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井子分场人工栽植芦苇喜获成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盘锦日报》 报纸
唯一号: 061120020220006870
颗粒名称: 南井子分场人工栽植芦苇喜获成功
并列题名: 去年人工栽植2000多亩芦苇,成活率达95%以上,专家称赞:这是奇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南井子分场利用滩涂,大搞开发性生产,人工栽植成功的芦苇,曾被芦苇专家称赞是辽河三角洲的奇迹。
关键词: 芦苇 人工栽植 成功

内容

本报讯 沐浴着四月和煦的春风,记者来到东郭苇场南井子分场采访。在场苇田科芦振山科长的引导下,我们踏上高达3米多的南塘苇海大坝,广袤的泛着盐花的海滩上,一片2000多亩的芦苇已泛出一层新绿,这就是南井子分场利用滩涂,大搞开发性生产,人工栽植成功的芦苇,曾被芦苇专家称赞是辽河三角洲的奇迹。
  这个分场地处渤海湾畔,富有14万亩辽阔的滩涂。过去由于人们对滩涂的开发利用认识不足,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一直在那里沉睡。随着“七五”计划的逐步实施,1986年东郭苇场党委提出了“向滩涂进军”、“向盐碱地要芦苇”的口号。几千名苇田职工积极响应,南井子分场干部群众更是一马当先,在茫茫的滩涂上,拉开了“人工栽植芦苇”的战幕。
  2月初,他们便开始动用推土机修筑堤坝,进行“苇海造田”。5月份他们就组织全分场的干部、工人和家属在围造田地里栽植芦苇。他们首先落实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芦苇成活率达不到80%不付给全酬,有利地调动了干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分场党支部书记周桂林、场长刘显文身先士卒战斗在生产第一线,赤脚站在没膝深的凉水和职工一起摸爬滚打,苇场工人早出晚归,节假日从不休息,每天的工作量近10个小时;家属也纷纷出动,家家销门闭户,在泥水浸泡的苇田里和男人一样栽植芦苇。整整一个多月时间,栽植出2000多亩芦苇,脚下这块不毛之地当年便披上了绿色的外衣,芦苇生长高达1米以上。国家轻工业部、省芦苇科研所等有关部门的专家、领导前来察看,一致赞叹:“在盐碱地能够栽活芦苇,这是前所未有的奇迹呀!”从而引起了全国芦苇战线上广大职工的瞩目。
  当记者快要结束采访的时候,场苇田科芦科长自豪地指着眼前十几万亩滩涂介绍说:七五期间,将要全部开发出来,栽植上芦苇,到那时,这里将会变成一片诱人的绿洲!
  (本报记者 张守山 陈绍鸿)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盘锦日报》

出版者:盘锦日报社

出版地:盘锦市

《盘锦日报》作为中共盘锦市委机关报,承担着"办主流媒体,做主流新闻,为主流服务"的历史使命。 《盘锦日报》是盘锦地区最具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兼有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媒体,也是盘锦地区覆盖最广,传阅率最高的主流平面媒体。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守山
责任者
陈绍鸿
责任者
芦振山
相关人物
周桂林
相关人物
刘显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