道路前进,四化大业才能早日成功!
  在辽东湾北岸的沼泽地上,有一条宽20公里,长50公里的青纱帐。空中鸟瞰,它象一块绿色的地毯铺展在辽西的大地上,这便是闻名全国的最大造纸原料基地——辽宁省东郭苇场。
  时值中秋我们踏过东郭苇场的土地时,映入眼帘的是:几十万亩苇海一望无际,乳白色的苇穗,在瑟瑟秋风的吹拂下荡起万顷波涛。齐刷刷的高粱田,象一片片红色的云霞铺展在大地上;粗壮的玉米棒伸出淡淡的长须;沉甸甸的稻穗在灿烂的秋阳下闪耀金光;枝头挂满“黄元帅”、玫瑰红”、“鸡冠”、“国光”的苹果园里,散发出沁人肺腑的馨香……啊,好一派苇乡特有的丰收景象。
  人们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勤劳、智慧的苇乡人民,很快地摆脱了僵化的模式和“左”的枷锁,在农村改革的跑道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芦苇连续六年获得大丰收,年产量由1978年以前的5万吨,增长到15万吨;粮食单产也由过去150多公斤提高到500多公斤。炼油、化工、红砖、手套、印刷等,一座座小工厂应运而生,填补了苇乡过去工业的空白;一个个小商店、小饭店,在苇乡星罗棋布,养貂、养鱼、种粮、种菜等各种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往昔沉闷单一经营的日子终于成为历史了!
  如今苇乡人民的生活,象芝麻开花一样节节升高。人均收入由过去的不足百元提高到近七百元。昔日散落在苇乡大地上的一座座低矮潮湿的小土屋,现在全部消逝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美观漂亮的北京平房。屋子里清一色的旧式大板柜、木箱,逐渐地被新式沙发、组合柜、皮箱所取代。彩电、冰箱、收录机、摩托车也开始进入家庭……苇乡在改革的年代里已翻开了崭新一页,开始走向富裕,走向兴旺,走向美好的明天!
  “大寨田”留下的沉思
  只有置身在苇乡兴旺发达的今天,我们才真切地触摸到那历史的脉搏,清晰地感到那昨天与今天的反差。
  是啊,一提到昨天,苇乡人就会想起在那十年浩劫的岁月里,农业学大寨的情景。
  东郭苇场共有土地面积80多万亩,大多数是涝洼沼泽地。最适宜发展芦苇生产。可是在那“农业学大寨”口号喊得最欢的时候,却不顾这里客观条件,一刀切地摘“以粮为纲”。在全苇场掀起了大搞“毁苇开田”的热潮。在南井子、东风、四新等地集结大量下乡青年,摘毁苇开田。使苇田面积逐年缩小,宝贵的芦苇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后来,又在龙王分场的南面,将好端端的5000多亩苇田毁掉,硬是开发种稻子,名日“大寨田”。
  谈起开发大寨田,苇场党委书记赵光宇对记者说:那场面可够热烈了,全场上下,机关、学校、商店、生产队,苇田队全部出动,扛着红旗,举着标语牌,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那块大苇塘里,就地安营扎寨、埋锅煮饭。真大有当年“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的架式!可是,尽管汗珠掉地摔八瓣,辛辛苦苦地干了一大年,秋后收获的却是一把干瘪的稻粒。得不偿失,成本费每斤稻子达六七角钱,比磨成的大米贵两倍。瘪稻子变成了“金稻子”。结果,一算总帐,全苇场一年亏损了150多万元。
  150万元,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也是对人们只凭主观意志,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动的一种无情惩罚!至今,苇乡人们一回忆起这些往事无不为之叹息!
  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历史沉重的一〓,已被苇乡人们翻过去了。采访时,场宣传部长王殿余同我们来到这块当年有名的5000亩大寨田。然而,眼前,看到的却不是昔日几棵东倒西歪的稻苗了,而是郁郁葱葱的一片苇海。王部长向我们介绍说,这里现在每年可产5000吨芦苇,可创经济价值30多万元。
  越“雷池”一步的收获
  我们这次在东郭苇场采访,从上至下听到人们议论最多的是改革。然而,改革的犁铧真正在这块板结的土地翻出新的泥土,那该是多么不容易啊!
  谁都知道,东郭苇场是个国营企业,它比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还要“公”上一倍呢。建国以后,几次大的政治运动以及十年浩劫当中,这里都是重灾户。极“左”思想一直在这里占统治地位。人们早已被“左”的绳索捆得死死的。因此,确实没人敢在这块土地上轻意越过“雷池”一步,都怕事后抓辫子,秋后算帐。
  然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里却很快地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荡起了改革的春风。这也正象苇乡春天的自然景观一样。当别处大地还坦露褐色的胸膛时,苇乡便开始泛出新绿了。提前显示出春天的到来,他们在改革的跳板上捷足先登了!“这主要是,我们有一个敢想、敢干的好场长!”苇乡人一致这么说。
  是的,凡是了解场长张朝臣的人都知道,他有胆量,有魄力,人称“张大帅”,远近有名,是个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开过不久。张场长就大胆地向全场人民提出改变“以粮为纲”的办场经营方针,主张以发展芦苇生产为主。带领全场职工大搞“退耕还苇”,把过去开发毁掉的苇田重新恢复。当时,全场上下搞得轰轰烈烈,仅一年多时间,就恢复苇田3万多亩。后来,《营口日报》以“东郭苇场破除极‘左’思想束缚,大搞退耕还苇”为题,报道了这件事儿。没曾想,报纸一报导后,有关部门就找上门算帐来了,指着鼻子向场领导,你们退耕还苇不行,因为上级没有指示。但是,张场长没理那一套。适应发展芦苇的,全部恢复了苇田。接着又发动全场职工大搞苇田基本建设,修田间工程、修抽水站,先后动用土石几百万立方米。几十万亩苇田的田间工程全部配套成龙,能灌能排,改变了过去那只收不管的粗放经营方式,芦苇产量逐年大幅度递增。为了扩大苇田面积,从双台河口到大凌河口的100多里沿海线上修起了拦海大坝,防止海水倒灌,造田10万多亩。同时,为了探索发展芦苇生产的新路子,还进行了人工移栽芦苇试验。结果成功了,创造了全世界芦苇发展史上的奇迹!目前已移栽芦苇1万多亩,使过去不毛之地的盐碱滩披上了绿装。
  承包的“魔力”
  苇乡变了。苇乡各方面都变了。
  过去,听说苇乡人有个绰号,叫“苇大头”,意思是花钱大手大脚,损失浪费严重。
  但是,在打破大锅饭,落实经济责任制的今天,可就不同往常了。现在,他们把每一分钱都掂量着花。陪同我们采访的苇场副场长安桂班、场工会主席王洪来介绍说:过去冬季收割芦苇完事后,下边各苇田队的炕席、杠子、苇架子等到处乱扔,几乎是一年换一次新的,光这笔资金,每年全场就浪费几万元。现在,你让这样干,他们也不干了,因为都单独核算,搞承包。所以,冬季芦苇收割完后,他们不但把用过的东西经心地管起来,还自己动手修理、制做。一次,土地分场有个倒洪吸坏了,这要是在过去,就得雇人雇车,拉着草袋去修。一花就是几千元,上万元。可是,这回他们不但不雇人,连车也不雇。分场领导带领工人,背着草袋去修理。
  一位在苇场干了20多年活的老工人对我们说:“现在的苇田管理可不比从前了。过去在苇田里扑鱼捉蟹、打柴、打饲草的成群结队,每年损失芦苇6——7千吨。现在,这种现象看不到了,承包后,大家都很负责任,一株一棵都没有损害的。”
  生活的变奏
  在改革的年代里,东郭苇场不但苇业发展形势喜人,农业生产也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当我们乘坐的吉普车在宽阔的乡间路上奔驰,错落有致的农田,丰收的庄稼吐露出醉人的芬芳。
  陪同我们采访的场干部自豪地说:过去我们苇场每年要靠吃国家返销粮生活。现在,我们不仅自给有余,而且每年可为国家提供500多万公斤粮食。农民的收入增长了近10倍。
  10倍?这是多么大的一个飞跃呀!听了这句话,我们的心里真不敢相信。大概陪同来的这个场干部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对我们说:“到我们场过去欠款最多的贫困户吕贵玉家看看吧。”我们在郭屯管区党支部书记扬富和主任吕贵怀的引导下,叩开了吕贵玉的家门。进门一看,全家人正围坐在炕上甩扑克,4个喇叭的录音机,飞传出美妙悠扬的歌声: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盖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
  十里哟河塘十里果香
  哎嘿哟,呀儿伊儿哟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 ……
  嗬!多么红火的生活啊!见我们进屋,女主人客气地给我们让座,随手便拿出“鞍山”牌香烟招待我们。坐下后,我们看到5间新房里摆设整齐,水泥地板打扫得干净利落。我们与主人拉起了家常,她自豪地对我们说:“现在的生活真好呀。看,我们这5间新房是今年花1万多元盖起来的。这还不算,这几年我们家里还添置了录音机、电视机、摩托车、自行车、缝纫机几大件。眼下,吃的、花的都不愁了。今年我们又承包了70多亩土地,一个鱼塘,现在长势都很好,这么一弄,秋后我们又可得2万多元。你们是上边来的人,我向你们说句实喀吧,多亏搞土地承包救了我们家哪!不然,我们真不知还要穷到哪个年月啊!”说到这里,女主人的眼窝里闪动着亮晶晶的泪花……
  在我们要离开她家的时候,女主人和她的儿女热情地对我们说:“等到明年这个季节再来我们家看看吧,到那时,我们家会有更新的变化……”
  啊,能说这种话的还是那种泪水满面,为缺吃少穿而优伤的家庭妇女吗?不,我们从那银铃般的笑声中,从那红光洋溢的容颜上,从那摆设讲究的住宅里,已分明看出人民生活的甘甜,已分明看出改革的强音弹奏出的时代和弦!贤慧、勒劳的女主人呵,明年的金秋,我们一定再去你们家看看!
  走出吕贵玉的家门,我们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在乡间小路上走着、看着。蓦然,我们在一幢幢漂亮的北京平房中发现一座即将倒塌的小泥房,房顶上长着茸茸青草。我们不解地问:“这座小屋住的是什么人?”村干部哈哈一笑,对我们说:“这座小屋已成我们村的古迹了。现在的主人哪,虽然双目失明,但早就搬到新房去了。”
  听到这里,我们的心不禁一振,“双目失明的人怎么能盖起新房?”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们又来到了张学田家。推门进屋,只见女主人正坐在炕上双手抱着一台收音机听歌曲。她听到我们的脚步声,便放下收音机,从炕上慢慢下来向我们让座。坐下后,我们仔细地打量着这3间砖石结构的房屋,屋里敞亮、干净;一台崭新的自行车停放在屋中;一只黄绒绒的小花猫悠闲地躺在炕边;墙上横拉着的铁丝线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衣料。当我们问起家庭情况时,女主人对我们说:“我们两口都是双目失明,过去家里穷得叮当响,住的小破房寒酸极了。这几年,我们家在村干部的关怀下,也承包了土地,粮食吃得有余,钱也基本够花了。”说到这里,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采访中,我们看到,这几年苇乡人民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发生变化,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有了新的依托。在刘三管区这个偏僻小村,我们见到了文化室、阅览室、篮球场。管区党支部书记金玉才和主任扬中贵向我们介绍说:“我们这里的小青年,读书看报的劲可高哩,他们天天到文化室阅览室学习,星期天便来到球场打篮球。团支部每个月还组织团员青年搞象棋、扑克比赛;妇联通过宣传计划生育,从1982年至今,年年被市里评为先进单位,我们的事业前景广阔着呢!”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守山
责任者
陈绍鸿
责任者
赵光宇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东郭苇场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