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不平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7535
颗粒名称: 平凡中的不平凡
并列题名: ——赏《一角》的艺术构思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7月4日,盘锦日报刊登笔者赏《一角》的艺术构思。
关键词: 笔者 赏《一角》 艺术构思

内容

年过半百的老汉,在熙来攘往的人群旁,手里拿着一张已残缺不全,只剩一角的报纸,似乎找到了一条致富信息,似乎看到刊登的本村新鲜事儿,似乎是自己科学养鸡的经验上了报。他读得那么津津有味,那么专心致志。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却是体现艺术美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致,表明了作者较强的艺术概括能力。作品命题为《一角》,既点明了报纸的一角,又告诉读者作品摄取了生活的一角,一语双关,耐人玩味。
  当今的摄影创作中,作者都执意追求一种情趣。这种情趣包括意趣、形趣和技趣,它是人的社会性在艺术品中的凝聚。在我们周围,在来临与逝去的无数瞬间中,每时每刻都散发着美,每处每地都蕴藏着美。《一角》的作者正是把这客观的自然的美表现并转换为艺术美,奉献给人民,使人们从中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一角》在画面上以形象和格调表现出来的明达的艺术语言中,还能使人联想和领略出一种内隐的艺术语言。从通常的赞颂角度看,老汉得意地头戴一顶单帽,身穿一套粗布农家便服,短短的胡茬,都表明了劳动人民脸上所表现的朴实之美。若从另外一种角度理解,这几十年来历尽艰辛的中国农村的主人,除了脸上的风痕霜迹外,在衣着上看得出,他们还比较贫穷和落后。当然,社会中的人本身所包含的共性和个性都是相对的。作者用镜头对这位农民老汉的深刻写照,揭示出丰富的社会内涵。
  《一角》作者在造型技巧上,采用大光圈把背景虚化,几道行人轮廓光环的衬托,把人的目光集中在老汉手拿的那一角报纸上。作者通过拍摄角度、时机的掌握和光线、色彩的运用,达到了和谐统一,达到以形传神,以形抒情,增强了形象的表现力。因此,这是一幅构思精巧而富有独创性的作品。作品之所以能够贴近生活,并受到观众的欢迎,我想,从平凡的小事中发掘美的形象,是作品得以成功的奥妙所在。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